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

2017-11-11 13:18高海丽
神州·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语言文字语感

高海丽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对待朗读训练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一、明确“读”的意义

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这些意义,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多作储备,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才能够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二、要懂得训练“读”的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订,都无一例外地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

1.重视范读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才会是深刻的、终生难忘的。

2.指导学生朗读,要让学生知道基本要求

(1)发音准确

朗读的最本质特征是靠声音表情达意。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首先,进行有效的正音。朗读课文要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zh、ch、sh”和后鼻音“ing、eng”“n、l”等。

其次,注意音变现象。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几个句子中“啊”的读音要分别变为yɑ(呀)、wɑ(哇)、nɑ(哪),读起来才流畅自然。对于音变现象,我们要注重过程指导,着重引导学生听老师范读,进行朗读比较,在语境中揣摩、体会,感受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2)读得流利

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

教师还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迸发的语感关系。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领会意境,理解意蕴,感受情理,在记忆中唤起已有的类似生活经验,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就是指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

训练边读边想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想事物的形象。诱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进行“还原”,想象文字描绘的情景,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2)想事情的逻辑。让学生想象课文写了什么,景、物、人有什么特点,作者怎么写出来的,等等,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就能使他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

(3)想联系。读书不能孤立地、死板地读,应该注重方方面面的联系,如前后课文的联系,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

4.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不良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

三、要及时进行朗读总结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析。评述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不要泛泛而谈,语气要温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评论相结合,放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师生通过讨论,共同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并有侧重地再范读,再练读,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评价语言,可從语音技巧、情态等方面来评价。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的意义,让朗读训练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语言文字语感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青铜葵花》选段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