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海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学生主体性,这也就要求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多参与,互动教学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存在有一定时期了,其中一些互动形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教学,也不适合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因此现在“微互动”被提出,并在教学中被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笔者本文将要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互动”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互动”模式;构建
一、引言
“微互动”是现在有较好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广泛流行于各类人群的微信为媒介与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进行表达,而且表达的过程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现在教学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拿着手机登陆微信进行互动,但是却能将这种思想用在教学中,构建一种“微互动”的教学模式。
二、初中数学课堂“微互动”模式的构建
“微互动”的价值性已经被教师们所意识到,但该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特别理想的效果,其模式构建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的活跃性受到了一定的压制,因此教师在进行“微互动”的构建时,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来进行“微互动”模式的构建。
1、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
微信互動学生不会受到限制,将自己的想法意见都能在其中进行表达,那么在课堂“微互动”的构建上教师也需要这样去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小组形式进行“微互动”还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微互动”,如果学生选择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那么教师就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下去,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需要让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了解怎样应用勾股定理,同时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等等。教师首先为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并要求所有小组成员都要参与任务的完成,例如让所有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勾股定理的意义进行描述,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们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到描述的办法,这时笔者先行要求小组学生自己写出来自己想到的描述方法,当写完之后,再集体进行研究探讨方法的正确性,最终再把正确方法对笔者进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想到了多种方法,如直接在黑板上画出来,再比如用尺子进行拼接,还有的学生选择直接用语言进行表达。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小组成员间有的表达错了,其他学生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纠正,最终将答案呈现给笔者,笔者简单的对学生呈现出的方法进行总结,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这种互动方式与微信互动方式无异,微信互动中也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当有人说出这一个答案后,其它学生看到不对会及时与其进行沟通进行纠正,最后当学生们互动后,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总结,为学生理清思路,这不正与笔者构建的微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处么?
2、深化内涵的理解
初中数学知识已经存在较大的难度了,例如勾股定理,虽然其是以一个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其拓展的内容有很多,需要学生对其定理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将教学内容深入的掌握。当学生能将勾股定理进行准确的描述后,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去完成下一个学习目标,而按照教材内容下一步需要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三角形了。当教师提出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学生们又会积极的去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的小组成员,而小组成员们的讨论最终会得出“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满足a平方+b平方=c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结论。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教师可以邀请每一个学习小组派出一个代表,用一道例题的方式将自己小组得到的这个结论进行展示和验证。在这样的要求下,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们就会自发地进行例题的研究,而在学生们完成对例题的命题、运算、检验和演说的练习之后,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因为在这样的要求下,最终的例题演示过程实质上就变成了学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实际应用的应用效果的成果展示。教师几乎是不动声色地就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与微信互动一样,在提出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提出第二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小组互动与“微互动”存在相似之处,都是多个学生一起来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在不断的分享过程中还实现了所有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分析,也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微信群,教师是群主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在他的引领下进行相应的互动,进而将某一个问题解决,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微互动”的构建与真正的微信互动发挥着一样的价值。
三、“微互动”教学模式反思
“微互动”本身是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微信上进行互动的一种形式,但在教学中这种本身的互动模式是无法实现的,但教师可以通过延伸将这一模式以另一种形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微互动”这一理念同样达到实际“微互动”的教学效果,进而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微互动”模式笔者现在在教学中常会使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笔者对“微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还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来。“微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多关注教学效果,不要过于重视这种教学模式,使其价值性发挥的更大。
四、总结
我国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创新,教师需要不断的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思想与现代教学进行融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在所有教学课堂上都适用,也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能应用于教学课堂,笔者认为如何进行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有效的接受,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成功的。目前“微互动”教学模式尚未成熟,还需要教师们继续对该模式进行合理的构建,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理论指导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王惠.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2]“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黄慧群.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
[3]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互动性[J].李家英.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交互行为模型与评测指标研究与实践[J].叶新东,夏一飞.现代教育技术.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