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红
近日,媒体一篇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曾几何时,教师这份职业是那么令人向往,几乎很少有人会从教师岗位上提出辞职。而如今,辞职教师逐渐增多。一位从教30年的教师这样说:“刚开始很震惊,现在听得多了竟然麻木了,连身边的熟人离开也觉得正常。”
有数据显示,放暑假前,杭州某城区教育局专门对区内教师辞职现象进行摸底。该区2014年辞职的教师有38人,2015年有36人,2016年有60人。虽然不至于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但短短3年,辞职教师人数几乎增加一倍,的确令人堪忧。
在公众印象中,似乎只有乡村教师才会“逃离”,从没想到城市里也会出现教师“辞职潮”。何也?基于老师们辞职后大多去了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有人认为当下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欠缺,导致学生拼命课外补习,课外培训的“刚需”和教师收入偏低相叠加,从而促发教师离职潮。这样的分析并未触及根本问题。
据调查,公办学校教师辞职逐年增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教师职业辛苦,身累心更累,年轻人吃不消不愿意做;二是教师收入偏低,骨干教师纷纷出走另觅高薪工作;三是“编制”的巨大诱惑正在消失。
以笔者之见,三大影响因素中,第一项才是当下真正的问题所在。养老保险并轨,“编制”诱惑的日渐消失,这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公办学校教师收入偏低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尚不现实的情形下,教师辞职另觅高薪,这样的人才流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教师价值和活力的表现。如果是,教师的“逃离”并不值得担忧,甚至应该欣喜。
然而,教师身心俱疲所折射出的教育生态,值得深思。教师为什么这么累?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中学专任教师工作量状况及标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54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甚至达到16小时。此外,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繁多,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总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教师培训、竞赛、写论文、做科研课题、职评,还要应对种类繁多的检查验收……毫不夸张地说,忙碌成了常态,甚至达到了“别人看着都累”的程度。之所以累到如此地步,是升学压力、僵化管理以及承擔了太多与教育本身不甚相关的职责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如果只是时间精力的付出,虽然辛苦,但基本上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身累”。最可怕的是,应试功利之风盛行,戴着镣铐的滋味令许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陷于“心累”之中,根本享受不到教书育人的成就和快乐,惆怅难言,无从化解。
由于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家长的高要求也会给教师施加很大压力。家长对教育的不同理解,更常常令教师感到左右为难。在重重高压和束缚之下,在教师们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课外培训的火爆和民办学校的崛起,正好给教师的“逃离”提供了契机。
封堵固然解决不了“逃离”问题,靠讲境界、讲情怀,同样也留不住好教师,唯有改善教育生态,才是治根之策。由于教育牵扯着方方面面,教育问题常常不是教育内部所能解决,如何留住好教师,可谓任重而道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