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神奇,不仅表现在其变化万千,更表现在她的井然有序;不仅表现在其令人神往,更表现在她的促人深思。你看,春的温和,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冬的苦寒,让人领略到了世间的多种温度;春的萌发,夏的繁茂,秋的成熟,冬的积蓄,让人体悟到了人生的浮沉变化……大音希声,大自然以季节的轮转、气温的炎凉、草木的荣枯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哲理、生命的本质。让我们循着季节的脚步,静心体悟大自然给我们的晶莹的暗示吧!
午饭过后,走在骄阳下,瞬间便感到了盛夏的炽热。但一走进浓郁的树阴,便觉得凉风习习,沁人肺腑。看,夏季的树,是那样郁郁葱葱,盛大而张扬,舒展的树冠努力向四周伸展着臂膀,形成了一片片浓郁的树阴。环教学楼的甬路两边,繁茂的树冠舒展得几乎抄起了手,形成一支华盖遮蔽了整个甬路。哦,好一派苍翠的绿、盛气凌人的绿!
远远望去,所有的绿都凝成深色,给人一种成熟的味道,稳重,葱郁,舒展,茂盛,还略带着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成年的绿就是如此盛大,就像成年人,威武,壮实,有力,能撑起整个世界。哦,夏天的树木生命力是多么旺盛!我们这些成年人不正应如此吗?用自己坚实的臂膀、强壮的生命,撑起家庭的天空,构建社会的大厦,为家庭、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之道便是人之道。观看自然,领悟做人之道,乃思者之获。
——周围《夏之思》
点赞理由
这段文字抓住了夏日之景的重要特征——“绿”。着力描绘,写出了这满眼“绿”的稳重、葱郁、舒展、茂盛和咄咄逼人。然后由这种透着成熟的“绿”感悟到了夏日树木生命力的旺盛,进而由眼前这一棵棵参天大树,联想到成熟、稳重的成年人,他们就像一株株大树肩负着支撑和建设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庄严使命!文章联想自然,比喻精当。文末“自然之道便是人之道。观看自然,领悟做人之道,乃思者之获”一句很有深度,颇耐咀嚼。
几番风雨过后,春天就披着一件嫩绿的衣裙悄然归来了。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发,枝头的花接连不断地开:桃花妖娆,瓣瓣都是薄命的红颜;梨花是暗恋红颜的多情公子,在红颜老去后着一身素服前来祭奠;被贬谪的梧桐花虽然历经了磨难,但依然披一件贵族的紫衣默视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既没有多少欢乐也没有多少忧伤……禁锢了一冬的柳絮又开始出来顽皮了,它们乘着风的秋千四处游荡……这些生生不息的精灵,是岁月伸向我们的手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没日没夜地劳碌,我们日复一日地四处奔波,整日里被瑣事纠缠着。这些平淡的琐事牢牢地牵绊着我们的目光,我们都成了琐事的囚徒,从没想到要把自己解救出来。于是,岁月伸出了这双满含深情的手来解救我们。
——宋世海《春之思》
点赞理由
这段描写春天的文字不仅以传神的语言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百花争艳的美景,更宕开一笔写出了为名利困扰而辜负美好春光的得不偿失。有所见,更有所思,很见深度。写景时,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将春花写得活灵活现、动人心魄。每朵花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令人流连。下文的议论,将对春光的描写转移到人生感悟上,正因为有了上文的铺垫和蓄势,下文的议论才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蕴藉,而又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飒飒秋风起。一片树叶,轻轻地地飘落在我翻开的书页上。树说,这是失去。风说,这是赠予。叶说,这是奉献。我说,这是思考,因为秋蕴含着一个生命的哲理。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萧条、荒凉的——这是别人眼中的秋。
秋,是生命的转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这是我眼中的秋。
一切在春天撒播下的希望之种,都会在秋天结出应有的果实。秋天是美好的,它给人们带来丰收,带来喜悦,带来欢笑……秋天的果实对于春天的花朵来说是一种圆满!
秋是一种收获,但也预示着生命的终结;秋天在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悄悄给人们带来一片凄清的灰白;秋天的落叶对于春天的芬芳来说,还是一种终结。秋天,不免让人感到生命的璀璨与枯萎竟会如此紧密连接!
但是别忘了,在我们的收获中,就有来年春天将要播下的种子;而那片片落叶,正是为了呵护来年将要诞生的新的生命!
秋,是生命的转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
——知暮《秋之思》
点赞理由
这段文字一反绝大多数文人骚客见秋生悲的习惯,而是抓住了秋天最重要的特征——承上启下来写,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点明秋在一年四季中的重要意义。秋季既要收获春天播种、夏日呵护的成果,又是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它正是新旧生命的转折。所以秋天既是旧的结束,更是新的开始。这段文字妙在它的立意,而这正是“思”的结果。
冬,是纯粹的。一场雪后,千里纯洁,天地同色。树们穿上了婚纱,互相打量着;孩子们嬉闹着推着雪球,雪球越来越大。谁都在盼望着下一个惊奇,下一个惊奇是什么?
冬,是审美的。素裹炊烟飘,谁家挂着几串红红的灯笼,红成了一首怀乡的曲,在照片里、在故事里、在思念里宁静着,美丽着。安静的鲜活,飞翔的灵动。
冬,是温暖的。火烤起来,那温暖就开始悄悄蔓延,从手到脸到内心。一条火红的围巾在旷野里成为一个风景,在一篇文章里成为最炫目的一段。
冬,是畅意的。仨俩知己推柴门而入,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笑着,一边四下张望着。炉子上冒着香气,一个人背对大家,他说:哥们儿,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阿平《冬之思》
点赞理由
这段对冬天的描写活画出冬季降临时欢悦灵动、沁人心脾的美好。作者不局限于对静景的描绘,而是加进了人类的活动——孩子们的嬉闹、姑娘们的倩影、朋友们的聚会、农家的陈设……将人们心目中荒凉冷寂的冬天写得生机勃勃,令人神往心驰。
在《桥之美》中,吴冠中用了这样的两幅画来描写江南水乡的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点赞理由
第一句中,密不透风的芦苇中显现一座石桥,这是视觉;用“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的心理感受来表现;第二句中,桥身和水波的协调是视觉感受,用“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的听觉感受来表现。两处都用了通感,当然就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活泼新奇了。
经典的通感手法句子还有: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 《春》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链接视界: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明明是这一种感觉(比如视觉),却用表示另外一种的词语(比如听觉)来体现,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不是哪一个人想出来的,也不只是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人们在生活中早就有了这样的感受,因此用得十分普遍、自然。譬如“热闹”“冷静”“响亮”“酸臭”等,无一不是用了通感的词语。
通感看起来好像比喻,其实区别很大。比喻是借助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通感是根据事物的相通性。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可以看作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表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