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颖琦
抗战题材网络小说与“红色经典”的承传关系
韩颖琦
新世纪以来,网络原创军事小说走红,其中又以抗日战争题材为主体。抗战题材的网络小说有两个高发期,一是2005年,即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在起点中文网仅以“抗战”命名的小说就有很多部;二是201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作家网以排行榜的形式,重点推出了五部抗战题材的网络小说,分别是铁血网的《喋血红心》《抗日之红颜悍将》《抗日之潜伏者》和中文在线的《烽烟尽处》和《烽火男儿行》。此外还有几部质量上乘、影响广泛的网络抗战小说不容忽视,像《雪亮军刀》《抗战狙击手》《特战先驱》和《遍地狼烟》等。然而必须看到,网络抗战小说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变得越来越良莠不齐,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成为文坛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
抗战题材网络小说的走红固然借助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契机,而另一个更为强大的历史推力,则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红色经典”。在重点考察了《遍地狼烟》等几部有代表性的网络抗战小说后发现,网络抗战小说继承了“红色经典”的精神和叙事资源;同时由于二者在作家身份、创作宗旨和接受语境等方面的差异,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大众文化背景下、网络书写的新特征。甚至可以说,网络军事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就是网络时代的“新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的创作目的是实践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的文艺方针,根据《讲话》精神,“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因此“红色经典”作家兼有作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像杜鹏程、吴强、梁斌、柳青、孙犁、马烽、曲波、罗广斌、杨益言等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其革命战争经历的真实记录。如罗广斌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红岩》就是根据他们真实的狱中斗争经历写出来的,其中许云峰、江姐等都众多英雄形象都是有具体原型的。再如《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他只读过五年半私塾,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任连营指挥员,亲自指挥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密林深山剿匪,《林海雪原》就是这段战斗经历的艺术再现。这些“从革命到文学”的作家是“红色经典”作家的主体。还有一类“从文学到革命”的作家,像丁玲和周立波,他们是抗战后来到抗日根据地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他们亲历土改工作后的杰作。无论是“从革命到文学”,还是“从文学到革命”,“红色经典”作家都兼具革命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如果一定要给这两个身份排序,则他们首先是“革命者”,然后才是“作者”,也就是说,“作者”这一文艺身份必然要让位于“革命者”这一政治身份。
而网络抗战小说的作者属于网络写手。与“红色经典”作家将他们所从事的文艺工作看成是“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不同,网络写手主要是出自对文学的爱好,他们一般有自己的职业,写作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示才情的个人行为,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和粉丝们的支持,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虽然摆脱了意识形态规约,但对于那些以网络写作当作谋生手段的写手来说,他们的生存环境是比较残酷的。小说是否能火,粉丝的点击量是最直观的证明。因此,网络写手往往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读者,“无论是通过各种花招不断攀升更高的点击率来‘求利’,还是策划各种炒作以吸引眼球来‘搏名’,商业利益最大化成为了当下绝大多数写手进行创作的最终目的,驱使他们无底线地透支着健康和青春,将文学创作变成一种世俗廉价、缺乏真正艺术品味的‘体力活’。”
当历史资源与小说叙事通过网络得以重新整合之后,传统的历史叙事必然出现较大的、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近年来抗日题材的小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和影视剧在创作上出现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严重脱离历史和现实的戏说、“雷剧”“神剧”频现,惹恼了观众,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毕竟,网络抗战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应该以尊重历史为基点,对历史持有敬畏之心。虽然,不少网络写手是抱着游戏的心态进行写作的,但在面对抗日战争这一严肃的历史题材时,不负责任的游戏心态是不可取的。
在尊重历史方面,李晓敏、老疙瘩、酒徒、业余狙击手、独孤手等网络写手与“红色经典”作家更为接近,他们对写作和历史的虔敬心态,也为其他网络写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那些神乎其神的网络抗战小说相比,李晓敏的《遍地狼烟》采取的是更为传统与严谨的叙事方式。为了更专心地创作《遍地狼烟》,他不惜辞去工作,这种做法在网络写手中是非常少见的。李晓敏是一位军事迷,他研读了大量关于历史和军事的书籍,在写作中力求客观地还原历史,在他看来,“在合理的历史背景下用严肃的态度写作才是每个军事作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不一定能够还原历史,但最起码是要尊重历史!而建立尊重这一前提,就是作者要对小说涉及到的东西有个基本的认识。”抱有同样心态的还有《喋血红心》的作者老疙瘩,老疙瘩是一位有现实从军经历的网络写手,曾在北海舰队烟台基地后勤处服役四年,参加过北海舰队后勤处举办的通讯报道培训班,服役期间是海军报海军杂志的通讯员。小说《喋血红心》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大部分内容来自女主人公赵兰英的生前口述。老疙瘩严肃朴实的创作态度,使这部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好评。还有酒徒的《烽烟尽处》,小说被评为“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好评作品”,颁奖词有这样的评价,“该作品从一个写实的历史框架来展开人物的命运,将个人命运与宏大历史事件紧密交织,人物形象真实可感,气度开阔。”可见被认可的网络抗战小说都必须以尊重历史为前提。
业余狙击手是一位酷爱军事和历史的骨科医生,2004年左右,他以“玩票”的心态在“铁血军事”网上开始创作《特战先驱》的第一部《浴血忠魂》。虽然他自称“玩票”,但小说对史料所做的考据令人肃然起敬,他说:“二战欧洲战区的历史考据很严格,内容也非常详尽,但中国战区很多历史都被遗漏或者记录比较模糊。特别是特种兵作战,在二战期间刚兴起,我觉得中国应该也有这样的队伍,我就以廖耀湘等抗战史上有名的人物为原型,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出了这部小说。”小说连载后没多久就引来了大批粉丝,根据《特战先驱》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雪豹》在湖南卫视首播,一度取得了黄金时段的收视冠军。尊重历史是业余狙击手一以贯之的写作态度,在创作第四部《乌云》时,他也表示希望能通过这些作品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抗战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有所反思和领悟。独孤手的《抗战狙击手》也是一部严谨写实的网络抗战小说,作者从一个普通抗战士兵的视角,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和惨烈。独孤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军事迷,在写作中他结合了很多真实史料,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并以“注释”这种学术论文的书写方式,介绍了大量的军事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双方使用的枪械弹药上所做的考证,大大满足了军事迷的需求,不少专业读者看后都十分叹服。
诚然,“网络读者并不把‘真实性’当做判断历史小说优劣的标准,这说明网络文学的民间性导致读者认可小说对历史的适当‘改写’。因此,历史小说的范畴在网络被扩大,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连接点成为网络历史小说的叙事动力。”但同时,那些为博眼球而肆意消费历史资源、解构革命精神实质和历史真实性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娱乐化和狂欢化至上的“恶搞”作品,即使是在网络上也应该被批判和抵制,事实上,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哪里都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
中国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走红荧屏。新世纪以来,《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大批“新红色经典”小说和影视剧获得巨大成功。为了不遗忘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新红色经典”成为铭记历史、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可见,在价值观念和文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大众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红色文化的接受不仅不排斥,还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这使“新红色经典”生产和传播具有了先天的优势;同时,文学市场也要通过利用和整合红色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在这样的语境下,“新红色经典”作者采用“红色+传奇”的叙事模式,找到了红色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使“新红色经典”在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同时,也经受住了大众文化市场的检验,实现了叫好又叫座的双赢价值。
在“红色经典”中,有一类长篇小说就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像《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红旗谱》《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等,这些小说“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以此维系当代国人的大希望和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传奇性最为突出的《林海雪原》,“它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直接来源于现实的革命斗争;它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使革命英雄行为更理想地富于英雄色彩。”“红色经典”的传奇性一方面服从政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小说传奇叙事模式的承继。
网络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空间,网络空间与小说叙事的一个共性特征即是虚拟与想象,网络小说就是在虚拟时空展开的传奇叙事。在众多的网络小说类型中,战争是传奇叙事比较容易展开的题材领域,战争是缔造和实现平民英雄梦的重要舞台,抗战题材的网络小说堪称传奇中的传奇。《遍地狼烟》就讲述了少年猎人牧良逢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奇遇后,最终成长为一名狙击枪王和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同样是传奇叙事,但由于历史语境的不同,《林海雪原》等革命英雄传奇讲述的是群体英雄的传奇故事,而网络抗战小说讲述的则是个体英雄的传奇故事,具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遍地狼烟》中,牧良逢是屡建奇功的抗战英雄,他潜入沦陷区刺杀汉奸、与鬼子狙击手生死较量、配合新四军摧毁鬼子小型兵工厂和印钞厂、收编土匪解救战俘……虽然每次行动都有帮手助阵,但小说更突出了他在其中绝对主导的作用和地位,其他人物(帮手和对手)在他的光芒之下显得暗淡无奇。小说开篇就是“少年神枪”射杀野猪的场面,很显然师法了武松打虎的经典传奇描写,具有《水浒传》等明清英雄传奇中英雄人物的某些特征。为了增加传奇色彩,小说对这位平民英雄的身份和本领也做了夸张处理。在走上抗日道路之前,牧良逢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山里少年,高超的枪法、丰富的现代科技和军事知识,以及嫉恶如仇的侠士气质,都为英雄出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再如独孤手的《抗战狙击手》,主人公萧剑扬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二等兵,与牧良逢一样出身于猎户,在凇沪会战中,他一个人潜入敌后,用仅有的22发子弹狙击了17名日本鬼子,堪称“孤胆英雄”。《特战先驱》中的周卫国本是一个富家子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投身抗战,他组建了一支神秘而威力无穷的特战部队,每每给日军主力以重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抗战传奇。样样稀松的《一个人的抗日》更是如此,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小说书写的是个人英雄传奇。不夸张地说,大多数网络抗战小说讲述的都是“一个人的抗日”传奇。桓林发的《抗日之潜伏者》则通过悬疑和谍战等叙事手段增加小说的传奇性。与众多网络抗战小说醉心于战争场面描写不同,《抗日之潜伏者》没有正面描写战场,为读者展示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谍报战,在军统精心的布局下,代号为“猫头鹰”的国民党特工救了共产党干部何孟哲,并与其结婚生子,长期潜伏下来。生生死死的悲欢离合,亲情、爱情与信仰的艰难抉择,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扑朔迷离,都使这部小说非常好看,极大地满足和释放了文学市场的消费需求。
为了增强传奇性,“穿越”这一由网络的虚拟特征而衍生出来的叙事方式也被注入到抗战小说中,在拓宽英雄叙事空间的同时,也因为太“神”而引发不小的争议。从穿越主人公的身份来看,大致有几种情况:有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穿越的,像鸡鸡炖蘑菇的《重生之抗战悍将》和常乐无言的《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等;有和平时代军人或职业杀手穿越的,像美丽的蛇的《抗日之铁血河山》与样样稀松的《一个人的抗日》。从性别角度看,也有女性英雄穿越的,这在整个网络抗战小说中不太多见,其中飘逸的《抗日之红颜悍将》和《抗日玫瑰》影响比较大。从穿越的离奇程度看,则《抗日玫瑰》是穿越类网络抗战小说中的佼佼者。对成功的渴求是传奇故事强大的内驱力,正如汤哲声先生所说的那样,“敬仰成功、歌颂成功、崇拜成功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网络小说的共同价值取向。那种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描述追寻人类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文学思考,被大多数网络小说所摒弃,它们要的就是‘成功’。”在成功的驱动下,小说主人公信念坚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就像网络闯关游戏一样,在战胜敌人的同时实现自我的超越。作者在小说中所创造的这种成就感,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快感。
三
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与“红色经典”中那些理想化的英雄典型相比,网络语境下的抗战英雄往往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承载个性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网络抗战小说在书写英雄传奇的同时,也展示其日常生活场景;作者不仅不回避英雄人物的性格弱点,而且有意彰显其草莽习气,赋予其更丰富的人性内涵,从而拉近了英雄和普通人的距离。网络小说的主人公普遍具有一种反权威和反常态的思想意识,而这种反叛性正是网络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遍地狼烟》中,牧良逢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具有叛逆色彩的英雄,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猎人,他身上具有一种天然的野性力量和草莽气质,崇尚自由,擅长单打独斗;作为一名部队的指挥官,他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和基本的指挥素养。同样地,《特战先驱》中,抗日英雄周卫国有着富家子弟骄纵散漫的毛病,优点和缺点都十分鲜明。牧良逢和周卫国们常常公然反抗上级的指令,我行我素,意气用事,作出一些“出格”的叛逆之举,这一点与“红色经典”对权威的敬畏和绝对服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时代语境下意识形态渐趋淡化的结果。
不过,在对英雄叛逆精神的处理上,网络抗战小说并不过分渲染,而是让他们不断修正自己的出格行为,最终走上一条既定的成长之路。牧良逢在冲动犯错——受到惩罚——改正错误的成长过程中,终于从一个民间的草莽英雄逐步蜕变为部队优秀的指挥官;周卫国也在经历种种磨难和考验后,以坚强的意志在训练和实战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抗日勇士。还有《雪亮军刀》的主人公丁三,他是一个老兵油子,贪吃、爱喝酒、懒惰、满嘴粗话;他很怕死,就想着打赢这场战争后,能活着回家做个小买卖,和心爱的姑娘结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毛病很多的普通士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用血肉身躯和钢铁意志保家卫国。可见,网络抗战英雄几乎都是有缺点但大义上毫不含糊的人。而“红色经典”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忽视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性复杂层面的开掘,缺乏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英雄形象,脸谱化比较严重。无论高级指挥官还是基层士兵,“高大全”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大都一出场就已经成熟和完美,似乎并不需要成长的过程。但在一些传奇性和民间性较强的革命英雄传奇中,也能见到草莽英雄的身影,像《铁道游击队》中的鲁汉就是一个鲁莽的山东大汉,他爱喝酒、讲义气,当得知假游击队中有人冒充他时,在愤怒和冲动之下前去报仇,结果中了敌人圈套而牺牲,读者在称赞他勇敢精神的同时,更为他无谓的牺牲行为感到惋惜。还有《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日》中的石东根等都是有明显缺点、具有草莽气质的英雄形象。这些描写无疑都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革命叙事的严整与刻板。
为了增加可读性,网络抗战小说也常常使英雄主人公陷入到情感纠葛中。自古英雄爱美人,在网络抗战小说中,英雄往往有美人相伴,甚至出现不止一位美人的多角感情纠葛,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美人们不仅不会成为英雄建功立业的障碍,还会在爱情与革命相冲突时深明大义作出退让。在《遍地狼烟》中,抗日传奇是主线,牧良逢与柳烟的爱情故事是副线,两条线索交叉行进,合力塑造了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英雄形象。牧良逢初遇柳烟时还是一个不谙男女之事的懵懂少年,而柳烟是国民党军官的遗孀兼茶馆老板,两人一见钟情,恋情也得到了上级军官的许可和祝福,多次为他们创造见面机会,这样的情节绝不会出现在“红色经典”中。《遍地狼烟》中的情欲描写无疑是吸引读者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这些描写被进一步放大,增加了主人公与其他女性多角感情的戏码。同样还有改编自小说《特战先锋》的电视剧《雪豹》,在小说中周卫国只有一位红颜知己,而在电视剧中却出现了“2女争1男”的设置。情欲描写是“红色经典”需要回避的敏感区域,即便存在,也几乎都放在次要人物或反面人物身上,英雄的身体是“无性”的身体,英雄都是清心寡欲的。革命的胜利需要英雄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革命本身,从而压抑了人的基本欲求。这被压抑的人之本能在网络书写中得到了彻底释放,网络小说最大的魅力恰恰是“没有什么不可以”、“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说“红色经典”的一个弊端是对英雄的过度美化与拔高,那么也要警惕网络抗战小说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过度追求英雄的传奇性和“另类”个性气质。
与“红色经典”英雄叙事相比,网络语境下的英雄叙事更突出传奇性和娱乐性,我们要警惕和抵制对于历史的娱乐化解读,因为在娱乐化的背后,潜藏着对历史的消解和“去价值化”。必须承认,网络抗战小说模式化严重,整体水平不高,称得上“新红色经典”的寥寥无几。其实,叙事成规与套路本身无可厚非,如果驾驭得好,一样可以出精品。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说到底本质都是文学,在深层的文化肌理上,两者所承载的文体与文化内蕴具有同质性。如何使固有套路推陈出新,大概是包括网络写手在内的所有创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注释:
①如《重生之抗战悍将》《抗日之铁血山河》《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抗日之商人传说》《抗日之铁血征程》《抗战中的新生》《铁血抗日之 1938》《铁血抗战》《抗日之铁血豪情》《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抗日之虎胆威龙》等。
②《烽烟尽处》:作者酒徒。曾获荣誉:2013年度网络文学好评作品、17K小说网历史频道“最佳口碑”作品、17K小说网历史频道“周凹凸票王”作品(凹凸票榜每周票数最多的并且连续好几周在榜首的就是周凹凸王)、2015年11月获第一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铜奖。
③曾照智、欧阳友权:《论网络写手的“文学打工仔”身份》,《东岳论丛》,2014 年第9期。
④《遍地狼烟》访谈实录,搜狐原创26期,2009年12月31日。zt-112078569.html。
⑤《陈村宣读获奖作品颁奖词》,2013·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好作品评选活动,u1ai174112.html。
⑥《特战先驱》共有四部:分别是《浴血忠魂》《百战雄师》《铁骨铮铮》和《乌云》。
⑦何寅平:《“业余狙击手”竟是苏大附院骨科医生》,《现代快报》,2011年2月20日。
⑧马季:《历史叙事与当代社会的共振》,《博览群书》,2015年第11期。
⑨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⑩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11]汤哲声:《中国网络小说的特征》,《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4期。
韩颖琦 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