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弟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三医院麻醉科,山西 大同 037017)
・临床交流・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比较
赵建弟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三医院麻醉科,山西 大同 037017)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应用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需用椎管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N),对照组给与连续硬膜外麻醉(EA),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椎管内麻醉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法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特别是对行下肢手术以及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来说可以显著减轻手术刺激对患者引起的应激反应,因此和全身麻醉相比容易被患者所接受[1],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0例,女30例,患者120例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47例,女13例,平均体重(63.5±10.2)kg,平均年龄(45.2±6.1)岁,ASAI~II级,观察组中男43例,女17例,平均体重(63.1±9.8)kg,平均年龄(45.6±6.4)岁,ASAI~II级,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以及ASA等级等均没有较大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ASA分级,年龄及体重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BP)、心电图(ECG)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前0.5 h给患者肌肉注射50 mg哌替啶和0.5~1.0 mg阿托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18号穿刺针对T12~13间隙进行穿刺,先给2%的利多卡因局麻,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将硬膜外导管偏向头侧置入3.0~3.5 cm,然后注入4 mL的2%利多卡因,观察患者若没有将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内可经导管将8~15 mL的(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1:1))注入到硬膜外腔。采用针刺法间隔5 min对麻醉平面(T8~L5)进行判断,绝对平面的判断标准为患者痛觉消失。观察组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为L2,3或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用25G腰麻针行穿刺,针尖到达蛛网膜下腔后将针芯抽出目的是使脑脊液流出,给患者注入8~15 mg布比卡因,将硬膜外导管偏向头侧置入3.0~3.5 cm,调节麻醉平面在T8以下。固定导管,取患者平卧位,采用针刺法对阻滞范围进行测定,给药10 min后,若阻滞平面在T10以下则注入4~6 mL利多卡因,直到其达到手术要求的范围。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无痛为0分,最痛为10分,(见表2)。观察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见表3)
表2 术中60、120 VAS评分(±s)
表2 术中60、120 VAS评分(±s)
组别例数术中(分钟)60120 CSEA组601.21±0.261.26±0.16 EA组601.23±0.311.27±0.38 T 0.2070.102 P>0.50>0.50
表3 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观察组麻醉效果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同时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麻醉效果得以改善,但操作技术水平增高,并发症相对增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理解为“腰麻基础上的硬膜外阻滞”[2]。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问题远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多,原因也复杂。
采用EA可以采用从颌下至足部任何脊神经的阻滞,可以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的穿刺点,可控性强,对循环扰乱的程度比蛛网膜下腔阻滞为轻,发生过程也比较缓慢,使循环系统有较充裕的代偿时间[3]。同时术后镇痛的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且并发症少。对于CSEN对脊髓造成的损伤可以通过对麻醉平面的良好掌握以及高水平的临床经验避免。麻醉平面过低会影响麻醉效果,过高对造成低血压、呼吸不畅。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硬膜外腔药物剂量对患者血压以及全脊麻的风险性[4-5]。因此,在应用椎管内麻醉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法。
[1] 尚若静,徐建国,椎管内麻醉的脊神经并发症及防治.临床麻醉学杂志[J],2007,23:439-440.
[2] 王明山,罗爱龙.腰一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J]2002,23(3):161-162.
[3] 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43.
[4] 徐 艳.吗啡硬膜外镇痛致重度呼吸抑制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3):161.
[5] 翟 东,李宜淮.负荷剂量再机械泵在硬膜外镇痛中药使用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5):317.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56.10900.0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