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站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金紧张、人员队伍建设不当及社会发展不对应等问题。因此,对于农村文化站的建设,应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发展与时代与社会环境相对应的特色文化,从而更好的服务农村文化生活。
关键词:精神生活;文化队伍;特色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促发展政策,力求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大进步。搞好农村文化站的建设对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提高这一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对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而且,文化站的文娱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的闲暇生活,增加他们的粮食生产知识,促使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丰富起来,对国家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发展都具有促进意义。
一、农村文化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站建设的口号喊的非常响亮,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举步维艰,很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阻碍着文化站的发展步伐。
一是,建设的资金紧张。搞好农村文化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作保证,可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在经济收入和文化提升中不能平衡。文化活动需要有场地、有器械、有教材,这些条件不能满足,那么文化站建设很难进行。
二是,建设队伍中没有得力干将。在农村服务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在文化站的建设中发挥的力量很薄弱,再加上平时的工作量已经很大,没有太多精力去研究文化站建设问题。文化站的建设不是写写大标语,喊喊大口号就可以的,它需要人们走入农民群众队伍,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
三是,文化站建设没能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如今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各家各户都安装了网络,通过新科技,农民们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文化站的建设连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不能健全,别提利用信息网络来发展,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很难推动文化站的发展。
二、农村文化站的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财政支持,平衡资金利用
农村文化站的建设需要领导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领导的思维观念需要更新,不能光是颁布政策,发号施令这些不疼不痒的举动,而是要真抓实干,有所作为,将文化站的建设真正的实施起来。财政资金的支持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也要清楚,文化的建设势不可挡,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村整体的发展也会快速前进,文化的建设是软实力,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认清现状,不要顾此失彼,平衡利用资金投入项目,促进文化站的建设开展。
(二)组建高质量的人才建设队伍
农村环境条件没有城市好,待遇也很差,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在农村服务的工作人员整体质量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对文化站的建设起不到积极作用。所以,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当下发展的重要工作。提高农村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给予正式的工作编制,让他们能够有生活保障,和内心的稳定和安全感。提供上升学习的機会,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到文化站发展先进的农村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让他们觉得农村就是家,农民是自己的家人。此外,制定严格的晋升制度,对于真正奉献,甘于服务的工作人员要适当提拔,而对于做表面功夫,起不到积极作用的工作人员要提出批评,不改正者坚决踢出文化站建设的队伍,让有能力的人竞争上岗。
(三)发展特色文化,努力创新建设
农村文化站的建设需要懂得利用当地的发展优势,推动特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发展特色文化,要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拥有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场地。比如,农民们学习的培训教室、农村留守老人的活动中心、特色文化发展的展厅等等。而且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多读书多看报是没有错的,所以农村文化站里也要有一个图书馆,但是这个图书馆不一定是现场式的。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在文化站的网站里创建一个网络图书馆,农民家里有网络的可以在家里随时查阅,没有网络的可以到文化站的阅读室查阅。另一方面,努力将本地的特色文化创建自己的品牌,这样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文化品味。利用本地的生产优势,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节,比如采摘节就很好的推广了自己的品牌,还可以促进大家的交流和学习,达到共同的提高。
总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文化站的建设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农村文化站需要有实干、有魄力的人才来带领,增强文化站的内涵和魅力,不仅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建设中,还要吸引农民喜爱文化站,通过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沙晓峰,对加强农村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2016(12)
[2]唐美章,新形势下加快文化站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09)
[3]陶海英,关于农村文化站生存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