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体育教学手段培养儿童健全人格

2017-11-11 10:27吴家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9期
关键词:运动量行为习惯体育

吴家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06-02

体育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品质,体育教学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人格教育因素,“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有着特殊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1],它比简单空洞的说教更具实效性,更能对身心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体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下面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用体育规则,训练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中,游戏规则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纪律性,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传球接力赛的游戏,它规定持球队员跑完规定距离后,快速回到队伍排尾,然后从跨下依次传球至第二排头,排头拿球后继续循环练习,直至本组队员全部练习完,哪组最快,就算胜利。游戏本身的竞争性要求队员团结合作,每人都要遵守规则,这样的规则学生会自动遵守,主动纠正,不会造成腻烦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制定出许多这样的游戏规则,并且把它们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正无视纪律,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些行为习惯。

二、运用体育手段,培养勇敢、自信、顽强的精神

在体育课堂上只要出现大运动量的活动或新的运动项目,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寻找借口,选择逃避。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分组定量的运动项目,如:长跑耐力练习、力量练习、障碍赛等等,借助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与帮助,给学生创造积极练习的环境,磨练意志的机会,培养耐挫能力,让他们从体育活动中重拾自信,勇于拼搏,敢于创新。

在长跑耐力练习中,一般听到跑800~1000米,学生就会常叹一口气,表示抗议,但笔者在上课前将全班按能力分成若干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自己制定运动量(不得低于1500米),组内成员必须按量完成,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不许停,不许走,可以慢跑。练习开始后,学生之间就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笔者在一旁仔细观察,一发现有松懈的队员就陪跑一段路,并说一些鼓励的话,如:“坚持就是胜利”“你肯定能行的”等等,必要时还可以拉着学生一起跑。第一次跑完1000米时,我让学生谈体会,他们都觉得其实1000米并不长,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就能取得胜利。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我再把练习的意义详尽阐述,学生的体会就更深了,在后来多次大运动量练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发扬拼搏精神,坚持到最后。

在力量练习中我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量,让他们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对一些身体条件稍差的学生,我在降低要求的同时,悄悄布置一些小运动量的回家作业,以期待下次能有好的表现。这些学生在老师的支持,鼓励下,逐渐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规定的运动量,从中得到了自信,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到成功。从此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就会积极完成,甚至自己找一些项目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心。

在培养勇敢、顽强、自信的拼搏精神时,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明星的访谈记录,让他们了解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几年的努力、勤奋、自信再加上拼搏。在理解的过程中寻求真谛,寻找共通点,以此鞭策自己不断的坚持,不断的拼搏。

三、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体育活动竞争性的功能会使学生在争取胜利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彼此间的配合与协作,这对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克服独生子女孤僻、自私的不良行为大有裨益”。

有一些体育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练习时经常怕别人的指责、嘲笑,不积极参与练习,有时甚至请假不参加活动,我们体育老师应该在事前阐明活动的全员性,参与的重要性。并在分组时适当考虑能力问题,把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平均的分配到各组中去。注意運动能力的高低搭配,充分体现竞争的公平性。这样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了,对能力差的同学就不会有抱怨了,减少了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几率,同时调动学生为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加油鼓劲,让他们充分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勇于参与,乐于接受同学的帮助,经常练习后,孤僻的学生就会渐渐融入小组,融入集体,慢慢变得开朗,变得活跃,能与人进行积极交流,默契配合。

合作不仅是个人发展、事业成功的前提,而且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竞争性的项目加强了对团结合作的认识,合作技能的练习运用,以及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合作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使学生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潜力,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四、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负责、敬业、奉献的品质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我们所采用的教具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造就一批有责任心,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体育骨干,来帮助老师做好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利用收发器材的机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养成及时归还器材,爱护公物的习惯。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建立帮扶小组,让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借此培养他们对同学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渗透做人的基本道理,以身示范,做好榜样,教导他们养成乐业,敬业的奉献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体育教育者多思考,多实践,依托体育的多种教学手段,我们的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功效下,一定会成长为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健康的合格的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静敏. 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2]谭军,戴志勇.浅谈职业教育与体育教学[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

猜你喜欢
运动量行为习惯体育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的“体育梦”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