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大学生掉入“毕业即失业”怪圈。大学生之所以不能有序有效的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经验问题,或者说社会实践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加强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社团 大学生 就业创业 作用
高校社团,也叫做高校社团或大学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建立在他们的兴趣、特长及爱好的基础上,遵循自愿原则组建而成的,并根据一定要求和程序,经过院校的批准而建立的非正式大学生群体组织。高校社团具有一定自由性、多样性、公益性及开放性等特性,已成为我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载体,对大学生的提升、创新及自身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一、高校社团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作用
(一)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高校社团活动有利于改善学生成长环境,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能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技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社团成员在与外界的接触中,积累社会经验,结识社会关系,在结构框架下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社团活动中予以演化和运用,用实践的过程提升就业竞争实力,以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精神创业意识
高校社团作为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品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相对优势。社团的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自觉维护,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惯例、团队协作、传统、伦理、道德等职业精神规范的内涵,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对职业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促进职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类和科技类社团相对专一的发展路径和相对丰富的活动,助力创业教育和实践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价值观在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方向胜的作用,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澄清,社团活动作为思想引领教育平台和行动实践的过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通过参与或者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更直接更深层地审视和检验自己的职业祛码,从而进行更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高校社团活动面临的现状问题
一是社团管理者选拔不科学。社团活动的管理者都是从各個专业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传统的选拔理念是社团活动的负责人专业课成绩必须很优秀,或管理理论非常成熟。然而,在实际的社团活动中,这一社团选拔方式很容易激化社团的内部矛盾,不利于社团氛围的形成。二是尽管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但社团成员打卡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大学生进入校园需要适应期,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内部人员的配合,但大部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团活动需要人员参与时,很多社团成员都出现了迟到早退的现象。后来社团活动改进,采用了社团成员的打卡记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且审核制度和成员淘汰名单相关联。社团活动策划部策划方案,能够吸引成员参与,能够帮助社团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责任意识,这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业。三是社团内部配合协调。社团经费的支出多半都是依靠学校经费的省批或者是校外赞助,这需要社团的外联部协调,一旦策划部和文秘部举办活动的相关材料提交不及时,或者整理数据失误,就会导致学校审核结果失败。社团各个部门的协调考验锻炼了相关活动负责人的协调能力,能够为其今后的社会工作积累经验。四是社团与外界的交流加强,社团活动呈现模式化、规模化。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和外界相互沟通,比如学校之间的联谊需要相关人员和校外人员协商,得出合理的策划方案。这个考验的是活动策划者的综合性思维和负责人的随机应变能力。此外,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多半采用固有模式,或者在固有模式上有所删减,呈现出模式化、规范化的特点。正式化的概念融入大学生的观念中,利于大学生接受社会中的企业制度,培养学生的制度意识。
三、高校社团建设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
创业社团在各高校都有建立,但是普遍存在社团组织形式不够健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业社团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创业项目评价标准尤为重要。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合作能力
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企业用人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缺乏。而高校创业社团的建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团队合作的创业平台,让大学生在团队创业、团队合作中切身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合作能力的作用,同时社团活动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创造了各种合作交流、沟通的机会。
(三)建立服务机制,树立品牌,助力社团在就业创业中发挥作用
高校社团要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发挥作用。从学校层面,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路,在目标、结构、规模、运行及帮扶等方面向服务就业创业倾斜,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政策保证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指导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及创新激励机制等,促进长效发展。加强就业创业相关类社团走品牌激励的路线,依靠“品牌”的力量在竞争中完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拓展社团服务就业创业渠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内实践平台以开展主题活动、专项竞赛、实践演习等为主,着重营造广泛参考的氛围和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校外实践平台与企业、政府、公益服务机构合作,以开展实习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合作,加强互动关系为主,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着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社会经济建设对于人才而言,实践操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创业社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转换成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创业活动中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社团建设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品德、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和兴趣,锻炼并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积极做好高校创业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职业的科学规划,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得他们在竞争激励的就业环境下获得理想的工作,最终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