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平
一、目前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常会在准备教案时将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中心思想等一系列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构建出标准答案的框架,以此节省教学时间。这样的做法完全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不仅使学生丧失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养成依赖标准答案的坏习惯,更会让语文课堂陷入“死水”一般的境地,课堂气氛逐渐沉寂,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课程,本应该做到“听、说、读、写”四个环节面面俱到,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做到了“读”这一个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教师对阅读这一概念理解有误区。阅读不仅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读会、读通顺就可以,还要读懂,进而在读懂的基础上学到写作的技巧。在“读”这一环节,某些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只是请学生粗略地读一遍,对于语速、语调、情感的要求不是很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的作用不大。
3.师生互动环节欠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只有当二者相辅相成时,课堂气氛才会达到一个“沸点”,同时课堂教学水平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一点很难实现,师生互动环节的欠缺早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弊端。首先,从教师角度而言,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吝于和学生交流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其次,从学生角度而言,有些学生惧于教师的权威,不敢随意发问,或者因缺乏自信而畏缩不前。这些原因是师生交流缺失的症结,只有解开这一症结,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二、关于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的优化思考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的教学内容都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主。首先,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根据个体间的差异,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并尽量以开放性的答案为主,而不是用标准答案约束学生,解放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其次,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勇于发问,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够更好地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时,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为教师攻克的难题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改变以往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阅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就是将“听、说、写”和“读”融到一起,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范例,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从范例的语速、语调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鼓励学生发言,说出文章的大意,再让学生诵读,使学生获得更深层的感受,最后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交流是相当重要的。从教师的角度说:首先要有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意识,只有拥有这种想法,才能付諸行动;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提问环节,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神情和动作,有些学生可能会因生性腼腆,遇到困惑也不会轻易地请教教师,这时教师应该主动走到学生中,承担起释疑解惑的责任;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大胆提出质疑,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应该不惧权威,不惧权威的意思不等于不尊重,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完善和修正自我,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种行为积极地肯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