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人假设视角下的员工培训探析

2017-11-10 19:29张丽娜
商情 2017年32期
关键词:员工培训企业

张丽娜

【摘要】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员工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他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资源,其思想感情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故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缺失,同样也不能完全同一化。下文中,笔者将依据复杂人假设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增强企业培训的作用。

【关键词】复杂人假设 员工培训 企业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为了满足业务开展和人才培育的需求,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和培养活动。它可以促进员工知识的更新、技能的开拓和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的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可以说,在现在社会,谁拥有最多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于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各个企业都想尽办法去提升自己员工的各项素质,加大培训的力度。但是,培训的结果却并不理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轻员工素质的培训、员工应付培训、员工参加的培训并不是自己期望的培训等。最终造成的局面就是,各个管理人员认为培训成本和效益不对等,减低了培训的投资;想要参加培训的员工不能参加培训,不想要参加培训的员工却必须参加培训,进一步削弱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笔者下面将依据复杂人假设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中出现的培训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如下:员工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思想和情感是复杂的,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员工的需求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故无论是经济人假设还是社会人假设,都并不完全适应于所有人。人的本性是复杂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既有唯利是图追逐利益的一面,也有追求社会责任实现自身最大化的一面,所以企业在真正的管理中,使用单一的经济人假设或社会人假设都是不合理的,应该从人本身的复杂性出发,进行弹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属于管理中的一个部分,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仅是一种人力投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故员工本身的情感思想都具有复杂性,并且员工在公司所处的岗位和职位不同,其对公司的培训需求就会不同,其对待问题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也是不相同的。于是,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对员工进行弹性培训。

其次,依据复杂人假设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管理人员重技能培训轻素质培训。这种现象是我们国家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是必要的,可以使员工快速掌握必备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快速的产生效益。但是,对于员工的素质培训,比如员工的文化知识、语言、思想、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觉悟等,关注的较少,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认为这种培训的投入是不必要的。管理人员的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沒有充分认识到员工素质对于企业形象、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中的作用。员工素质对于员工工作思想、工作行为的影响是隐形的而非显性的,素质高的员工,因为个人需求层次较高,在较高层次需求的情况下,自我实现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其自我约束力就更强,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管理人员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管理人员的培训意识稍显淡薄。很多企业都是觉得有必要的时候才进行培训,并没有从战略上事先做好培训工作。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员工能正常开展工作,培训与否都不重要,甚至为了省下培训费用,而不做专门的培训。管理人员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人的复杂性的一种表现,想要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又不想投入成本,想要公司发展壮大,但是,又不想提前为公司的发展做准备。这种现象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甚至会给其它部门的工作带来障碍。例如:在笔者做调查研究的A公司,其属于一个中型企业,员工人数有1500人左右,由于公司属于老板是苦出身,经过艰苦的努力才成就了目前的成绩,但是,自身的管理知识比较匮乏,公司内部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事系统中。经常出现部门要人的时候,HR部门才会去招人,部门需要某项技能的时候,公司才会组织培训等,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招人过去仓促,也没有后备人员能够暂时解其它部门的燃眉之急,于是,导致需要人部门业务滞后,丧失了最佳时机等。诸如此类现象,在笔者进行各种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百分之六三点五的企业都是这样,HR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是其它部门又产生很多怨言,最终导致公司内部管理系统信息滞后,无形之中丧失了很多机会,并且公司发展到某种规模后,再难以去扩大规模,增加营业利润。第三,员工个人培训积极性匮乏。培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公司的一种福利,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激励方式。从理论上来说,培训机会应该是每个人都极力争取的,但是,笔者在做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员工都害怕让自己去参加培训,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时间的浪费,而某些想要去参加培训的员工,又得不到培训机会。归根结底,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所举行的培训内容或者培训形式与员工本身的个人需求不相符合,培训没有激发员工的某种需求。员工的内心是复杂的,其有趋利性的一面,也有高尚无私奉献的一面,它们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会综合考略各方面的因素,有时候被迫接受后,但其内心并没有接受,故会用消极的情绪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消极情绪的引导下,其行为也开始消极怠工。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站在复杂人的角度看待其员工,故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没有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而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想当然的将其个人的思想强加于员工的需求之上。总之,从复杂人假设的角度来看,员工、工作和组织应该是相互配合的,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员工、工作和组织之间的不协调是各种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最后,依据复杂人假设理论为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思想,认识到对员工进行素质培训的必要性。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单一的技能培训只是工具性的重复,而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文化知识、增强员工创造力和判断力等,进一步提升员工的需求层次,当员工的需求层次达到一定的高度,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增强,从根源上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二,管理人员要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为实现公司的总体目前提前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准备。比如:对公司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在企业业务淡季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企业在未来可能需要的某些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对员工进行素质培训,以期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改善其工作行为和工作习惯等。第三,认真的对员工做心理分析,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包括其潜意识中的需求。通过对员工做心理分析,可以清晰的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根据员工的个人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来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就能达到员工、工作和组织三者的相互均衡。第四,要做好培训的评估工作。人都是复杂的,其功利性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的过程可以为员工明确考核的标准,使员工能够清晰各项考核标准,并利用这种考核标准约束自己;另一方面,培训的评估工作能够使培训的组织者发现培训中的不足,在下次培训时尽量规避这些不足的出现。总之,员工的培训是一个和员工的心理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企业进行人才提升和储备比不可少的环节,故希望各企业能够将员工的培训和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员工培训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机关和企业员工培训开发机制比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互联网+”应用在国企员工培训领域
浅谈员工培训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