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沙壁画”的建筑壁画装饰特征

2017-11-09 01:47刘文君庄凯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524094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白沙藏传佛教大宝

刘文君 庄凯明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24094)

论“白沙壁画”的建筑壁画装饰特征

刘文君 庄凯明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24094)

本文以云南丽江白沙壁画为探讨对象,主要列举了白沙琉璃殿和大宝积宫里的壁画装饰,分析其在题材,绘画和构图上的艺术特点,阐述了其“三教合一”的宗教与艺术语言结合特征。壁画的载体是建筑墙壁,壁画对建筑本身有着相互衬托的存在意义,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白沙壁画对于建筑整体上的装饰意义。

白沙壁画;建筑装饰;宗教

一、“白沙壁画”的相关背景概述

“白沙壁画”宗教建筑群是明代丽江纳西族统治者们木氏土司的家庙,它们位于丽江白沙古镇上。在丽江木氏土司处于明朝时期的鼎盛阶段,当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土司们大建宫室,大批颇具规模的宗教建筑群,比如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等庙宇都为该时期所建,这些建筑内的墙壁上赋有以宗教为主题的明朝壁画,即称“白沙壁画”。

白沙壁画是从明代洪武到万历年间的300多年里被陆续绘制完成,在这期间丽江的统治者们也不断的更迭,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一,但却有一种兼容并包态度。土司们不仅受本民族东巴教的影响并且悉心接受内地佛教、道教文化,以及从青藏高原传来的藏传佛教,因此,在这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明代丽江特有的宗教文化。土司们选择参与丽江壁画绘制工作的不仅有汉族,藏族与纳西族画家,也有东巴教和道教弟子,这些画家将多元化的宗教语言集于白沙壁画上,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白沙壁画建筑群各殿内都藏有精致的壁画,其中又以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最具代表性。琉璃殿建筑规模宏伟壮丽,重檐歇山屋顶,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殿内现观存有壁画16幅,壁画的内容为佛像与诸天神像等,现存壁画虽破坏较重,但依稀可见其雄健画风。大宝积宫建于明朝万历十年,建筑亦是重檐歇山顶,其宫面阔三间,整体十分雄伟辉煌。大宝积宫内壁画规模大,内容丰富,保存也较完好,壁画总面积有61.48平方米,是丽江现存壁画规模较大的,颇具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这些壁画的题材包括佛教人物,佛,菩萨,孔雀明王,金刚亥母,护法神等,也包括一些道教的神祇。位于大宝积宫东北处的大定阁座东向西,原由数院组成,在建筑内壁与廊屋墙上都存有壁画。其正殿壁画内容为藏传佛教密宗佛与菩萨,配殿的题材为说法图,壁画现存17幅,共71.6平方米。

但随历史时代变迁,白沙壁画大部分出现自然老化的现象,部分壁画表面出现霉点,大部分壁画失去原有的色彩。为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保护和修复白沙壁画的工作相当重视,玉龙县文物所按照1:1的比例复制出一批画品在景区内公开展示,尽量降低损坏壁画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二、白沙壁画的艺术特点

1.“三教合一”的宗教题材

壁画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统治阶层的宗教信仰以及被统治阶层的民间崇拜。据史料记载,在人类穴居时期,就有壁画以记事的形式出现,并便随着一定的装饰作用。而在近现代,无论中外,在建筑墙壁上用壁画做装饰是很常见的,而壁画的内容也多与宗教有关,大多是“成教化、助人伦”的主题。而白沙壁画的创作时间大多是在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跟随统治者的兴盛与衰落,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更变交替。

汉传与藏传佛教、道教、民间崇拜等多元化宗教语言集合于白沙壁画中,它们在统治者的兼容并包的态度下,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揭示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等教义日常生活、故事经典等。在多元素宗教背景影响下,白沙壁画的题材主要还是以汉传佛教、道教、藏传佛教这三种宗教语言,形成“三教合一”的特色。

白沙壁画这种“三教合一”的壁画存在形式不管在数量、质量、内容、形式、风格、技法等方面在我国壁画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白沙壁画因此开创了壁画多宗教结合的先河,为我国壁画史上刻上辉煌的一页。如图二大宝积宫的藻井上的装饰符号,正中间是藏传佛教时轮金刚,在它的外围是道教的八卦,这两种符号同时在建筑的一处出现是很罕见的,正好象征着藏传佛教与道教教义的结合。这种装饰符号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宗教信仰,一方面丰富了建筑的装饰意义与建筑本身的语意传递。

图二 大宝积宫藻井装饰符号

2.绘画风格及构图特点

参与白沙壁画绘制的画师有纳西族、藏族和汉族的,因此在绘画技法上既有中原工笔重彩装饰画的特色,又有藏画的细致绵密的装饰趣味,形成丽江地区独有的风韵。白沙壁画的绘画风格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壁画构图中成三角形骨架,画面以正三角形为中心布置主体人物,左右两侧为倒三角形配置其它人物或配景。三角形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稳定感,这种构图最能营造宗教题材所需要的庄严,稳定,崇高的氛围。

(2)画面整体在造型上对比强烈,主体人物较突出,其它人物在体量上逐层递减由此来衬托主体。这样的布局在对称中有变化,在调和中有对比,形成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画面的神秘感。例如图三大宝积宫宫扇幅释迦佛会图的构图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又各有二至三排。在这样的构图骨架基础上,整幅壁画共有101个像,为丽江中面积最大,绘制最精美的。

(3)用笔上以线描为主,画师们娴熟的用线技巧,将整个画面的人物表现得十分精湛,使观者能直观的感受到宗教人物形象上的庄严崇高感。比如大宝积宫宫北A幅画中所作金刚亥母作舞蹈状立于莲花上,身着金色,并以朱线勾勒。其背光为火焰与身着都以金线勾勒,线条十分纤细流畅。

(4)白沙壁画背景色彩多因年代已久失去原有色彩而发黑,但整体依稀能感受到它沉稳又不乏绚丽的色调。比如大宝积宫宫北B幅,画幅上部画观音变像十尊,其各具神态,右上第三尊,作倚手沉思状,身为金色,背光为朱砂色,衣着朱磉色,外勾黑边。由此可见,白沙壁画除年代久远的原因,背景呈黑白两色居多,而画中主题神像人物多用朱砂色与金色,整体色调十分和谐。

三、白沙壁画的建筑装饰作用

建筑是壁画的载体,壁画丰富了建筑的意义,壁画与建筑正是相得益彰,有彼此衬托的作用。白沙壁画对于建筑的装饰作用,一方面表达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执着,另一方面丰富了建筑的历史传承意义。白沙壁画对于建筑的装饰意义有以下特点:

1.美观和保护建筑墙壁的作用。墙壁是建筑内部的支撑结构,而附在表面的壁画则赋予墙面以灵魂,从而丰富了建筑墙壁的象征意义,使建筑墙壁成为艺术品,美化人们的视觉感受。再者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与壁画都是人们要保护的对象,人们在保护壁画的过程中,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建筑墙体不受破坏。如图四是琉璃殿墙壁上的壁画装饰。

2.提高建筑空间的艺术氛围,传递人文精神。白沙壁画给予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感受,同时也营造了宗教建筑神秘,庄严的艺术氛围。壁画是一种直观的装饰艺术形式,其艺术语言包括了造型,色彩,构图,肌理等来表现,最终传递了要表现的文化信息。一个普通的庙宇和一个殿内有壁画的庙宇相比在艺术形式上缺少了历史见证意义,因此建筑也通过壁画装饰来传递人文精神。

四、结论

白沙壁画开创了多元化宗教的结合,主要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道教的相关宗教教义精神与文化符号结合在一起,并且也将各宗教特点绘画风格融合于一体,最终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价值。白沙壁画与建筑整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壁画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墙体,具有装饰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建筑的语言,传承了历史文脉。

文脉需要传承,白沙壁画以最直接的形象记录与延续着历史的气息,只要一个民族的文脉得以传承,它就可以生生不息,长传于世。我国白沙壁画是多宗教多民族糅合的艺术作品,是我国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它应当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1]李昆声.云南艺术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5.

[2]余国鹏.云南玉龙大定阁白沙壁画抢球工作接近尾声[N].云南日报,2014.5.

[3]楚启恩.中国壁画史[M].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9.

[4]刘谦功.中国艺术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5]陈景容.壁画艺术[M].岭南艺术出版社,1999.8.

(广东省2014年高校“动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CJ2015001)

猜你喜欢
白沙藏传佛教大宝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白沙涧
被误会的白沙漠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游白沙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