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苹
摘要:高适、岑参,同为盛唐诗人,又都以写边陲地区汉族军民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边塞诗而流芳百世,被人并称为“高岑”①他们诗作中具有报国立功的追求,怀抱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悲壮慷慨的风格。然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两位伟大的边塞诗人亦是如此,下面就二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适;岑参;边塞诗
个人的性格特征、气质风度、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差异造成二人诗风的不同特点:内容方面,高诗悲壮而沉郁苍凉,岑诗悲壮而昂扬豪迈;风格方面,高诗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擅长描绘寓情于景;语言方面,高诗语言沉实质朴,岑诗用语峻逸奇丽。而无论二人的共性和个性都表现了唐民族独有的时代特征,具有亘古不变的艺术魅力。
一、唐代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國力强盛,战事频繁
初盛唐时期(公元755年之前),唐王朝疆土辽阔,国运昌达,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空前高涨。据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卷”中,唐朝的版图北至今贝加尔湖,西至咸海,南达交趾,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辽阔的国土,漫长的边界线,再加上唐王朝对外交流频繁,边境上的摩擦断然不少,并且这一时期的边境战争大多是正义性的、防御性的,边塞诗便有了肥沃的创作土壤。
(二)文人崇尚武功赴边建功
开放的朝代孕育出了具有开阔视野的一批士人,他们渴望“从军报国”,凭借军功来“蹑级进身”,特别是均处于没落家境中的高适和岑参,赶赴边疆简直就是他们的一条终南捷径。
(三)有悠久的边塞诗传统
边塞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采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汉魏乐府时期的《饮马长城窟行》、《白马篇》是其初步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木兰辞》更是为边塞诗注入了新鲜的气息,抒写了北国风光与巾帼英气,得到进一步发展;初唐时期,“四杰”与陈子昂理论上反齐梁形式主义诗风,更是积极进行创作,“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②”。在此悠久的边塞诗传统之上,高岑的诗歌创作可谓“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四)统治者的推崇作用
唐统治者,因自身血统③的原因,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尊华鄙夷的态度,而是视华夷如一,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④太宗早年受的教育更是“侧重武术,尤重骑射”。⑤皇家崇武,民族观念的改变,使得不少文人发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时代之音。
二、高岑诗歌创作的共同之处
(一)有边塞生活体验
二人都曾多次出塞,高适从军河西,岑参往来陈右,边塞生活的经历便是他们创作的基础了。
(二)边塞诗的主格调
悲壮元人辛文房说高、岑诗“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谈到二人的“风骨”那便是悲壮了: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简明概括:“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明人胡应麟也说:“高、岑悲壮为宗。”⑥就二人诗歌来说,处于边塞,条件艰苦、远赴他乡、生死难料是其“悲”,而无论外部环境怎样不利,诗人的诗歌中总是自然流露着一股自信与乐观精神,则是其“壮”,“悲壮”的格调远不同于等人的边塞诗创作,所以高岑的诗歌创作正是盛唐之音的回响。
(三)相似的生活经历
第一,他们是没落家族,试图走科举的路子,却屡试不第,尝尽人情冷暖,品尽苦辣心甘,胸中难免郁结不平之气。
第二,他们心怀理想,积极入世,却在仕进道路上屡经挫折,但不甘平庸。
第三,都有边塞立功之志,曾周旋于幕府,从军边疆,亲自体验过豪壮、艰苦的军旅生活。所有这些自然不能不在他们的诗歌上留下标记,表现出‘悲壮的特色。”(《高适岑参诗选·前言》)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旧唐书·高适传》称其:“有唐以来,诗之达者,唯适而已”,的确,高适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艰,以安危为己任。”⑦
岑参(约715-770年),出生于没落官僚家庭,他自幼遍读经史。在入长安不第后,他选择出塞,从此走上了边塞之路。《唐才子传》说他“尤工缀文”,《河岳英灵集》也说他“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确,岑参一直是以“奇瑰”传世的诗人。
三、高岑诗的不同之处
(一)内容:政论高手与风情画家
高适作为诗人,位及封侯,的确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而诗以言志,他的诗作是他“政论高手”的一个应证:《燕歌行》中一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批判边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塞上》中他以“边城满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表达对边事的担忧;《蓟门五首》中对“士卒厌糟糠,降虏饱衣食。”现象的质疑和愤慨……岑参的边塞诗则对边塞风习进行了描写:“混炙犁牛烹野驼”的粗豪的饮食方式、“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的军营环境、“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的将军幕府、“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的歌舞宴会、“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的民族融合……
(二)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高诗富有深沉浑厚的现实主义气息,岑诗饶有豪放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正如清人王士祯语云:“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⑧
(三)写作手法
高适叙议结合,直抒胸臆。岑参长于描写、融情于景。元代的陈绎曾在《诗谱》这样说道:“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取景。”以二人的代表作《燕歌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燕歌行》24句共分3段,前八句写出师,中八句写战斗,后八句写征人。
(四)修辞
高诗雄浑质朴,笔势豪健;岑诗想象丰富,热情奔放、善用夸张。岑参的名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极力夸张,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反应出了军队在莽莽沙海、冯风吼冰冻的夜晚行军的骠勇。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瑰丽想象,冲淡了边塞八月飘雪的乡思情怀中的伤感。
(五)诗歌形式
高适五言为主,岑参七言为主。高适的诗多以五言为主,七言诗甚至不足于20%;岑参的诗虽然也多有五言,但七言诗的比例显著增加,且就边塞诗来说,岑参的杰出诗篇,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几乎全都是七言⑨。
(六)诗歌比较
从边塞诗的广度来说,岑参略胜一筹,而从反映深远来说,高适则棋高一着。的确,高适的边塞诗以政论见长,长于思想的深刻性。而岑参则是相对以形式取胜,他的边塞诗,内容涵盖了边塞的自然与人文风光,火山云、飞沙走石。
(七)诗歌传承
高诗汉魏特点明显,岑诗多熔铸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例如杜甫曾说高适“方驾曹刘不啻过”(《奉寄高长侍》),说岑参“谢眺每篇堪讽诵”(《寄岑嘉州》);且胡应麟说:“高黯淡之内,古意尤存;岑英发之中,唐体大著。”(《诗薮·卷二》)王士桢说:“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⑩其中,“曹”指曹植,“刘”代刘桢,同为汉魏时代“建安风骨”的代表诗人,而小谢——谢朓则是“永明体”的开创者之一,高岑接受的文化遗产可见不同。
综上所述,高适是边塞诗中的政论高手,而岑参则是一位风情画家;高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高诗质朴,岑诗奇壮;高适诗主要是现实主义倾向,岑参诗主要是浪漫主义倾向;高适以古体五言为主,岑参多七言近体诗;高适主要运用夹叙夹议的、直抒胸臆的赋法,岑参主要运用奇特想象、融情于景的描写……高适和岑参就像魔方的两面,同属边塞诗人,却有各自不同的颜色。
注释: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 1979年版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②陈熙晋:《骆临海集笔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③陈寅洛《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手写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上篇:统治阶级氏族及其升降 第1页“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给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 第1582页。
⑤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88页。
⑥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⑦《旧唐书·高适传》中华书局 1975年版 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⑧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
⑨苏亮:《盛唐之音的绝响·略说高适·岑参边塞诗》(百度文库)
⑩王世贞著,陆洁栋等注:《艺苑卮言》凤凰出版社 2009年版 卷四 第55页
参考文献:
[1]孙钦善等选注.高适岑参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慷慨激昂豪放悲壮——高适、岑参边塞诗奏响盛唐之音.
(作者單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