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业界各阶层分析

2017-11-13 14:54李星文
文艺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卫视

○李星文

电视剧业界各阶层分析

○李星文

在2016年,我对电视剧发展态势与往年的不同之处,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去年整个三月,电视剧从业者的心一直被两条新闻所扰动。一是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电视剧制片委员会共同制定的《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出台。二是电视剧《如懿传》花落腾讯视频和东方、江苏两大卫视,首轮单集1500万元的售价令同行目瞪口呆。也就是说:一方面,在政策管控和网络竞争的双重挤压下,电视剧和电视台的日子空前地难过;另一方面,不断有新的剧目在售价和产值上放卫星,这又给人以“钱”景无限的浩荡想象。

冷清就是冷清,过热就是过热,这本来是绝对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件事。但在今日中国电视剧的晴雨表上,这两种信号同时出现了。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些悖谬之象,下面我们分别从制片公司、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三个视角来梳理解析一下。

1.制片公司:正在形成“3+1”格局

过去有一个说法,说有5000家制片公司参与中国电视剧的大生产运动。想想就是一种千军万马的兴旺图景。再一想,这还真是一种小而散的生存状态,手工作坊大量充斥其中,谈不上什么行业集中度。好处是特色型、个性化的剧目有露头的机会,弊端是资本不雄厚、拳头捏不拢,搬动大块头的项目挺吃力。

这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格局已经是过去时。首先是因为这么多家制片公司的生产热情高涨,电视剧市场多年以来都是供过于求的态势,管理部门就一直想办法调控又调控。一方面调控产量,严格发行许可证的发放,年产2万集的大关还从未失守。更主要的是收缩题材和尺度,禁令频出。

反腐、涉案剧不能上黄金档了,穿越、宫斗剧不能说播就播了,抗日神剧、雷剧政治上不正确了……我不是说这些调控政策不对(比如说没心没肺的抗日神剧理应管住),而是每一次规则更动都会给一批公司带来生死抉择:要么转行,自行退出;要么转型,另拍他剧。转型不成最后还得转行。这种非市场化的淘汰机制下,制片公司死伤枕藉。

太阳落下,太阳升起,太阳照常升起。一批公司倒了,一批新的公司进入,产量始终不见明显回落。问题是,这两年大资本越来越多的进入了,相关和不相关的上市公司都在收购影视公司,使得电视剧从业者们普遍腰包鼓涨,也使得各种资源尤其劳动力的价码翻着跟头上涨。加之BAT驱动的视频网站们不断给出天价,也在倒逼制片公司抬高制作成本。两路夹击之下,小公司、小作坊已经玩不起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并购,产业的集中度由此真的提高了。

从表达空间上说,万类霜天的时代早就结束了。以市场主体而言,千帆竞举的时代也已结束了。现在仍然在积极开工的主要是三类公司:

一是一批掌握了创作优质电视剧秘方,并且已经在滚滚江流中占据了有利位置的团队。现有的创作环境中,想出好作品空前的难。这需要投资人的勇气和判断力,制片人的组盘和执行力,创作者的才华和定力,以及他们共有的承受压力的大心脏,规避禁忌的周旋能力。一个好创意通往好作品的路上,至少也是九死一生的淘汰率。但难度系数再高的动作,也总是有人能完成的。比如说侯鸿亮团队,郑晓龙团队,新丽传媒和完美环球旗下的某些团队,他们在市场中一再证明自己,总是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位交汇。他们虽然也有创作上的困惑,但眼下日当正午,如鱼得水。他们只要能保持初心,控制住贪大求洋的蠢动,是不大可能失手的。

二是一批已经搭上资本快车,签下了业绩对赌协议,为了完成报表也要勇往直前的团队。资本家不是慈善家,证券市场不是粥棚,不管是IPO上市,还是并购上市,不管是登临主板,还是新三板挂牌,拿了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以足够的回报,一旦进入股市的跑道,迈步的频率和步幅就由不得你自己了。这些团队手里有好项目,也有不成熟的项目,但时间一到统统都得上马。能不能成是水平和运气的问题,上不上马是履不履约的问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会有哄抬物价、市场过热的副效应,其中不少项目的播出平台、收视成绩、口碑评价都得划上问号。

三是一批精打细算,勉力维持,自给自足的团队。有的是出于对电视剧艺术的热爱,比如说预算有限但就是要拍成精品历史剧的《天下粮仓》。实际上,电视剧如今已经成了一门不怎么跟现实痛痒和人心律动发生关系的玩意儿了,要么一味地强调“正能量”的扩散,要么是架空了时间和地点的YY。但总还有人理想不灭,情怀尚存,拼了老命也要在盐碱地上种出美丽的花朵。

也有的是出于某种职业惯性和路径依赖。多年从事电视剧行业,结果就是平生只会这一门手艺。拍抗战剧的团队,卖价再低、风险再高,也还是要拍抗战剧,顶多是压缩成本,由卫视转战地面。拍虐心剧的团队,风评再差、风向再变,也还是要拍虐心剧,顶多是由一线卫视转投二线卫视……

三支队伍分头进入阵地,电视剧创作的阵型也就排定了:一线团队处在金字塔尖,拍大制作,卖最高价。二线团队在资本的加持下,闭着眼睛往前冲,有的信IP,有的凭经验,必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三线团队小本经营,肉肯定是吃不上了,但喝点儿汤也能维持身体所需,顺便还减了肥。

看上去是一个各自耕耘、相安无事的状态,实际上没有一家能彻底心安。一线团队承受着天价带来的至高期望,唯恐自己的金字招牌有个闪失,同时也不知道这个失去天花板的市场究竟会疯狂到什么程度?二线团队的忐忑刚才已经说过,他们恐怕要为仓促上马的平庸项目买单,做好应对翻脸的资本的准备。三线团队更是朝不保夕,贫富落差继续加大的结果必然是穷人出局。

电视剧版图上还有很重要的一支力量——国企。国有制片公司又分地方队和国家队,他们曾经是众多经典作品的缔造者,电视剧行业的主宰者。不过,随着民营公司的崛起,他们体制和机制上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虽然也有表现突出的机构,像山东影视制作中心,但在资本对行业的猛烈攻打之下,国企多处于蛰伏和防守的态势。主旋律的唱响和主动仗的打响离不开国有制片公司,不惜工本的生产模式有时也能孕育佳作,这支力量不可小觑,但他们永远不会是市场上最出风头的那位。

2.市场化电视网+财政养喉舌台,或是未来格局

如果说制片公司处在大规模整合的乱仗中,电视台就处在大范围雪崩的恐慌中。

就卫视层面来说,广告收入领先的四大卫视的日子相对好过,但也有着共同的隐忧。四大卫视在电视剧采购中有比兄弟台更强的资金实力,但它们都得面对在市场尖货的竞争中,视频网站出价占大头的局面。

2016年8月,《咱们相爱吧》的网络版权给了优土,电视首播定在芒果台,两家的出价相近,都超过了单集200万元。几个月后,《幻城》的网络版权由五家网站联合购买,总价400万元/集,电视版权花落湖南卫视钻石周播剧场,电视台的出价已落后于网站。到今年《如懿传》爆出猛料,腾讯视频出了单集900万的天价,而东方和江苏两家加起来是单集600万元。

出价高低之势的逆转,意味着话语权的倒换,意味着制片公司的主宰者发生了变化。没办法,电视台是国家的,电视台的出价取决于上一年广告收益的多寡,总量有限,量入为出;而视频网站是资本家的,网站的出价取决于资本市场的需要和对行业未来的预期,总量“无限”,不惜烧钱。没办法,这是经济驱动型社会,谁有钱谁声大,谁有肉跟谁走。

四大卫视之外,还有少数卫视保持微利或者持平,但更多的卫视陷入了亏损的黑洞。对于某些卫视来说,收视对赌其实是逃避给付购片款的门道:一旦低于某个数字,售价便断崖式下跌,电视台就省了钱。对于某些卫视来说,拖欠购片款是家常便饭,最要命的是一旦换了台长,就可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于某些卫视来说,已经开始寻求外部团队意图改善经营状况,云南卫视交给长沙的中广天泽运营,陕西卫视的广告经营权包给了长江传媒。还有些卫视,只能是紧缩开支,削减预算,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电视台营收状况的恶化,本质上是因为媒体形态的更迭,造成广告主的迁移,但也不能说跟产业政策没有关系。原本一剧四星的时代,二三线卫视搭着一线卫视,也能买到好剧、大剧,在广告招商和收视竞争中分一杯羹。改成一剧两星之后,他们基本上就退出了好剧、大剧的竞争,广告和收视的流失不可避免。原本电视剧可以中插广告,一线卫视仅此一项便有5亿元的收入,中插广告取消之后,电视剧招商最有力的武器就封存了。

归根结底,电视台总量过多本就是一大积弊。电视台不是按照市场需求设置,而是依行政区划而立,中央、省、市、县都办电视台,每个电视台都办多个频道,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先电视台风光,开个频道就赚钱。如今新媒体进击,传统媒体衰退,市场对原有格局形成了倒逼,不变已然不行。要想把活不下去的电视台保留下来,除了财政拨款无他路可走。要想提升电视媒体的竞争力,那就只能走整合之路,关停并转,优胜劣汰。

实际上,电视台作为舆论阵地、耳目喉舌,在当前主旋律声调骤高,全面加强导向控制之时,是不可能大规模启动退出机制的,县级电视台或有自生自灭可能,市级以上电视台当无生存之虞。也许不再需要那么多频道,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作人员,但每一级党委和政府的声音都需要传达,一地一个主频道的供养怕是必须的。

有人对电视台未来的格局做过这样的设想:真正有实力的几家电视传媒集团(比如现在的四大卫视)获得跨地区运营的权限,发展为全国性的电视网,在保证舆论导向的同时,开展商业运营,与BAT分庭抗礼。而其他的省级和市级电视台就成了政府部门的延伸,以吃财政饭为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宣部和总局的调研动作频繁,也许过不了多久,便会有石破天惊的政策出台,底定广电行业未来的大势。

不管风朝哪个方向吹,恢复电视剧的中插广告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这是国际惯例,免费看剧就得看广告,交费看剧可以去广告。这也是为电视台和电视剧提供喘息机会,谋求更好的发展。电视剧行业这么多年来净被管被卡被抑制了,也应该享受一下松绑、放权的甜头了。

3.要互联网+,不要互联网×

视频网站看似处在最风光的时刻。

他们把电视剧单集售价一路顶到500万,800万,1000万,1500万,似乎2000万也不是终点站。他们把原先吃着垄断饭的电视台逼得气息奄奄,水没脖子。他们携大IP的罡风,迅猛地改写行业的游戏规则。他们甚至让管理部门有些束手无策,一直在喊“统一电视和网络的标准”,而“网感”还是势不可挡地改变了年轻人的审美趣味。

但是视频网站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他们一直在亏损,从来没能拿出漂亮的财务报表。据说乐视网是视频行业唯一多年保持盈利的企业(姑且认定这是事实),可是在一线视频网站的竞争中,早已看不见乐视网的身影。每当尖货隐现江湖,冲在最前头的一定是BAT撑腰的爱奇艺、优土、腾讯视频。每当视频行业要接近盈利拐点的时候,便总有一个“限X令”或者一波版权价格的跳空高开,把哥几个重新拖入军备竞赛的苦役中。没错,在这个行业中,盈利和市场份额从来就不能兼得。

马云和马化腾为什么这么看重视频,我们只能猜上一猜。战略布局的需要?阿里巴巴卖货需要流量,视频网站拥有流量,未来更拥有不可限量的流量。资本运作的需要?投资钢铁化工水泥,这故事听起来就没意思,但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明星和大咖,那影响力就不一样了。未来创造巨利?今天赔上仨瓜俩枣的,换来明天汹涌而来的眼球,还愁没有办法挣钱吗?

资本家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但埋得再深的底牌也有揭晓的一天,不愁看不明白。今天想说的是:互联网思维在给观众带来视频红利和娱乐快感的同时,也带来了粗鄙的盛行和创作的困扰。

小孩儿喜欢甜口儿,成年人爱吃膏肥,这是颠扑不破的人类饮食规律。一味给小孩儿发糖和不停给成年人上牛排烤羊红烧肉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资本没有天赋道德属性,没有内置文化担当,它的天职就是逐利。变现有利就变现,钓大鱼有利就放长线。观众作为一个整体也是无意识的,怎么享受怎么来,怎么省力怎么来。贪嘴的食客遇到成心迎合的厨子,健康状况堪忧。

娱乐是社会化的大生产,艺术是灵性化的私人创造。二水分流的同时,二者也有结合部。在文明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这个良性格局已经形成。只有在粗放、粗鄙、粗糙的地方,才会有娱乐绞杀艺术的惨剧上演。用户体验是应该强调的,但用户体验不应该简化为笑没笑,哭没哭,刺激不刺激。观众为大是应该承认的,但民意基础不能简化为阅读数据和点击量。金钱交易没有数据完不成交割,审美体验是参差多态、复合多义的,数字无用。

不是说解决了数量问题,就会自然解决质量问题。前进的方向错了,永远取不到西经。在戕害电视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件事上,题材管控是强压,“互联网思维”是利诱,都脱不了干系。好多创作者宣之于口的“正能量”,不是真正的正能量,只是说教和伪善而已。正能量不能回避干涉社会,不能取缔思想锋芒,更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团圆和不着边际的YY。同样,互联网思维和艺术创作思维形成合力,才有影视剧的美好未来。如果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一切,叉掉一切,结果只能是金玉其外,千疮百孔。

不缺钱的人永远想着挣更多的钱,这是无法开解的死循环。群体永远依规律而行,个体总有独立的思考。虽然有大树底下不长草的说法,但谁也不要低估小草们清醒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虽然电视剧整体上能不能被称为艺术已经存疑,但每年总会有几位艺术家拿出他们的心血之作,证明艺术的番号还不能撤销。

这是整个行业的火种,这是不可遮蔽的光亮,这是我们从事电视剧观察和评论的原动力,这是我们阅尽躁动和纷扰之后仍然能坐下来喝一杯的信心所在。

猜你喜欢
卫视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调查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二三线卫视如何突围?
卫视招商火力十足:一线最受青睐 二线抱团取暖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简讯
2015“920节目带”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