郭军杰
【摘要】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近些年我国邻避运动大规模爆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难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邻避效应,提出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收益一成本分配不均衡和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三个经济特征,并从三个角度诠释了邻避效应的经济内涵,同时针对邻避设施设计和选址阶段,建造阶段,运行和维护三个阶段分别提出相应的经济措施,以期规避邻避效应。 【关键词】NIMBY 负外部性 市场拍卖 经济补偿
一、邻避效应的概念
NIMBY,即邻避效应(或邻避现象,邻避行为),NOT-IN-MYBACK YARD(不要在我家后院)的英文缩写,最早由美国学者Hare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定义“邻避是某些设施能够为广大居民带来利益,
却由设施附近居民承受污染,导致不断抗争的现象”。台湾学者李永展认为“邻避设施是会产生负的外部效果导致令人感到厌恶后果的设施,简言之,即为当地居民不支持的設施或设置”。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邻避现象出现越发频繁。
二、邻避效应的经济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讲,邻避效应主要有三个特征: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收益成本分配不均衡和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这三个特征也是邻避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邻避效应的负外部性
一般来说,多数公共设施都会存在一定的负外部性,只不过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更为明显而激起当地居民的嫌恶和反对。邻避设施建造和运行中产生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是环境因素的负效应,直接损害当地民众身体健康;同时,邻避设施的兴建带动当地房地产等价值的直接贬值,阻碍商业发展等不利影响直接带来当地居民的经济损失,此外,一些监狱、精神病院、公墓等邻避设施给居民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也会产生负外部性。
(二)成本收益分配不均衡
邻避设施一般为整个社会发展所必需,能提供公益性服务,其收益由整个社会所共享,但设施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却由于空间的限制,由当地居民承担其成本,距离越远,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成本影响越小。距离邻避设施越近,怎当地居民的期望成本越高,成本大于收益,居民因此强烈反对邻避设施的兴建,而距离邻避设施越远,民众承担的成本越小,而享受收益,因此形成了全社会的总收益和局部居民的成本之间的矛盾。
(三)邻避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
距离邻避设施越远,民众的期望成本越低。显然,随着距离的增加,邻避设施带来的诸如污染,资产贬值,心理不适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小,当到达一定距离这种影响微乎其微,是不会引起民众的邻避行动的。而处于邻避设施中心的居民,其所受影响最大,排斥心理最为强烈。
三、希腊列斯伏斯邻避运动的经济学研究
列斯伏斯岛是希腊的第三大岛屿,地中海上第八大岛,该岛面临强大的海风,左岸蕴藏着巨大的风力发电的潜力。2015年,希腊政府有意要在此岛的左岸兴建150座风力发电机(含离岸及非离岸),并且在海底兴建电线,连接雅典的右岸,并传送岛上的发电以为雅典及希腊本岛所用。然而,如此大量的在左岸修建风力发电机无疑收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该计划一度搁浅。
(一)losif教授研究模型介绍
爱琴海大学(University of Aegean)的Iosif Notetzagias教授针对此案例背后所隐含的邻避概念做了一系列的研究。Iosif教授将研究中的独立变项(independent variables)设定为居民对于计划的感知分成利益、成本、风险及不公正(此不公正意指程序上的不公正,例如:并没有与居民有适当的沟通,或是相关资料及筛选地点的过程并不透明化);依变项(dependent variables)则为居民拥有邻避效应倾向以及拒绝风力发电厂。?之后在设计分析模型中,Iosif在模型A中先排除将居民对不公正的认知当成独立变项,在调查过程中只放入对利益、成本及风险的认知;在模型B中则将所有独立变项都放入,此目的是探讨出究竟是哪项因素主要影响邻避效应倾向的形成。另外,在模型A及模型B中Iosif教授也测试了两个依变项之间的相关系数,试图探讨居民所拥有的邻避效益倾向与拒绝风力发电厂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结果分析
Iosif教授的研究发现,在模型A当中,对于兴建风力发电厂背后成本及风险的认知是两个主要形成邻避效应的因素,这两者各自与居民拥有邻避效应倾向的相关系数达将近0.5左右,显示此两者独立变相及依变项存在适度或良好相关。而在居民拥有邻避效应倾向及拒绝风力发电厂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几近0.5左右,证明了两者是存在适度的相关。?在模型B当中则纳入了对于不公正的认知,统计结果则显示对于不公正的认知与居民拥有邻避效应倾向的相关系数高达0.66,而原本成本和风险的认知与邻避效应倾向的相关系数各自降低到0.1及0.3,分别证明成本和风险的认知反而变得比较不相关。
此结果告诉我们其实邻避效应倾向的产生不完全来自于居民认为风力发电厂兴建后所要负担的成本及风险太大,而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整个案子可能在筛选地点或走合法程序上的不透明公开及缺乏与居民适当的沟通,这些皆让居民觉得不公正,进而产生不信任感。另外在模型A和B当中,对于兴建风力发电厂利益的认知,相对于对成本及风险的认知,则与拒绝风力发电厂拥有直接较高的相关系数,此或多或少说明在利益、成本及风险之间,居民考量此案子是否能为当地带来极大的利益还来得多,意味着如果今天风力发电厂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繁荣,也许居民会愿意承受其他的风险或成本。然而,在研究当中,居民并不认为此案子能带来利益,进而形成反对风力发电厂兴建的因素。在模型B中,对于利益的认知与拒绝风力发电厂的相关系数甚至还比邻避效应倾向与拒绝风力发电厂之间的系数还大,这表示居民之所以会拒绝风力发电厂绝对不是只出自于邻避效应。endprint
四、规避邻避效应的经济手段探究
根据希腊列斯伏斯案例的结果分析,笔者从经济手段方面考虑,提出了一些规避邻避运动的政策建议。首先,按照时间的维度,笔者这里将邻避设施的建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和选址阶段、建造阶段以及运行维护阶段。从政府角度出发,如果利用经济手段规避邻避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设计和选址阶段
一般而言,在设施的设计和选址阶段,主导方是政府,而由于信息传导的问题,民众是完全不知情的。政府在设计和选址阶段考虑周全,就解决了邻避运动的根源,一方面要信息尽量公开,让民众更多参与进去,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利用市场手段解决选址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如果按照市场力量来决定邻避设施的选址,那么少数民族或者偏远山区的弱势群体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环保意识差、期望的经济补偿低、谈判能力弱等原因而大大降低邻避设施的交易成本和协商成本,从而更容易接纳邻避设施,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最小抵抗路径原则”。但也正因为如此,又因为不公平现象而产生了“环境正义”问题在此并不赘述。从政府角度出发,如果从经济手段考虑,那么收入低的偏远地区往往可以成为邻避设施选址的首选目标区域,事实上,多数政府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在日本,还有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选址方式,即市场谈判方式。即政府主要但当调解人和裁判员角色,由兴建邻避设施的企业去和社区谈判,如此可大大减少政府和民众的对立,同时又使得居民有更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二)建造阶段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邻避运动往往发生在建造阶段。一般政府在设计和选址阶段是信息不公开的,而到邻避设施动工之时,才被民众发现,当得知自己门口要突然修建邻避设施时,民众往往将之前的不知情转换为愤怒而采取各种抵制行为。此后双方进入谈判阶段,邻避运动走向高潮,而在谈判中,经济补偿因素被认为是最核心的因素。
经济补偿方式,可分为现金补偿和实物补偿。现金补偿是直接给予社区民众一定额度的现金,这是最常见的补偿方式,也是分歧和争端最大的方式,因为社区民众的健康损失,心理损失往往是主观性的,很能准确衡量,民众期望索赔额必然越多越好,而狮子大开口超过企业和政府的承受最高限额当然会引起政府的反对。也正因為民众损失的不可量化性,笔者建议更多的采取实物补偿。
实物补偿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邻避设施带来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情况,政府可以修建更多的具有正外部性的建筑来抵消其负外部性。如在邻避设施附近配套建公园、绿化带等。一般,邻避设施的建立会使得当地社区的房产贬值,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为居民购买房产保险,或者直接对居民房产给予补贴,如果邻避运动的群众处于相对贫困的农村,那么统一为村民集资盖楼令其搬迁还将满足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另外,在建造阶段,如果邻避设施的建造能更多的雇佣当地民众,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也将减少谈判的阻力。
(三)运行维护阶段
在运行维护阶段,仍会有邻避运动的产生。如之前谈判时政府和企业承诺的条件没有做到,或者新的突发事件出现,仍将导致民众新的不满。例如,在兴建垃圾焚烧厂时企业和政府承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会产生异味,但一经运行确恶臭漫天引起民众抵制,或者在过往垃圾车运送垃圾的道路肮脏恶臭影响民众生活等。
一方面,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和当地民众随时沟通的平台,使得民众有不满情绪有机会反应;另一方面,通过雇佣当地民众在邻避企业就职,不仅可以减轻民众邻避情结,还因为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直接关乎本地职员的生活,更有助于负外部性的解决。当然,从邻避设施成本收益不对称的角度上讲,临近设施的当地民众主要承担了其负外部性,而整个社会享有其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采取差别对待的态度,通过税收,补贴,定价等经济手段弥补当地民众的损失,远离邻避设施的地方多“付费”。
五、总结
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更早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也更早地面对邻避效应这一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外的解决措施搬到我国不一定完全适用,但过于邻避效应的三个经济特征,即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收益成本分配不均衡和设施负效应随距离变化,以及邻避效应的经济内涵是基本相同的。针对我国邻避运动的时间维度,笔者提出了相关的经济手段建议,现作图如下:
当然,单一的经济手段仍需和其他政府公共治理手段相结合,才会更有利于邻避效应的解决,限于篇幅,本文只探究了经济手段,而且只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在我国,邻避运动的主导方往往是政府,民众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随着政府公信力的下降,邻避运动有愈演愈烈之势,多手段结合规避邻避效应可以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