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杨三春 胡海宗
【摘要】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CYFRA21-1)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診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500例呼吸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3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设为肺疾病组, 150例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 并根据不同肺癌类型将肺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鳞癌组(52例)、小细胞癌组(48例)和腺癌组(50例), 对比分析各组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情况。结果 肺疾病组患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分别为3.43%、1.43%、16.29%、3.43%、1.14%, 远低于肺癌组患者的21.33%、26.00%、29.33%、17.33%、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20、78.9901、11.0891、28.9089、98.9153, P<0.05);但肺癌组中鳞癌组、小细胞癌组以及腺癌组间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242、糖类抗原-125、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5种肿瘤标志物是诊断早期肺癌患者的关键性指标。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肺癌;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20
肺癌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 肺癌发病几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 我国肺癌患病比例已经超过35%[1], 严重威胁和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加之肺癌多在中期或晚期发现, 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 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以及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是当前临床中诊断早期肺癌的关键性指标[2-5], 本文将这5种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并作出如下内容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呼吸疾病患者共500例, 经支气管镜检查后确诊为患有肺癌疾病患者150例设为肺癌组, 其余3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设为肺疾病组。肺疾病组男182例, 女168例;年龄49~65岁, 平均年龄(56.29±6.70)岁;结核病患者92例, 支气管扩张患者57例, 哮喘患者65例, 支气管肺炎患者52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肺癌组男82例, 女68例;年龄50~66岁, 平均年龄(55.94±6.40)岁;鳞癌患者52例, 小细胞癌患者48例, 腺癌患者50例。肺疾病组与肺癌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同时根据不同肺癌类型, 将肺癌组患者设为鳞癌组(52例)、小细胞癌组(48例)和腺癌组(50例)。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空腹抽血, 抽血量为5 ml, 然后对所抽取血液的血清进行分离, 使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以及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 检测仪型号为Luminex, 生产地为美国。
1. 3 评价标准 根据美国Luminex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仪中说明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3], 标志物显示结果正常范围中, 癌胚抗原的正常范围是0~5.00 ng/ml,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正常范围是0~25.00 ng/ml, 糖类抗原-125的正常范围是0~35.00 U/ml, 糖类抗原-242的正常范围是0~20.00 U/ml, 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的正常范围是0~5.00 ng/m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疾病组患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分别为3.43%、1.43%、16.29%、3.43%、1.14%, 远低于肺癌组患者的21.33%、26.00%、29.33%、17.33%、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20、78.9901、11.0891、28.9089、98.9153, P<0.05);但肺癌组中鳞癌组、小细胞癌组以及腺癌组间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随着胃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 临床中针对肺癌的研究和诊断越来越重视, 引发肺癌的病因多集中在吸烟、职业环境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感染以及遗传等[6]。由于肺癌患者一旦诊断多为中期或晚期肺癌, 严重延误了肺癌的最佳治疗时间, 因此, 针对于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就显得十分重要。诊断胃癌的方式主要有影像学、病理细胞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相比于前两种检查方式来说, 肿瘤标志物不仅相对简单, 同时准确度较高, 是目前临床中首选诊断早期肺癌的方式。
本文对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以及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癌胚抗原是最为典型的肿瘤标志物, 多集中在胚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 组成部分为糖蛋白;糖类抗原也是糖蛋白的一种, 从属于非特异性癌症指标的范畴之内;糖类抗原-125与糖类抗原-242标志物进行联合, 能够有效监测出早期肺癌[7, 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一种糖酵解通路烯醇化酶, 多集中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性肿瘤细胞当中;而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作为一种酸性蛋白, 集中在人体上皮起源肿瘤细胞中, 当肿瘤细胞溶解坏死时, 细胞角化蛋白endprint
19片段便开始进行工作, 即对血液释放[9,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肺疾病组患者癌胚抗原、神經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分别为3.43%、1.43%、16.29%、3.43%、1.14%, 远低于肺癌组患者的21.33%、26.00%、29.33%、17.33%、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20、78.9901、11.0891、28.9089、98.9153, P<0.05);但肺癌组中鳞癌组、小细胞癌组以及腺癌组间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242、细胞角化蛋白19片段是诊断早期肺癌的重要标志物, 能够在患病早期监测出肺癌阳性率,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邓小妹. 探讨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 2015, 28(2):197.
[2] 夏宁, 张宇, 郝可可, 等.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5(12):1784-1786.
[3] 赵春梅.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变化.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12, 33(4):257-259.
[4] 邢国燕, 赵树波. CYFRA21-1、CEA、NSE和CA125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5): 1-4.
[5] 吴晓燕, 朱自力, 张金业.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检验医学, 2014, 29(5):578-580.
[6] 李永刚.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2):5209-5210.
[7] 赵霞, 吴晓冬, 徐万菊, 等. CYFRA21-1、NSE、CEA和CA125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应用探讨.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 15(4):22-23.
[8] 刘琳娟, 张书耕, 张青云, 等.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价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2):177-179.
[9] 张群威, 应海霞, 伍华东. CYFRA21—1, NSE, CEA, CA125和SCC—Ag五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9, 24(4):137-138.
[10] 陈超, 赵岚, 王银, 等. 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11):1853-1856.
[收稿日期:2017-0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