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瑛珺
漳南的秋风起兮白云飞,可未见草木摇落雁南飞。一向沉稳的吉普车在云霄荷步梁山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爬行着,经过梁一、梁二水电站,车到半山腰便不能前行,我们只好徒步爬行到莲花峰山脚下,置身岩石和毛竹间,只见天朗气清,山明水净,“齐帝石”展现眼前。
相传1500多年前,南朝齐武帝萧赜未登位前,因为宫中争斗,曾带着三千义兵南下,避屯广东揭阳。有一天,萧赜登上时属揭阳县的梁山主峰莲花峰游赏风景,随后在山中隐居练兵,后来举兵平叛取胜而嗣位,当上了南朝齐国的第二任皇帝。康熙版《漳浦县志》载:考《南齐书》,武帝初举兵,避屯揭阳山。惟时漳浦未建,梁山固揭阳境,其为武帝所登眺无疑也。也就是说在唐朝陈元光将军开漳之前,漳州的大片领地还属广东管辖。如今莲花峰上呈现眼前的这块巨石,当地人一直称之为“齐帝石”,多少可以佐证这段历史的存在。
梁山,又称梁岳,《舆地纪胜》引《古记》称“梁岳,闽中之望也”。相传大小梁山翠峰共有三十六座,莲花峰是梁山的中峰,如今莲花峰下的几座山头,种植了很多的茶树,梁山好茶的天然茶场就蜗居在此处。每当积雨将晴之时,云霭缭绕,一派苍茫氤氲。
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作用由充饥发展到药用,从“茶菜”渐渐演变为“茶饮”。三国以前,饮茶风俗初现,到了南北朝后,茶饮进一步普及,茶饮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荧赋》,张载的《登成都楼诗》,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道盛行,倡导的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指引了无数的爱茶主人,受到众多茶人的追从。
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诗人们饮茶吟诗跟饮酒吟诗一样兴起,文人吟诗的内容还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其中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堪称千古终唱。宋代茶文化盛行,茶已成为“家不可一日无也”的日常饮品,宋徽宗赵佶亲著赵《大观茶论》一书,茶风日盛。元、明、清時期,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文人置身于茶,茶书、茶画、茶诗不计其数。张源的《茶录》、陆树声的《茶寮记》,许次纾的《茶疏》,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话》《陆羽烹茶图》《品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传世作品诞生。清末民间,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礼仪美德,一直沿袭 至今,有些地方茶叶店比米店还多,所以闽南话“茶叶”也被称为“茶米”,所以卖茶叶的店铺也称为“茶米店”。
漳州种茶制茶历史颇为久远,早在1300多年前,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来自中原的士兵(携眷属)入闽南平定动乱,他们开发垦屯、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茶叶品种和种植技术,现在漳州产茶叶品种繁多,有铁观音、水仙、本山、黄旦、毛蟹、肉桂、八仙、梅占、奇兰等十几个品种。他们扎根闽南并创建漳州,由此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习俗和饮茶之风,陈元光将军曾写下《观雪篇》——不敢希酿泉,忻然睹香雪。圭壁充庭辉,山林变瑶阙。农郊卜岁丰,师阃和民悦。触檐鸣璃珩,拂衙凛铁钺。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圣恩宏海陬,边臣效芹说。也留下诗篇《候夜行师七唱?其三》——
戍楼西北望皇阍,日暖桃绯京国春。公子踏青陪御辇,官民结彩庆姻门。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乳燕东风相对语,老亲上冢孰温存。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
这两首诗提到的“茶壶团素月”“采茶喜钻新榆火”表明了他们带来了当时中原的饮茶风气以及中原规范的制茶煮茶方法。用新一年长成的榆木柴薪作为焙茶煮茶的燃料,才能制出上等的茶饼和煮出有品位的茶汤。
漳州因种茶较早,在茶叶生产实践中,漳州茶农也较早掌握了制茶技术。明朝初年,漳州制茶业已颇具规模,当时在漳茶产品中,“漳芽”“漳片”已蜚声,海内外,社会上已饮茶成风。明万历《漳州府志》载,明正德、嘉靖年间,“漳芽”“漳片”就被列为贡品。《大明府志》记载,漳州旧有天宝山茶、梁山茶,今南山茶、龙山茶。可见明朝时漳州出产的梁山茶已有盛名。
沧海桑田,时代变更,大明府志中久负盛名的梁山茶已淹没在滚滚历史的车轮中,如今梁山主山脉上已经难觅古茶树的踪迹,就连农业学大寨时的茶场也没留下印迹。可喜的是眼前新种的茶树正在莲花峰下氤氲的云气中舒展开它们的鹅黄嫩绿,漳江入海口吹来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正温润着梁山好茶。惟愿梁山好茶的制茶人能重铸大明府志中所记载的梁山茶的盛名,烘焙出“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好茶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