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11 23:23明亮习霞
科技视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PBL教学法教学模式

明亮 习霞

【摘 要】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医用化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用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0 引言

为了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008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该标准现已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监控以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南通大学已于2016年4月系统组织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认证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1]。医用化学作为标准课程计划中必须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迈入大学课堂所接触到的第一批课程之一,不但是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高专业能力的基石,而且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乃至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应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承担更多的职责。始于1969年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现已成为当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之一。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改变了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注重学生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2]。一直以来,医用化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这显然与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严重背离。因此,近几年我们尝试将PBL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医用化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研究探讨了其在医用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PBL教学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1 教学内容的选择及问题的设计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能否取得成功。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挑选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现实意义,能实现各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并且遵循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的设计原则。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教师可以使教学进程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情境展开,有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教学中我们选取教材中与医学联系比较紧密的部分章节,比如溶液的渗透压力、对映异构等来应用PBL教学模式。例如在对映异构的PBL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历史上著名的“反应停”事件到底是什么回事?②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在实际应用上的重要意义。③对映异构体理化性质上及生物活性上的差异。④产生对映异构的原因。⑤对映异构体结构上的特征。这些问题的设计由浅到深,贴近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章节教学内容。

1.2 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组长负责具体分工并最终整合各成员所获取的信息。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通过网络、书籍、文献资料等去收集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多次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后组长负责将各成员的资料及答案汇总,制作汇报用的课件,形成本组的讨论结果。经过实践发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维会变得活跃,潜能也会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学生的学习会变得主动。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同时学习小组相助合作也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接下來按照预定教学计划,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首先由各小组组长陈述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指出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者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整个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对全局做好把控,一旦讨论偏离主题,要适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同时教师可适时参与讨论,充当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3 教师归纳总结

在开展PBL研讨式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并加以总结点评,同时对学生课堂讨论中暴露出的难点问题和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并补充学生遗漏忽略的知识点,还可融入一些相关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进展,进一步丰富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探讨的问题的掌握和认知,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2 在医用化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讨论及体会

目前,PBL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院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之一。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它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是主动进行学习思考,所以思维得到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医学院校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PBL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主,以PBL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成为高水平医学人才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同时注重对学生医学人文的教育,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与病患沟通的技巧。

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研讨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要做好把控与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扎实地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广博的学术视野,对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开展PBL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素质。当前医用化学的授课教师一般都毕业于化学专业,很少有医学教育背景,这势必会影响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医用化学的授课教师一方面必须重视自身医学知识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以此来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医用化学的授课教师基本上都为高级职称,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学历进修,目前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与生物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且多人在学校讲课竞赛中获奖,真正做到教学科研双提升。

实践证明,PBL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将其应用到医用化学的教学中,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比如PBL教学法耗时较多,但囿于学时限制,不能全面展开;不少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效果受影响;少数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容易从PBL教学模式中游离出来;学生人数过多,师资不足,导致师生交流沟通不充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由于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需要电脑、网络及资料室等硬件,对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因此,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把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科学结合起来,让两者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逐步进行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锡林,廖力夫,林英武,赵玉宝,袁亚莉,周昕,王平,王晓娟,刘文娟.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基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14-717.

[2]李崇奇,张晨岭.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0(5):22-25.

[3]李京蔓.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问题的设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0):2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PBL教学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