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

2017-11-13 17:55侯金萍
世界文学评论 2017年1期
关键词:哥特后现代亚裔

侯金萍

后现代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

侯金萍

20世纪50年代哥特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国引发新的创作狂潮。哥特叙事以其特有的渗透力与张力,同样渗透到60—70年代因民权和泛亚运动兴起繁荣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去,使华裔美国文学在创作上充满了后现代哥特色彩,也使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批评成为可能,其研究价值和研究理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华裔美国文学 哥特叙事 后现代语境 意义

导 论

亚裔美国文学的发轫与发展,距今已有近160多年的历史,作为亚美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之重要组 成部分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在“民权运动”精神引领下,与美国亚裔弘扬族裔联盟的“泛亚运动(Pan-Asian Movement)”相伴而生。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亚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一部分,与之发展共生共荣。虽然华裔美国文学是以边缘学科的姿态发展,但其研究逐渐呈现显学趋势。在美国,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大多设在美国亚洲族裔研究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范畴内。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专著与作品选编日渐增多,80年代开始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就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文学课程,并从90年代开始开设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专业课程。诸多高校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基地与中心,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最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对象,现今已逐步进入高校外语专业的课堂中,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都有相关作品的讨论与学习。纵观亚裔、华裔美国文学批评,这个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对华裔美国人的政治、历史、社会等问题进行挖掘和剖析,成为了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文本,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文学内部的美学与文学性研究的滞后,使华裔美国文学何以成为一种文学,其艺术特征与属性是什么成为了悬置问题。而本课题所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叙事恰恰意在对其进行本体研究,从而试图为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价值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性研究。

一、哥特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现状

在华裔美国文学的批评语境中,一系列少数族裔背景的美国批评家支撑和建构起了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基本框架,并未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美国亚裔学者尹晓煌、张静珏、林玉玲、黄秀玲、凌津奇、金惠经、洛里山等。

总体上概括来说,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成果:华裔美国文学定义,内涵及外延不断被试图厘清和学科性的规范化;华裔文学史的建构和追溯;确定了华裔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拓宽了对华裔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学者们从伦理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学与文学审美等不同的角度,亦有新的理论角度如人类学中阈界理论对华裔文学作品进行了诠释,丰富了华裔文学的内涵;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为单纯的文学研讨,一些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已经利用华裔文学研究的成果来从事社会与历史研究。就近年来相关博士论文来看,华裔美国文学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个案研究(如对谭恩美、汤亭亭的赵健秀的研究),母题研究,文化中国形象研究以及文化研究方面。

具体来讲,学者们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批评与探讨集中在文化身份(Identification and affiliation)、同化问题(American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nationalization)、性别/性问题(Gender and sexuality)、历史与记忆(History and memory)等四个理论焦点中。

首先,关于文化身份的书写和讨论在亚裔美国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认同视角,从强调“亚裔美国感性”的和谐有机的本土身份感,到“去国家化”趋势下流动的离散身份观,其中不乏利用酷儿理论,现代和后现代理论的启发性审视,同时学者们也不断质疑和解构不同的身份立场。总之,离散视角下的本土关怀仍然是他们无法释怀的焦虑,离散视角总是被纳入对本土视角的批判与思考,关怀与体认。

其次,学者们就美国化/同化的可能性、美国化/同化的意义和代价以及不同性别主体的同化差异提出看法。对于同化现象经历了批判与辩证的审视,也受到了反同化主义的鲜明批评,亦有从心理学、后殖民主义等角度深层剖析与消解,剖析同化叙事的自我再现功能及其同化的悖论。同化不再被认为是自我成长的标志,而成为一种生存的策略和主体在多重文化背景中生成的一种表达。

再次,性别/性,即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自我的属性问题的理论探讨。在这个理论焦点的探讨上逐渐呈现性别/性与族裔、阶级和社会紧密联系、文化民族主义下的张建秀、汤婷婷为代表的焦点论争,随机引发了学界围绕女性主义和大沙文式的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包括性别和性、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权与女权、历史文化所呈现的真假等问题的多重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到来,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女性、性别和性的讨论也日渐热烈,形成了即焦点论战之后的又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式批评;以及九十年代以一种逾越姿态登场的酷儿理论与族裔、性别研究相结合则滋润了亚/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这片沃土。

第四,在华裔美国文学中,无论是亚裔美国作家还是研究者,都对亚裔美国文学中历史与记忆的呈现出深厚的兴趣。对过去的审视,对自我和家族以及华裔移民历史的文化记忆的追认也是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文学中历史与记忆的建构与解读,学者们形成了两个理论视点:记忆的政治和对抗记忆。对抗记忆的特殊叙述策略是运用沉默(silence)和无(absence)的暗示和张力,用以再现个人家庭和族裔的历史记忆伸张被主流消音的真实历史。

以上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华裔美国文学的持续研究成立做出了奠基性工作,他们的研究理路与结论为本命题带来重要启示。

(二)哥特批评与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哥特批评现状

英美文学中对于哥特文学的阐释与研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形成高潮,经过24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在国内外的哥特研究中,大多英国哥特文学与美国哥特文学研究基本上是一种相互分离、并行、比较研究的状态。英国哥特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864—1920)、合法化阶段(1920—1970)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至今)。边缘化时期哥特文学经常被认为是仅供大众娱乐,不具道德意义的文学,“成为资本主义消费文学最早的文学受益者”;合法化阶段是英国哥特小说的鼎盛时期,也是美国哥特小说发轫期。诸多相关论著与评介将“哥特文学”从学理意义建构起来,为后期哥特批评的多元化繁荣作出铺垫;多元化时期是哥特批评进入后现代时期,与当该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导向相互碰撞,在哥特文学批评中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个话语场。此时,美国哥特文学批评逐步进入高潮,于20世纪初成为哥特批评的研究焦点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德里达的幽灵学、福科的知识考古、弗洛伊德的被压抑着的回归、双重人格都与对哥特文学的体悟与探究不可分割的。学者们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话语,如语言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将意识形态、精神分析与对对于哥特小说史的重新梳理,将哥特小说的文本分析和美学阐释结合起来,又与精神、社会、文化、性别、种族、历史、阶级、政治等等联系起来,将曾备受冷落的哥特批评推上文学舞台的中心。

在华裔美国文学的语境中,大量相关批评集中关注幽灵、鬼魅的意象,被压抑的梦与记忆、人格分裂、沉默的,不可言说的,这些实际上都触碰了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哥特元素,但是并未上升到美学、文学性的讨论,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对颠覆主流对华裔族群的身份与历史的消声,对华裔主体的压迫,寻找族裔性、身份认同。在国内外以哥特批评为导向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在1995年就有学者研究出版了关于水仙花的女性哥特叙事研究了,如Kathy A.Fedorkod.

Gender and the Gothic in the Fiction of Edith Wharton

(1995)。学者Andrew Hock-soon Ng和陆薇分别是这个迄今仍是少数人涉足的领域的主要代表。Andrew Hock-soon Ng的著作和文章,如

Interrogating Interstices: Gothic Aesthetics in Postcolonial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2007);

Asian Gothic: Essays on Literature, Film and Anime

(2008),专注亚裔、亚裔美国文学、电影以及日本动漫中诡异(the uncanny)、双重人(the double)、幽灵(spectres),壮美(the sublime)元素,从哥特批评中寻找后殖民话语,如主体、归属、杂糅和民族主义(subjectivity, belonging, hybridity and nationalism)等理论焦点的意义。他的文本涉及亚裔作家如Rushdie,Roy,Ondaatje and Mukherjee,Lan Samantha Chang,K.S, Maniam and Beth Yahp,Maxine Hong Kingston,Sky Lee,and David Henry Hwang等所著的作品,研究证明了在哥特批评的关怀下,对后殖民和流散语境中的创伤、丧失、僭越等经验的批评获得了更深刻的洞见, 从哥特叙事、批评的视角解读亚裔、华裔美国文学,是非常有效的。Andrew Hock-soon Ng将哥特美学研究与文化、历史与意识形态相结合,他的贡献在于开启了亚裔、亚裔美国文学哥特研究之窗,扩宽的后现代语境下的哥特文学样式,为后续研究亚裔美国文学、哥特文学提供了一个新视野。2009年Linda Margarita Greenberg的一篇文学博士论文

Acts of genre- Literary Form and Bodily Injury in Contemporary Chicana and Asian American Women's Literature

(UCLA,2009)落脚点在探讨墨西哥裔和亚裔女性文学的女性哥特叙事。

国内学者陆薇已发表若干相关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哥特批评范式与研究可行性的讨论与个案分析,如《华裔美国文学的幽灵叙事—以伍慧明的小说〈向我来〉为例》,《以哥特叙事烛照华裔美国文学》、《写在客观真实与叙事真实之间——张岚的中篇小说〈饥饿〉中的时空叙事与幽灵叙事》,《形式与内容的交叉与互涉:亚裔美国文学的哥特批评》等,探讨华裔美国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特有的幽灵叙事又与西方的文学、艺术传统交相辉映,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美学,彰显了这个美国文学分支的独特艺术魅力,其研究开启了华裔美国文学哥特批评的中国视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亚裔、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批评在后现代的文学与批评视野中的研究,仍是一个少人涉足、却意义弥足丰富的领域。从亚裔、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持续发展与深化、哥特文学创作与研究,哥特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及文学性的本源探讨等方面来说, 本课题具有研究的理论点,研究的前期成果,以及研究的价值与创新意义。

二、后现代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叙事研究意义与价值

近观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会发现哥特叙事充斥这个各种文学体式与体裁,并不断创新变异。正如学者陆薇所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哥特叙事在历史上每个时代都与当时的政治与想象产生对话。从早期对极端理性主义的批判、到后来对现代工业、清教徒的社会批判,到19世纪末对资本主义时代对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甚至对现代社会和人性、道德的堕落与科学技术的揭露与鞭挞。哥特叙事以其特有的渗透力与张力,同样渗透到华裔美国文学中去。华裔美国文学中因其受美国主流社会与历史的压迫,造成了很多性格分裂的人、被压抑的人、沉默的、疯狂的、扭曲的“中国佬”,在拥挤的唐人街角、狭小的洗衣店中、肮脏的中国餐馆厨房里、在炎热的种植园里、四世同堂的家族会所中,在阴森的古董店里,抑或美国街区大厦的一间公寓这样的哥特空间里生活着,而他们生活中潜藏着神秘的、不可言说人的、沉默的、疯狂的、痛苦的、压抑的禁忌、记忆与秘密,以幽灵、鬼魅、恐怖等意象游荡在文本中,他们在种族、阶级、性别、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压迫下扭曲自我、失却身份、淹没主体。而这些叙事元素,正与哥特文学不谋而合,其气质与哥特文学在现当代的姿态契合。华裔作家们可以说在有意无意中采取了哥特叙事,反抗压迫,解构宏大叙事,批判不公,以逾越与颠覆之势内部解构美国主流叙事,挖掘引而不发的秘密和被压抑的历史记忆,在多元美国中争夺自己族裔的话语权与生存权,同时,在普遍人性的层面,科学知识与文化传统提出质疑,对人的异化和变形进行控诉、对人性善恶进行辩证思考,对个体生命存在形式做出深刻反思。

以哥特叙事艺术角度理解与审视华裔美国文学,不难看出华裔美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颠覆性、反叛性与解构性,其艺术张力与叙事特点也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焦点,回归到了华裔美国文学的美学、文学性批评。华裔美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政治性,更应有其自足的文学张力与震撼力、感染力。华裔美国文学的流散性、杂糅性、跨文化性,无疑是哥特气质在后殖民、后现代语境下的集中体现,使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批评成为可能。哥特叙事艺术角度切入华裔美国文学文本,将拓宽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视角,融合文学美学、形式与内容,外部与内部研究,激发其美学魅力与文学性的探索,也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性研究、创作思想研究与批评范式的建构。这正如陆薇所说,要想推动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既要关注它的内容,也要关注它的形式;既要重视它不可脱离的社会、历史、政治背景,又要考虑它在美学、形式上的日臻成熟;既要考虑它在创作和研究上的不断创新,又要思考它对古老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要要考虑它的理论与批评模式的建构。这样的理解无疑将有助于消除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有利于华裔美国文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以哥特视角与批评理论分析华裔作品,为研究华裔文学提供了独特的视野,填补了国内外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空缺,同时也拓展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空间;对于美国文学来说,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显现出美国文学中作为一种移民文学与少数族裔文学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复杂性和多义性。对此问题的研究必然会丰富美国成长小说/主题研究,为美国文学研究增辉添彩。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研究能够完善和丰富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华裔美国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流散性的文学现象, 具有跨国别、跨地区和跨文化的特点。鉴于对中美文化的亲缘性和不可剥离性,华裔美国文学既隶属于美国文学,又属于世界华人文学的一支。“民族”、“历史”、“文化”等互有联系的成长记忆与命运的书写,其多元文化杂糅下的哥特美学特征形成了与中国本土文学及其他地域的华人文学相异叙事空间与独特的美学内涵。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者以跨界的心态和视角去关照这个中美相互交汇的复杂的文学、文化现象。

第二,哥特批评与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相互渗透,交相辉映,激发出哥特批评本身的学术潜力与文学批评价值,为哥特本身这个古老的文学类型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华裔美国文学中具有哥特美学意味的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叙述视角,叙事范式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类小说的美学特征,深入文学性的文学本源探讨。

第三,后现代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叙事对于文学创作与研究,批评话语的建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多元化时期是哥特批评进入后现代时期,与当该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导向相互碰撞,在哥特文学批评中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一个话语场,建构哥特批评话语不仅仅需要主流文学的参与,更需要以多元化的文学种类的参与与共建,而本题目恰恰是在这个方向的一个尝试。哥特文学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文学、媒体,层出不穷的电影电视,近年来西方哥特体裁的电影如暮光之城、德拉库拉,电视剧真爱如血、吸血鬼日记等,均源自畅销通俗哥特小说。中国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作品,则成为这个时代青年们的娱乐与欣赏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艺术大众化的今天,剖析现当代作家与读者的写作、接受心理,哥特式写作的价值,阐释和研究这类文本的文学、文化内涵,无疑具有当下意义。

第四,华裔美国文学之所以形成,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全球化流散现象、华裔移民所产生的。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重点侨乡。纵观美国华裔作者与作品,相当多一部分的作者源自于广东各个地区。华侨文化、侨乡文化积淀深厚,华侨文化与侨乡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独特的侨乡文化。文学即人学,是心灵与生活的艺术表达,也是文化与观念的传承媒介。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叙事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与探究广东省、华裔移民及后裔的文化状态、在多元美国与中国的语境下的生存困境、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局限等问题,以及人才外流与人才回流等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研究焦点与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本项目将华裔美国文学置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后美国和中国,后现代宏大文化语境中, 以哥特叙事艺术角度理解与审视华裔美国文学,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哥特叙事特征与美学塑造为基本理论出发,采取比较的,跨文化的视野,综合多种理论,以及心理艺术、美学情致以及观念表达等方面分析文本,横向比较,纵向梳理,文本细读与理论关照相互结合,以期多角度,多方法探讨美国华裔文学哥特叙事特征,深入探讨其文学魅力与文化意义拓宽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视角,融合文学美学、形式与内容,外部与内部研究,激发其美学魅力与文学性的探索,也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对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性研究、创作思想研究与批评范式的建构,同时观照哥特批评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于少数族裔文学批评的适用性与研究效力,激发哥特批评本身的学术潜力与文学批评效力,为哥特本身这个古老的文学类型注入活力。

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整体研究是哥特诗学与华裔美国文学批评交叉互照的崭新尝试,其尚待解决的问题关涉着哥特批评在进入后现代语境中能否建构出契合当下的批评范式,这种批评理论的适用范围、效力与建构的可能,也关系着华裔美国文学纵深发展研究,所以,一些颇具研究价值的问题更有待挖掘的必要,如:如何挖掘华裔美国文学的哥特元素、意象,解剖这种美学建构的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如何挖掘美国华裔小说哥特叙事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的美国华裔族群的心理结构、社会、政治因素;如何从哥特叙事视角挖掘华裔美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张力与文化张力;如何辨认,检验这种范式能够激活、促进对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纵深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为探讨哥特批评在后现代的创新与发展,范式的建构与批判实践的效力,做出具有实质性的考察与分析,并且为华裔美国文学文本中的独特元素与哥特文学这个古老文学体裁之契合与相互映照提供一个新颖、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尝试。

四、可介入和探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路线探讨

(一)多学科的结合

时至今日,文学研究领域中西方各类文学批评方法可谓云集荟萃,更相交替与互相影响、反驳、融合与颠覆共同存在,这给文学批评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改善了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单一局面。基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独特生产语境,以及哥特批评在进入后现代语境中建构出批评的新范式,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自然会涉及到史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种族、阶级性别问题等文化层面的讨论。所以,其理论和方法必然是多学科的结合。

所以,应把文学美学分析与社会文化历史的相关阐述相结合,理论诠释与文本解读相结合;同时,将美国华裔哥特叙事置于后现代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中,解释其生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主题意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另外,还要重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等现当代文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准确理解其要义精髓。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描述和评价的同时,应注意具体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独特性,重要的是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文学文本本身。

(二)比较的视野与方法

华裔美国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语言、族裔、国界的文学现象,所以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具备了资历和足够的丰富性可供研究。比较,也是文学批评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复杂的文学现象来说,这种方法无疑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运用比较的方法考察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与美国文学中的成长之异与同、渊源、影响和差异,有参照和比较,方能见其异与美。同时,考察华裔美国女性哥特叙事与男性哥特叙事的异同及其因由;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与美国主流文学哥特的异同与原因,可以发现各自哥特叙事的不同与相同,为考察华裔美国文学文学如何对哥特叙事继承与发展找到一个一个适合的研究切入点。所以比较的方法和运用对于考察华裔美国文学哥特叙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研究方式。

注解【Notes】

①本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科学基金项目“他者的面具政治——亚裔美国文学中的‘身份扮演’书写研究”成果(批准号:14YJA752017),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高校欧美留学博士的归国再适应问题研究”(16YJCH079)的阶段成果。

②详见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章。

③详见侯金萍:《华裔美国文学成长小说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一章。

④陆薇:《写在客观真实与叙事真实之间——张岚的中篇小说〈饥饿〉中的时空叙事与幽灵叙事》,载《外国文学》2011年第五期,第82页。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於鲸:论欧美英国哥特小说批评的转向,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五期,第35页。

Title: On the Gothic Narrative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Author: Hou Jinping is from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pecializing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1950s, Gothic Novels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of the United States triggered a new wave of creation. The Gothic narration with its unique penetration and tension, also penetrated into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which fl ourished from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Pan Asian Movement during 60-70's . Thus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s full of post modern Gothic color, and also make Gothic criticism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possible. the research valu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American Gothic literature ar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Gothic Narrative postmodern context signi fi cance

侯金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美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哥特后现代亚裔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锋利少女
90后现代病症
软哥特主义
德国 莱比锡哥特节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