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晚节”观念及其意义

2017-11-10 14:18陈昌茂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0期
关键词:荣誉感孔子意义

陈昌茂

摘要:在孔子的生涯发展教育中,将61--70岁期间设定为“贡献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把自身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实现“老有所为”;另一方面,用仁爱之心坚守晚节,实现“老有所依”。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提出“社会年龄”阶段的晚节问题。孔子用“岁寒松柏”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不趋炎附势、不媚时悦俗、能保持晚节的审美人格形象。“坚守晚节”作为孔子开创的人生美学的核心概念,通过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观念。

关键词:孔子;晚节;荣誉感;意义

我国古代称60岁为"花甲之年",因为孔子有“六十而耳顺”,也叫"耳顺之年"。亚太地区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也以60岁以上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但是人有“未老先衰”和“老当益壮”的现象。老年人除了共同的自然年齡外,有的人还有“社会年龄”阶段:生命力的旺盛,能够继续为社会工作。孔子把“老龄”中的61---70岁阶段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的“社会年龄”阶段,提出要特别重视此一阶段的晚节问题,开启了中国文化“坚守晚节”的审美人生观。

一、什么是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晚节”

(一)“岁寒松柏”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是一个老师,他不能不面对学生提出来的如何面对老年生活的问题。同时,孔子是一个长寿者,对老年生活有切身的体会。对现象的观察和自己的体验,孔子对人的老年问题,有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必须坚守晚年的节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孔子对人生晚年(轻老年)精神与形象的审美描述。我们的这一判断是有依据的。

宋·杨万里《清虚子此君轩赋》:"愿坚晚节于岁寒。"就是诗词的“用典”,就是出自"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宋·韩琦在《九月水阁》中,用菊花作为晚节的形象。他写道:“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清·许廷荣在《白菊》中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赞扬白菊花保持了洁白无暇的晚节。清·孙星衍《月季花》“已共寒梅留晚节,也随桃李斗浓葩。”更是理解了人的“社会年龄”:月季花既与桃李争奇斗妍迎接春天,又同梅花共度岁寒保留晚节,更符合孔子的真意。

人的一生如四季,少年时代似春天,生机勃勃;青年时代似夏天,热情似火;中年时期似秋天,是收获季节;老年时代似冬天,显得冷清沉寂。孔子是今天的山东人,他所周游的列国也在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他没有到过南方。冬季,由于天气转冷,在这些地区植物落叶,鸟儿南飞,动物冬眠,大地显得沉寂和冷清。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松柏更显得挺拔、不落。孔子用松柏的坚韧,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改变初心的精神,象征人的晚节品格。

孔子用“岁寒松柏”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保持晚节的审美人格形象。

(二)“仁者不忧”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老有所依”体现为“依于仁”61----70岁期间,“忧”与“不忧”成为生涯发展的主要矛盾。“岁寒”,象征人的身体状况,器官逐渐老化,记忆、视觉、听觉、味觉都慢慢显示出来,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

什么是忧?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忧愁,忧烦,忧愤,忧患,忧惶,忧惧,忧苦,忧劳,忧虑,忧闷,忧戚,忧伤,忧思,忧心,忧悒,最严重的是忧郁症: 以极度意气消沉、身体不适、懒言少语以及常有幻觉和妄想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症。

什么是“不忧”?仁者不忧,不是“没有忧”,而是仁者能够用爱心抵抗忧。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饱受羞辱。 有人告诉子贡说,你的老师是不是这个人:“其颡似尧,其项类似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站在黄河岸边,说:“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与其此命也乎。”但是,当弟子露出失望的神色和懊悔时,孔子“任旧讲诵弦歌不衰”。孔子67岁时,妻子死了,70岁时,儿子死了,晚年冷落、寂寞、凄凉。但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鞠躬尽瘁

老有所为体现为贡献。贡献意为进奉或赠与。贡献化就是指把自身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获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荣誉感。

“贡献性”的事情,不要报酬,对于个人和社会,可能都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第三者来说,可能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要鞠躬尽瘁。

“什么是鞠躬?“鞠躬”起源于商朝的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什么是尽瘁?竭尽心力,不辞劳苦。《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鞠躬尽瘁就是用礼仪、心力作为力量,亲历亲为地来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某一件事情。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韦编三绝。”

从理论上说,治国理政、社会管理、人生构建、都非鞠躬尽瘁不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来说,鞠躬尽瘁,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要求。只不过,此一阶段的“人事”是贡献性的事情,鞠躬尽瘁就显得格外重要罢了。

二、人如何达到生涯发展中的“晚节”

(一)寻声“响应”

此一阶段“生命力效应”进入了响应性时期。响应,原指回声相应。汉 边让 《章华赋》:“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

什么是身体的响应性?就是“寻声响应”:对于社会变化的信息作出赞同、支持、追随等方面的应对。对外在信息特别敏感,即使与他无关,他都认为有关,他都要响应。

(二)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所统计,《论语》中有75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

身体到了60岁以后,身体的物质性体现为“火”。从五行来说,“火主礼”。所以,此一阶段人事要求:“克己复礼”。礼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2)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3)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內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礼曲实践中证明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克己复礼要坚持一下原则:

一是“尊重”的原则。老了,而且已经不在位,不是履行职责,而是贡献力量,所以,尊重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又要保持自尊;二是“遵守”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能因为我们是老同志、老领导,就自以为是,以长辈身份来压人,要处处真诚友善,谦虚随和。三是“适度”原则: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四“自律”原则:自己先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三)贵在躬行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

躬,躬是形声兼会意字,躬的本意指身体,多指自身,有亲自、弯下身子的意思。躬行,就是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后来,诸葛亮概括为“鞠躬尽瘁”。

“躬行”与“践行”二者的区别在于:践行,履行、担当、完成事先约定的事情。躬行,强调亲历亲为,强调克己复礼,强调鞠躬尽瘁。

晚节=躬行+贡献+响应

对于人的身体来说,60岁为“火”,61--70期间,看得见点点火光,以其微小、平凡、纯净闪耀于天地间,经过火光照射的大地,会留下永恒的光亮。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总离不开薪火相传,在代际传递中,贡献性的火光愈显示出独特价值。

三、孔子生涯发展教育“晚节”观念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孔子坚守晚节的观念在历史中一直产生影响,使得“老有所为”的外延极为广泛。如外出旅游;如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如“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季羡林提出“老年十忌”,如忌“说话太多”,忌“倚老卖老”;忌“愤世嫉俗”等等。

(二)文化意义

孔子“坚守晚节”的教诲,经过历史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观念。有文献为证:

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鲁迅《华盖集·牺牲谟》:"因为一个人最紧要的是'晚节',一不小心,可就前功尽弃了!"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代,在政治领域里的存在所谓"59岁现象",又称"最后捞一把"现象,即官员退休前加速贪污受贿的现象。其实,这些人并不真正需要钱,贪污受贿来的钱往往没有用出去,最后成为量刑的依据,好不悲哀。这是真正的“老无所依”现象,这些人虽然官当得越来越大,内心却越来越空虚,找不到精神皈依。弘扬孔子坚守晚节的人生观念,让他们“老有所依------依于仁”,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所谓"59岁现象"。

(作者单位:青岛滨海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荣誉感孔子意义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浅谈班级集体建设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