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伟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中的地方党报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那么,在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这场变革,牢牢守住党的新闻舆论阵地?这需要地方党报引入互联网思维,从产品的内容、生产流程、传播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再造和转型,以跨媒介的内容生产重塑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融合背景;地方党报;生产与转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断占领市场,使传统媒体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危机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只有顺应潮流,引入互联网思维,全力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积极满足用户特别是本地用户的新闻文化需求,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和发展。
一、再造生产流程,实现全媒传播
在新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同以往相比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的阅读关注点不同了,消费场景不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了,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更丰富了。以往传统媒体“灌输式”的新闻供给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近年来很多地方党报立足自身采编力量,开通了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传播途径。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大多只是简单地把报纸刊发的稿件搬到“两微一端”进行推送,内容和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用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
作为传统媒体的地方党报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笔者认为,地方党报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对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和再造,通过建立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新矩阵,让传统媒体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自我更新。
在当前环境下,构建“中央厨房”式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是推动媒体融合,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一条捷径。具体说,新闻的采编过程应建立三个矩阵。
第一矩阵:记者发现并获取新闻,在现场采访时第一时间向采编平台数据中心发送短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由中心的新媒体编发人员进行处理,在党报微信、微博平台进行首发,并不断进行动态更新和完善,形成第一波舆论报道。
第二矩阵:记者回到编辑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整理、再加工,进行补充采访,形成更为完整的报道,在纸媒上进行刊发,形成第二波新闻报道。
第三矩阵: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件,组织资深记者进行延伸报道,并撰写评论员文章,或采写深度报道,形成第三波舆情引导。
与此相适应,编辑部要进行采编流程改造。所有的党报记者都要纳入多媒体采编矩阵,执行新的采编流程,避免报纸与新媒体出现“两层皮”。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从人员配备、采编效率、用户反馈等多个方面对平台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融合过程有序进行。
近年来,很多地方党报已经通过“中央厨房”式采编流程改造,有效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达到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目的。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等都纷纷实施“中央厨房”式采编流程改造,在節约采编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传播效果,实现新闻采编传播“一盘棋”,走在了融合发展的前列。
二、突出本土特色坚持内容为王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对地方党报的冲击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党报就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做足做强地方新闻方面,地方党报仍大有可为。这是因为:地方党报虽然拘于特定的区域性,报道内容、报道对象、报道范围、发行区域“天然狭窄”,但具有天然的本土优势,与当地群众有着天然的接近性,可以随时了解本地读者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准确把握读者脉搏。并且,作为党的喉舌,地方党报在本地域内更具政治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传播的信息更具公信力、权威性,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优质的新闻内容仍然是媒体竞争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内容为王”仍不过时。党报拥有较强的新闻产品生产能力,通过融合发展,能够将大量的原创作品通过网络端口发布,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大大提高党媒的品牌影响力。
由此,地方党报要生存发展壮大,就要深耕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要与地方贴得更近,树立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互联网+”发展思路。通过做好本地新闻和本地服务,整合更多本地资源,形成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为传统媒体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很多地方党报都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和追求新闻本地化效应。如《随州日报》在随州网开辟了《随州新闻》《社会民生》《随州旅游》《随州健康》等本地新闻信息栏目,微信、微博、客户端也都以本地新闻信息服务为主,得到了本土读者的认同。《西安日报》推出“走市边”“走市坊”“走市场”系列采访活动,以现实的人、真实的事、朴实的情反映西安实实在在的变化。《邢台日报》开设的《邢襄群英谱》《邢报观察》《百姓纪事》《邢襄时评》等栏目,都是长期坚持的主打栏目,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成为外地人了解邢台、熟悉邢台的窗口。
三、创新表达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新媒体时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用户阅读时间碎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地方党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只关注“报纸订户”的市场心态,要在满足纸媒受众阅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新媒体受众的需求。地方党报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站在用户的立场上生产内容,为受众提供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并通过不断创新表达方式,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比如在新闻产品中增加表情包、图片、视频等互联网元素,满足受众的需求。
地方党报要更加注重细节,注重写作角度,丰富表达方式。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群众语言,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让党报的新闻内容实在、文字通俗、标题新颖、写法灵活。对会议新闻等比较枯燥的新闻内容,要改变写作手法,要从突出领导变为“平民视角”,从群众的角度找新闻,要跳出会议写新闻。endprint
地方党报还要努力打造品牌栏目。从本地受众的文化素质、欣赏水平、风俗习惯出发,设置符合他们口味的新闻栏目,选择他们喜爱的内容,把媒体办出特色,增加媒体对地方读者的吸引力。
在新闻语境上,地方党报更要适应网络用户特点。长期以来,党报存在着官样文章多、空话套话文章多的情况。如今,网络语言丰富多彩,党报的“官味”更为受众所诟病。这就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文风,把报纸办得更加可读、可信、可亲。目前,全国新闻战线都在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这正是针对目前传统媒体存在的诸多问题推出的“良药”,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除了文风要变外,党报还要扬长避短,更加突出思想性。新媒体时代,随着云技术的全面应用,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到达每个用户的时间差趋向于零,网络新闻同质化现象更加明显,媒体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独到的分析、评论和深度阐释。在这方面,党报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它所蕴含的文化质感和思想性,将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党报应该在其传统强项上狠下功夫,通过开展新闻评论、新闻分析、重大典型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拓宽报道维度,丰富媒体内涵。
近年来,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时评”“人民论坛”,《大众日报》的“大众时评”“齐鲁新语”,《淄博日报》的“淄博时评”等,广受读者好评。之所以受到关注,就在于它们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提出尖锐、鲜明、独到的观点,以观点的力量影响社会价值和公众的思想。“香城时评”作为《咸宁日报》自2008年起打造的时评专栏,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鲜明特色。《邢台日报》在头版推出“清风新语”时评专栏,从不同侧面阐释时评主题,每期文字控制在300字以内,配以漫画,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笔锋犀利,成为《邢台日报》的一个亮点。
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媒体黏度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喉舌,地方党报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增强媒体的黏度。
在创新服务方面,地方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本地具有丰富的政治和人事资源,具有较强的公信力,这都是天然优势。地方党报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坚持从单一新闻向“新闻+服务”拓展,注重提升互动性、参与性、有效性、实用性,强调媒体融合、平台联动、滚动推送,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必须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哪儿有用户,服务就拓展到哪儿,传播就延伸到哪儿。
很多地方主流媒体都通过扩展服务范围,增强了对用户的吸引力。例如:金华新闻网客户端主动服务民生,与金华市8890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一键直通。同时增设“看交通”“影视查询”“公交服务”“违章查询”等方便快捷的服务功能,围绕本地的旅游、演出、美食等资讯,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深受用户欢迎。随州网开设了“随州团购”栏目,组织随州本地商家联合开展订餐送餐、购物打折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优惠,也使商家增加了销量。邢报网开设了“网上商城”“亲子团”“吃货族”等专栏,为用户购物、就餐提供服务,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报正通过融合发展,在搞好活动和服务的同时,抢占互联网阵地,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要完善和提高服务功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正在成为我国整个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地方党报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大众”分解为小众、个众,对他们的需求进行精确定位,不断调整产品生产的方向。在为用户筛选、推荐最匹配的新闻产品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衢报传媒集团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团大数据系统,截至2016年已拥有有效用户30余万户。通过活动子系统、用户画像分析子系统等开展集团精准营销,为集团新闻推送、经营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还利用大数据库,充分整合读者、APP用户、微信粉丝、网友等群体中的志愿者资源,开展“橙色接力”等各类公益活动近百项,精准传播,收效颇丰。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双方进行数据共享与研究,培育开放型的传媒大数据系统,强强联手打造媒体大数据业务样板工程。
这些媒体的实践证明,传统媒体从数据、技术平台、终端、数据产品以及与大数据互联网公司合作五个方面加速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权威性、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五、培养复合人才推动记者转型
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就地方党报而言,多年的办报实践使他们建立了一支优秀的记者队伍,在新闻采编、节目制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记者队伍远远不够,新媒体需要的是更高素质的网络新闻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是“多面手”:既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文字、图像、声音、图片等新媒体文本的编辑,又能对发生的新闻是否具有传播价值进行科学判断。也就是说,网络新闻人才必须既懂新闻规律,又懂计算机、网络知识。
在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必须借助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建立和健全人员培养机制,培养强有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合”。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新型媒体人才的引进,优化采编队伍人才结构,打造新鲜血液的媒体队伍。另一方面,要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等入手,激活现有的人才资源,推动现有党报记者的转型。
党报记者也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提升技能,积极转型。不仅要加强学习,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还应知晓心理学、广告学、经济学、管理学、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理论,具备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必要的理论素养,能够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媒体的媒介属性与特征。不仅要做“杂家”,对各个领域都略知一二,更要对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成为专家型记者。
新媒体时代,数据是基础。党报记者要具备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善于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從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不完整的信息中获取有意义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找准受众的阅读热点,为他们提供喜爱的产品。同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党报记者必须培养敏锐的识别能力,分析归纳,去伪存真,用权威、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引导舆论,重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方式在变,党报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变。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作者单位:邢台日报社)
编校:赵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