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强
(徐州市矿山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刘正强
(徐州市矿山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目的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平均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病症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治疗程度较高。
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较快,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1]。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发病期间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从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中针对不稳定心绞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为探究上述两种药物的具体疗效,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就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参考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临床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93例中,男性52例,女性41例,患者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61.03±5.42)岁;对照组93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9例,患者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61.82±5.6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关于不稳定心绞痛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于我院进行复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患有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且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排除对本次所使用治疗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排除严重心脏病与精神病患者。
两组在治疗前均接受卧床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与降低心肌耗氧等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采用硝酸脂类药物与他汀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对照组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后选择阿司匹林进一步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30)每次取量200mg,1次/d,在连续治疗3d后观察患者临床情况,若患者病症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则降低用药剂量至每天100mg,连续治疗4w。
观察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方式与对照组无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25mg×20)每次取量100mg,1次/d,在连续治疗3d后观察患者临床情况,若患者病症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则降低用药剂量至每天75mg,连续治疗4w。
经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将两组临床表现设定为3个疗效评价标准: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测下ST-T段复常为显效;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测ST-T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为有效;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心电图检测下ST-T段与治疗前无差异或改善不明显为无效。
将本次研究所得两组临床疗效对应数据与心绞痛症状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出现的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值对两组间差异进行检验。使用(%)表示两组间数据率的差异,将χ2作为两组间对比检验标准,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心绞痛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心绞痛情况对比(±s)
组别 n 发作频率(次/d) 持续时间(min/次)观察组对照组93 93 t P 1.38±0.52 2.71±0.74 14.181 0.000 5.12±2.53 11.59±4.05 13.066 0.000
近年来,随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也随之增多。社会中关于不稳定心绞痛突然发病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据相关研究表示,不稳定心绞痛发病原因主要为灰白色闭合性血栓形成为主,因此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与防止闭合性血栓形成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目前临床中针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仍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对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产生抑制作用,并阻止血小板发生花生四烯酸向血酸素A2的转变作用,一定程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对血管的损伤,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而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拮抗类药物,可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从而阻碍了血小板膜释放出蛋白ⅡB,间接阻止了血小板出现聚集情况[3]。通过上述两组药物的联合应用,能从多个途径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该病的猝死发生率与心肌梗死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钱福东[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病症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治疗效果较好。
[1] 王锋雷,郭颖慧.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J].中国药业,2011,20(13):60-61.
[2] 周挥信.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52-53.
[3] 马书红,陈冬梅.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9):3-5.
[4] 钱福东.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6):659-660.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LIU Zheng-qiang
(Xuzhou Mining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006)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186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on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bisulfate and aspirin.Results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verage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and attack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clopidogrel bisulfate and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ngina pectoris, reduce the onset time and frequency of symptoms, and the degree of treatment is high.
Clopidogrel bisulfate; Aspir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efficacy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