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轶玫 杨宏生
【摘要】我国媒介融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报纸(广电)上网阶段、网络报纸(广电)阶段、全媒体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概念并行使用)、融媒体阶段。目前我国媒介融合正处于融媒体阶段。“融媒体”概念从提出到被广泛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并行阶段、公认阶段。关于媒介融合理念,目前,学界和业界均有达成一致的趋向:弃“全”用“融”,从“全媒体”转向“融媒体”。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融媒体
一、媒介融合的四个阶段
我国媒介融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报纸(广电)上网阶段、网络报纸(广电)阶段、全媒体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概念并行使用)、融媒体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媒体阶段。
(一)报纸(广电)上网阶段:1995—2000年
第一个阶段是报纸(广电)上网阶段。时间大致集中在1995年至2000年。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率先正式上网创建电子日报,从而揭开了我国报纸(广电)大批上网的序幕。国内报纸(广电)纷纷建立电子版报纸(广电节目),把传统报纸(广电)的版式(节目)直接搬上网络。尽管这一时期谈不上真正的媒介融合,但是为后来的媒介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在百度学术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约4500条相关结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和教育学。
(二)网络报纸(广电)阶段:2000—2008年
第二个阶段是网络报纸(广电)阶段。时间大致集中在2000年至2008年。这一时期新闻网站获得蓬勃发展,相比较传统纸质报纸(广电节目),新闻网站被视为新媒体。网站新闻更新频率加快,内容编排更合理,网页浏览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媒介融合仍未有实质性进展,但是报网(台网)互动开始萌芽,为其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并促使相关新闻政策制定和出台。这一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出现第一个小高潮,在百度学术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约15400条相关结果,其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已超过1万条。
(三)全媒体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概念并行使用):2008—2014年
第三个阶段是全媒体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的提法并行使用)。时间大致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這一时期,《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并实施,根据规定,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应当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这一时期,报纸(广电)与网络频繁地互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成为各新闻机构的标配,媒介融合迈出坚实一步并走向深入。这一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出现第二个小高潮,在百度学术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约15600条相关结果,已经超过第二阶段(8年时间)的总和。
这一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的提法并行使用,学界和官方均未有一致的提法。在学界,栾轶玫在2009年提出融媒体概念,并建议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但这一时期,学界和业界依然更多地使用全媒体概念。在百度学术分别以“融媒体”和“全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的结果分别约为37500条、53700条,“全媒体”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
(四)融媒体阶段:2014年以后
第四个阶段是融媒体阶段。时间为2014年以后。2014年被称为我国媒介融合元年。这一时期,政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央主流媒体和各地党报、广播电视台等新闻机构走在了媒介融合的前列。
2014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栾轶玫的《建议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一文,该文认为,“融媒体的科学性在于,其前提是介质门类齐全的全媒体,没有‘全何来‘融?因此,融媒体的概念已经涵盖了全媒体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除了包含媒体要‘全的意思外,融媒体还注重各个介质之间的‘融,即打通介质、平台,再造新闻生产与消费各个环节的流程,熟稔各类采编技能等。”[1]同一年,《光明日报》成立融媒体中心、开辟融媒体版面。
这一阶段,融媒体的概念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融媒体相关实践也越来越多,相关理论研究也开始增多,有关融媒体的研究进入繁荣期。在百度学术以“融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14年至今找到约37800条相关结果。这一阶段至今不到4年的时间,相关研究文献已超过前三个阶段以“媒介融合”进行检索得出结果的总和。
以上是从媒介融合发展进程进行的梳理,如果从融合的程度来看,媒介融合又可以分为三个渐进式的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的核心词汇是“溶”,此时的媒介融合就像泳池游泳,各种形态的媒介只是汇聚在一起,谈不上真正的融合,但是为“融媒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你是你、我是我”。
第二时期的核心词汇是“融”,此时的媒介融合就像冰雪融化,不同的媒介开始相互融合,开始向“融媒体”发展,这个时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时期的核心词汇是“熔”,此时的媒介融合就像高温熔炉,多种媒介熔解渗透、彻底打通,并形成动态化的新形态融媒体,这个时期“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二、融媒体研究的三个时期
梳理文献可知,在我国融媒体概念正式提出之前,出现了与融媒体密切相关的“融媒”“融合媒体”等概念。学者高钢、陈绚认为,“媒介是名词,融合是动词,‘媒介融合应该指的是一种过程状态,不应将‘媒介融合看作一个名词……在我国,我们不妨先将之简称为‘融媒或‘通媒”。[2]
鉴于有中文文献用convergence〓media作为“融媒体”的英文表述,在知网、百度学术以convergence media为关键词检索英文文献,结果只有与media convergence相关的文献,均属“媒介融合”的范畴。可见,在英文世界,尚无融媒体的专门研究。邓涛认为,“融媒体是中国媒体融合尚在起步阶段的产物”[3]。匡文波、邵楠认为,“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基于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的”[4]。endprint
2009年,《视听界》刊登栾轶玫的署名文章《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国内最早提出融媒体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的栾轶玫认为,“融媒体时代的创新,首先是理念上的创新。除了理念上的创新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模式创新。融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即‘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5]。
融媒体概念从提出到被广泛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2009—2013年
以2009年至2013年为时间段,以“融媒体”为关键词在百度学术进行搜索,结果找到约37400条相关结果;以“融媒体”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主题检索,结果找到171条相关结果。同样的时间段,以“全媒体”为关键词在百度学术进行搜索,结果找到约53100条相关结果;以“全媒体”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主题检索,结果找到4370条相关结果。可见,这一时间段,全媒体的概念占绝对主导地位。
2009年至2013年是融媒体研究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更多的是基于媒介生态理论的相关研究,除了栾轶玫基于广播电视实践的相关研究,其他直接来源于实践的研究比较缺乏。栾轶玫认为,“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体现在产品创新、渠道开拓、用户管理、形象管理多个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媒介,新媒介要求新的生產流程,融媒体时代的流程再造强调的是‘开放、兼容、多元、承接,流程再造是传统媒体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效度的自我更新之道”[6]。
(二)并行阶段:2014—2016年
栾轶玫于2014年12月27日在《光明日报》刊发了《建议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一文,紧接着《光明日报》成立融媒体中心、开辟融媒体版面。此后,融媒体的概念被更多人使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以2014年至2016年为时间段,以“融媒体”为关键词在百度学术进行搜索,结果找到约37500条相关结果;以“融媒体”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主题检索,结果找到1141条相关结果,这三年呈现出逐年激增现象。
同样的时间段,以“全媒体”为关键词在百度学术进行搜索,结果找到约53900条相关结果;以“全媒体”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主题检索,结果找到7447条相关结果,这三年的数量相对稳定,均维持在2500条左右,并未明显增多。虽然融媒体概念的使用增多,但依然是全媒体概念的使用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已经出现融媒体专著,《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始融媒体实践。
2014年,时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的何东平指出,《光明日报》“基于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方位考量,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7]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指出,“融媒体的概念重在‘融,重在将机构媒体分散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部门的内容资源、采编队伍、采编资源、采编发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渠道、技术解决方案、市场对接等,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来解决”。[8]如今,这种融合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学界和业界人士的认可。
栾轶玫的专著《融媒体传播》于2014年3月正式出版,该专著系统地论述了融媒体。栾轶玫认为,“融媒体时代彻底打破了先前的介质割裂,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媒体机构都可以进行多介质运作,即都可以生产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的新闻产品。这种趋势使得传统媒体的未来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借新技术、新媒体之力,迅速加入融媒体大潮中,通过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实现重生;二是固守先前的平台,走小众化路线,不在乎版图缩小,通过小而美的定制化、精致化实现自己的继续存活”。[9]
温怀疆、何光威、史惠主编的专著《融媒体技术》认为,“融媒体是全媒体功能、传播手段乃至组织结构等核心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型运作模式”。[10]
在知网检索发现,发表时间为2014年至2016年、以“融媒体”为关键词的硕士博士论文已达到11篇。百度学术显示,融媒体的相关研究在2016年达到最热。
2014年至2016年是融媒体专门研究的小高潮时期。在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相关研究,对于报业融媒体转型的研究比较缺乏,但是有关报纸的融媒体专门研究已经出现,比如2016年湘潭大学王倩的硕士论文《〈光明日报〉“融媒体”探索研究》。
在2016年之前,融媒体概念仅在一定数量的学界人士和媒体机构中使用,2017年起,融媒体的提法被广泛使用。
(三)公认阶段:2017年起
融媒体概念首次被官方公开使用是在2017年3月22日。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人民日报社调研,首次使用融媒体概念。“刘云山首先来到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听取融媒体采编发平台建设情况介绍,勉励大家精心做好新闻采集、编辑、发布工作,推出更多有影响的融媒体产品,把党报传播优势向网上拓展”。[11]从此,融媒体进入公认时期。2017年开始,融媒体概念有被广泛使用的趋势。以2017年为时间点(截至2017年6月16日),以“融媒体”为关键词在百度学术进行检索,结果找到约37800条相关结果,这一数字已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其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已经超过2.1万条。
三、全媒体转向融媒体
2014年,以《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和融媒体版面的开辟为标志性事件,正式拉开了融媒体时代的帷幕。此后,新华社、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河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相继成立融媒体中心;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江西遂川县、黑龙江黑河市等地方政府相继成立融媒体中心。此外,2017年3月22日,官方正式公开使用“融媒体”概念。
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学界和业界均有达成一致的趋向:弃“全”用“融”,从全媒体转向融媒体。
目前,众多研究机构在融媒体领域成果斐然,百度学术显示,至今共有728篇相关文献(截至2017年6月16日)。在高发文量的研究机构中,排在前两位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在融媒体研究进程中,大量优秀文献源自栾轶玫、王宇、张吕等学者。百度学术显示,融媒体研究的“成果数”和“被引频次”均排在第一位的是栾轶玫,具体数字分别为147和619。endprint
梳理融媒体相关文献可以看出,融媒体的跨学科研究已深入到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以下是多个渗透学科及对应的研究主题:一是新闻传播学(全媒体、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媒体时代、新媒体);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全台网、客户端);三是艺术学(综艺节目、网络电视、数字技术、电视节目);四是教育学(创新意识、媒介素养、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五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移动终端);六是应用经济学(发展战略、大数据、产业链、服务平台、竞争力)。
百度学术显示,现有全媒体相关文献6923篇(截至2017年6月16日),其渗透的学科及对应的研究主题包括:一是新闻传播学(媒介融合、媒体融合、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二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網络视频、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三是艺术学(广播影视、网络电视、数字技术、演播室、电视节目);四是教育学(多媒体、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网络技术);五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数字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阅读、阅读推广);六是应用经济学(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大数据、发展策略、转型升级、产业链)。
我们对比发现,与全媒体的相关研究不同的是,融媒体的研究主题已经开始注重服务平台、用户体验和云计算。而这三点恰好是传统媒体此前极易忽视的环节,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尤其要引起重视。
2009年至今,融媒体实践越来越多,融媒体概念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相关文献随之逐渐增多,在百度学术以“融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学位论文,找到约4050条相关结果。
综上所述,关于媒介融合,学界和业界均有达成一致的趋向:由全媒体转向融媒体。“融”是基于“全”的“融”,“融媒体的概念已经涵盖了全媒体的题中应有之义”。[12]“全”只是基础和现象,“融”才是本质和目的。“全”是名词,是静止状态;“融”是动词,是动态过程。在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日新月异带动媒介革新的状态下,媒介融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相较而言,融媒体更符合这个动态过程,也更贴合媒介转型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栾轶玫.建议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N].光明日报,2014-12-27.
[2]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
[3]邓涛.厘清“融媒体”及相关概念[J].采写编,2015(3).
[4]匡文波,邵楠.国外融媒体实践及启示——以英国BBC为例[J].对外传播,2016(11).
[5]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J].视听界,2009(4).
[6]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J].视听界,2010(1).
[7]何东平.融媒体:缔造新型主流媒体[N].光明日报,2014-10-25.
[8]陆先高.融媒体: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七路径[N].光明日报,〓2014-11-01.
[9]栾轶玫.融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153.
[10]温怀疆,何光威,史惠.融媒体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
[11]姜洁.刘云山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N].人民日报,2017-03-23.
[12]栾轶玫.建议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N].光明日报,2014-12-27.
(栾轶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杨宏生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硕士生、中国商报社记者)
编校:张红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