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方法策略研究

2017-11-11 13:18高丽华
神州·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境初中生文本

高丽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读懂作者。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以看出阅读的重要作用。通过读书,可增长自己的见识,拓宽知识面,更好地辨别真伪。我国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予以锻炼,利用阅读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逐渐深入的新课程改革,使得包括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在内的多方均对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将其放在了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位置,广为运用。利用阅读教学训练,能够进一步延续与拓展课堂,让学生知识领域扩大,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

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可否认,初中语文中的很多阅读文本都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单凭教师的口授很难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而随着新课改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的不斷深入,多媒体已经走进课堂教学,教师应适当选择多媒体课件实施辅助教学,用生动、形象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吸引并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从而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春》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先为学生播放一两首赞美春天的歌曲,并同步展示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为学生创设直观的阅读情境。如此一来,初中生更容易进入课堂阅读教学情境,对课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内容时,可继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展示重点的字、词、句,让学生顺利抓住景物去品读课文,不仅读出感受,更读出情感,体会作者朱自清是怎样触景生情的,从而逐渐将作者的感悟内化成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有效培养了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朱自清及其笔下的“春”的感悟与认知,教学效果良好。

二、鼓励学生适度扩大阅读视野,涉猎课外美文,加大阅读量,进行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分析

能力的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是其阅读量积累量是没有限度的,是没有上限的。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大文学家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识尽了天下字。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积累,是吸收,是消化,是把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和必须方法。我们应该鼓励新生代学生放宽视野,不要做井底蛙、蜀地犬,在学好教材里面的课文之外,还要广泛涉猎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读物和文章。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读物,尤其要注意思想情趣方面的精细选择,要挑选出那些能激发学生正义感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特性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我们要将教材课文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期帮助学生学好现代文,学好语文,受益终身。

三、合理选择阅读模式,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阅读在本质上属于自主思维过程,强调读者从材料文本获取有效信息,并不断陶冶情操,是一种主动性较强的行为。所以,语文教师既要抓住阅读材料的根本内容,也要注重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授课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类型,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将“静态阅读”转变为“动态阅读”,以增强阅读教学的感召力和对初中生的吸引力。例如,在诗歌体裁上的阅读教学,语文老师应当让全班同学融入情感进行大声的朗读和吟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与真谛;对于故事性非常强的课文,可以采取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舞台剧、话剧等形式,将文章内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的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散文或记叙文体裁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和学校,在大自然中领略文章意境,领悟作者情感。同时,语文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现实景色与作者笔下景色之间的差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领悟能力。

四、结合语境,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在渭河垂钓得遇周文王,受周文王赏识重用,助周灭商;二是伊尹乘小舟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重用,助商灭夏。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原来在写作此诗时,李白受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抑郁苦闷下写了这首诗,此处用典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等机遇,自己未必没有,对于自己能受朝廷重用又再次充满了希望。联系语境,品味感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务必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每一个阅读教学环节都融入新型的教学理念,营造积极、活泼、自主的阅读氛围,让初中生放松身心,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境初中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