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
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而国际比较中最有意义的大概就是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因为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起点比较相近。两个国家过去几十年走了不同的政治道路,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印两国差别巨大。
从世界银行等机构公布的2010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印度和中国的巨大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2、4、6、10、20和不可比。
2就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倍,尽管中国的可耕地少于印度。中国的网民数量是印度的2.5倍。4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原油产量、发电量等大约是印度的4倍。6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钢产量、电视机数量等大约是印度的6倍,而艾滋病人数是印度的1/6。10就是中国吸引外资额大约是印度的10倍,中国的人均寿命也高印度10岁。20就是中国吸引的境外游客的数量约为印度的20倍。不可比就是在高铁、高速公路、奥运会奖牌总数、妇女地位、贫民窟状况等方面,两个国家无法比,中国的情况比印度不知好多少倍。
这些还只是数字上的差异,如果你去印度实地访问,可能会感觉这个差距更大。你可以驾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往任何方向开20个小时,你把一路所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会少于你从印度的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市中心向城外开2个小时所看到的贫困现象。此外,印度的腐败程度也高于中国,环境污染也比中国严重。
以我之观察,印度的政治制度难以创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比如社会平等、土地改革和妇女解放。没有这些条件的实现,印度是无法赶上中国的。
在社会平等问题上,印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种姓制度,印度的“民主”制度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未能在人的思想层面和社会生活层面真正废弃这种严重违反人权的制度。在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姓制度依然我行我素。印度独立都快70年了,但你去印度农村的小学教室一看:高种姓的孩子有小木凳坐,有课本念,有小石板写字;低种姓的孩子坐在地上,没有课本,没有石板。为什么政府不能废除种姓歧视呢?我得到的答复是:法律上是废除了,但是这里的校长、教员和学生都是印度教教徒,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自然,并不别扭,低种姓的孩子自己也觉得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在印度教里,贱民信徒去上香,都只能留在印度教庙宇外面,不能进入庙宇。
印度也有不少致力于废除种姓制度的非政府组织,他们自己办学,平等对待不同种姓的孩子,精神可嘉,但这些努力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印度的贱民阶层人口为1.6亿,这么大一个群体没有真正解放,印度怎么实现现代化?
公平地说,印度政府为了废除种姓制度做了很多的事情。例如政府部门和公立学校都有给某些种姓的人保留的位置,你申请政府机关和学校的职位,都要填上种姓,因为你可能因此而得到照顾。但在实践中这些措施都改变不了种姓制度无处不
在的事实。种姓制度和职业有关,也和地域分布有关。比方说,孟买会有很大一片街区的居民只食蔬菜,他们不会容纳肉食者,也不会接受出售肉食的餐馆和商店。不同种姓之间通婚很少。印度的民主选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帮助延续了这种制度。在联邦政府这一级,政党是全国的、超越种姓的,但是在地方上,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许多地方政党完全是以种姓为基础的,这就导致种姓制度在事实上的永久化。
印度也曾进行过土地改革,但很不彻底。拥有土地的大地主都強调土地改革是违法行为,这些人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竞相成为各级议会的议员,阻挠政府出台任何土改法案。
即使一些通过土改而得到土地的农民,往往也由于家庭成员多,每人分到手的土地少,无力进行规模化经营,最后大都把土地转卖了。印度的传统习俗又规定,土地是传给儿子或者兄弟的,而男人往往喜欢进城找报酬更高的工作,留在农村的妇女无力耕作,最后也把土地卖了。印度还有女方置办嫁妆的传统习俗,许多人家把土地卖了,为女儿出嫁置办嫁妆,这也是失地农民增多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印度民主品质问题集中体现在其政府服务的品质不高。S君是我一个很优秀的印度学生,一次我们聊起了印度政府的品质,他对我说:和印度政府部门打交道,很像去印度教庙宇拜神,你要学会一整套世界上最复杂的动作,懂得什么时候要跪下、什么时候要趴下、什么时候要躺下、什么时候要念经。他说,申请一个护照出国要经过十来个人,排几天的队。最后大家都想办法花钱去买通关系,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印度的法律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印度的沉重包袱。几十年前制定的法律,早已不合时宜,但你要改动却很困难。
最明显的就是使外商头疼的印度劳工法。印度的劳工法是一个体系,包括了40多项不同的法律,其中有1926年的工会法和1947年的劳动争议解决法,公司要解雇一个工人非常困难。这样的法律看似保护了工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则因为阻碍投资,减少了人们的就业机会。一位印度朋友告诉我,他在开封市住了3天,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一大早,开封的环卫工人就开始打扫街道了。他说在印度新德里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都达不到这个水准,环卫工人都“组织”起来了,有自己的工会,一半人经常找各种借口不来上班,所以城市总体上很脏。
印度的改革和中国的改革还有一个巨大的差别,这就是中国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推动改革,印度的很多改革却只能悄悄地进行。印度虽然有所谓民主、媒体自由,但主流意识形态从1947年独立以来一直是偏“左”的,而现在进行的改革一般被认为是偏“右”的,所以政府很少公开宣传改革的必要性。印度模仿中国建了各种特区,但进展速度非常慢,遇到各种势力的抵制,就是一个例子。
近年印度在不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特别是软件业、制药业等,其中不少独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总体上看,由于没有一个致力于现代化的强势政府,印度未能克服一些制约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要赶上中国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