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赫
【摘要】文中通过建立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一百多家银行的微观特征和货币政策信贷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国内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反应同货币政策调控的大体方向基本相同,基础货币的扩张相应地增加了银行信贷,银行微观特征影响到了货币政策的信贷反应,相对而言,外资银行的信贷敏感性要强于内资银行。通过把货币政策分成相对紧缩和宽松的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宽松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信贷反应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此时期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关键词】商业银行 微观特征 货币政策 信贷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了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尽管我国现如今的金融结构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形式,并且经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得出国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主要以信贷渠道为主。但是,却未有效证实银行微观特征所起到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整体经济尚处在转型期,银行治理结构仍未健全,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比较滞后,基于此,文中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思考。
一、文献述评
(一)银行股权因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根据传统代理理论,与其它股份公司的高管相同,银行家们的主要目标就是使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并不是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他们注重生活的平静和自身的名誉,并且希望从控制权中获取到较多的个人利益。代理问题极易导致银行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对货币政策产生变动下的银行信贷行为造成影响。据研究,银行类型的不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在货币的紧缩期,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可能按照利率的提高而减少信贷,外资银行的反应比较大,然而国内私有银行的反应却不是十分强烈。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性质给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得出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严格根据政策当局的预期及时地将信贷加以扩大能够增加银行高管的升职机会。据研究表明,一些民营银行的高管从理性层面预测出货币政策并不具有有效的作用,因此,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代理问题会促使民营银行的高管们更向往舒适的生活,因此,他们并不喜欢在经济衰退期只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而采取信贷宽松的行为,但是理论猜测还未经过实证检验。
我们国家的学者也相继采取了不同方法对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对货币政策变动下银行放贷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对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反应比较敏感,然而商业银行的规模和流动性才属于对货币政策信贷反应造成影响的主要特点。另外,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制的提高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递的有效性。
(二)银行其它因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造成的影响
其它针对商业银行特点和货币政策信贷传递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是站在银行规模、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的角度来进行的。经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流动性不是很好的小规模银行的信贷造成的影响较大,然而却对规模较大的或者是具有较好流动性的银行信贷所造成的影响较小。另外,相关学者认为,部分流动性资产很少的银行因为无法以低成本对资产进行转化或者是对资本进行筹集,可能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反应。此外,还有学者发现,规模较小和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较易被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影响。基于风险的资本监管体系出台之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信贷供给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严重,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推动低资本水平的银行来增加贷款。有关学者表示,不管是在欧盟整体还是在单独存在的国家,货币紧缩之后的银行贷款都处于明显的收缩状态。其中,流动性属于欧洲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造成影响的主要特点,流动性较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所作出的反应要大一些。根据不同的资产规模和资本水平把银行进行分类以后得出,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作出的反应较大,同银行的规模不存在紧密的联系。据统计,货币进行紧缩之后,存贷比较高和资本相对充足的小规模银行较易从外界进行融资,银行流动性直接影响着银行贷款。然而,意大利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和较低的银行相比,在受到货币政策或者是其它宏观调控经济的冲击时不会被影响。
近年来,开始针对亚洲国家的银行进行研究,通过对日本银行进行研究而得出的数据表明,资本不是很充足的银行对货币政策作出的反应较小,从而证明了在货币政策的扩张期,资本充足率制约了企业信贷扩张却不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但是,也有研究得出,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低的银行信贷规模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更严重。此外,通过对国内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规模较大的或资本不够充足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相对较小,然而银行对货币政策作出的反应同银行的流动性却不存在多大的关系。同时,还发现盈利能力非常强的银行对货币政策产生的敏感性并不是很明显,只有盈利能力非常低的银行才可能面对资本成本的提高。
大量学者不仅通过实证研究,而且还力求应用理论模型的推导来论证上述问题。相关学者应用相关银行资产和负债管理的动态模型对贷款质量在日后可能出现恶化的概率以及期限错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纵然未及时受到资本的制约,银行的资本变化也可能促使银行对其自身的信贷动态供给进行调整;银行资本的充足率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造成的影响,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低资本水平的银行信贷供给未得到较大的增加。
国内相关学者通过将简化的货币信贷模型同某位学者提出的模型进行有效的结合得出,如果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性不符合最低标准要求,就会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法获取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一直受到相对较低的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从而出现了信贷收缩的现象。经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高薪银行贷款供给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低薪银行高一些,高管薪酬在银行的贷款途径当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国内的货币政策信号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風险承担所造成的影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进而促使了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产生了不同的敏感性。endprint
总之,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对有关方面展开了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然而,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当前,商业银行的微观特征对信贷传导方面所起的实际作用仍然处在理论层面上,并且经过实证检验;其次,主要研究目标仍以发达经济体为主,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相对来说,信贷渠道所起的作用较小,因此,研究价值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國内银行由于受到历史性因素的制约,国有银行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资本水平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均与其它商业银行不同,从而导致了我国对股权结构之外的制约性因素基本未作出有关研究,然而现有的分析样本规模多数都集中在上市银行,这样就较易使样本产生偏差。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样本说明。文中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商业合作银行设定为基础选择目标。数据基本选取于世界银行和金融机构分析库,对于缺失的或者是不正确的数据,通过与各家银行官网发布的年报相结合来对资料进行整理。此外,兼顾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文中将数据库当中包括的少于三年数据的样本银行得以消除。基于此,最后选定了134家银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货币政策变量。对货币政策进行衡量的方法包括很多种,一些学者将其简化成货币紧缩期和宽松期,采取虚拟变量的方法进行处理,另外,也可以将同期经济增长率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波动之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剔除掉。但是,由于央行应用货币政策手段变得日趋熟练,因此,数量型工具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基础货币的变化率能够有效地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进行衡量。
(二)实证检验结果
紧缩时期,银行微观特征对货币政策产生变化时的银行信贷作出的反应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银行规模指标所起的作用比较明显。不仅包括外资行,而且其它银行样本均对前人的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由于大规模的银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并且在发行债务时可以节约固定成本,因此,规模较小的银行信贷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大些。宽松时期的货币政策会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带来相同的信贷反应,也就是根据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作出正面回应,结果非常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宽松时期的货币政策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具有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时产生的信贷变化敏感性是不同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定要将此项内容加以充分考虑。另外,还由于国内的货币政策传导中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对称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相同的信贷效应,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比较谨慎,因此,为了防止存在对宏观经济调节不够或者是调节过度的问题,央行在制定和落实货币政策时必须将其加以充分考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