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慧
摘 要:阐述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优化策略,主要包括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思想重视,强化管理、顺应趋势,倡导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馆员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积极行动,完善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面向创新 高校 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2
在高校中,圖书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院校的文献资料以及信息中心,更为整个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学术的支持[1]。与此同时,作为一项能够让同学们在里面学习的场所,图书馆势必在大学的教育工作中占据着很大的地位。因此,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手段、方式进行整改势在必行,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在高校中,更应该重视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积极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去促进大学生素养的提高。
一、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身处这样的社会背景,学生们不仅仅需要掌握传统的信息技能,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即在面对诸多的信息时,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加工。
1.信息时代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洪流势不可挡,它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这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的趋势。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里信息量骤增,知识量也逐渐增加,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群体,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拓宽信息获取面和认知的层次,紧接时代的步伐,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2.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现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势必要学会创新,在创新中谋得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谓创新,便是基于以往的知识,再添之以新的构思和想法,进行再创造工作。
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不够合理
在信息素养的教育上,不少高校通过文献检索课自己计算机基础课来完成,而类似于论文撰写的指导,课题的指导等等[4],这些都没有,这也就造成了高校信息素养的教育上出现了短板,即内容不够全面。事实上,这种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提升,不仅仅需要校方配置资源的支持,更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自觉性。作为在校学生,应自觉利用好可以获取的资源,通过信息的获取、分析、选择,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处理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侯春雨通过对自己所在的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这样一项结论: 信息素养的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正比关系,且这种关系较为显著。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高校学生要想更好地立足于社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需要,就必须树立一定的信息意识。
2.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很多高校里,信息素养的教育都被设为选修的课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一些专业课程不同,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并非由一线老师来完成,而是由图书馆馆员来教学。馆员的知识素养和水平相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都有所欠缺,可见校方对这方面教育的重视程度做得不够,这也大大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3.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就现状而言,高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缺乏热情。与一些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比起信息素养教育这类专业课程之外的学习,他们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作业是否能完成、考试是否能通过。因此,在信息素养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少之又少。
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不少高校生都缺乏去图书馆学习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利用图书馆这一资源。表中我们还能看到,常去图书馆的学生没有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而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平时的作业和毕业论文以外,便很少有去图书馆的时候。
4.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困难
当前,在很多高校里都由图书馆员来担任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而那些馆员,很少有受到专业的培训,在学术素养上也有所欠缺。此外,由于缺乏一线教学老师,很多专业技能光馆员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在信息素养的教育上,也就存在很多的困难。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优化策略
1.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
1.1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
信息素养的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文献检索。198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5],凡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作为选修课或先开设专题讲座,然后逐步发展完善。而后国家又颁发了一些文件,对文件检索课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且逐渐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这对学生们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迎来,信息量骤增,且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仅凭过去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了,加之其存在的缺陷,只有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才能够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近些年来,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逐渐普及到很多高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而言,而是有所欠缺,没有和时代的步伐完全接轨。当前,在很多高校当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在不同的专业的定位都不同。例如,文科使用计算机被定为成写作,理科生被定义成用计算机计算,编写程序等。这些定位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也就容易造成信息的获取被忽视,计算机应发挥的效益没有得到实现。不能否认的是,计算机本身作为一种工具,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它作为“工具”本身应发挥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从中海量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并处理信息。综上,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程中,不仅要对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获取、处理以及交流信息的能力,让高校生们在注重自己专业技能之外,善于通过计算机来了解信息,处理问题。endprint
1.2课程整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思路
进行课程的改革,对课程进行整合无疑是个好的突破点,一来可以学生们的素养,而来异能将教学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6]。将信息教育和别的学科进行整合,不但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交互性,也能带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指导,以更赋个性化特征的方式来传达信息,真正能够实现因材施教。
这种整合具有一种交互性,从益处来说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来促进别的课程的学习,比如利用多媒体来学习别的课程知识;二是通过别的课程的学习,带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即对原本学习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和补充,让同学们能够学习到更为全面的信息技术。也就是说,这种整合大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两者都在这种整改中获得了提升,而这对学校教学改革也起了一定的推动力,同学们在这其中,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思想重视,强化管理
就目前而言,在信息素养的教育上存在的最大的诟病便是信息意识的淡薄,能够对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知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以广东高校为例[7],其图书馆仅仅是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作为选修课,并不作为学分来让同学们修得,因此也就导致其在很多学生心里,都是可有可无,并不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度。此外,在学生的专业课当中,也没有嵌入信息素养的教学,加之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学生们很难在诸多的理论中找到认知的点,因而也就导致很多教学的效果都是不够的。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唤醒全民信息意识,使其认清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是首先要处理的一件事。第一:各级图书馆协会组建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相关教育;第二:图书馆协会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目标;第三:图书馆要积极同别的学校和一些机构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对信息素养知识进行普及;第四:校方应和有关部门协商,将信息素养纳入学分体制下,并规定在毕业之前必须修满足够的学分,从而引起同学们对信息素养课程的足够重视。
3.顺应趋势,倡导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现如今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深入,嵌入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少研究者认为将这种教育模式深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生中去,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模式下存在的诸多不足。嵌入式教学主要强调将信息素养教育同专业的课程结合在一起,通过协调和拔高使其融为有机的整体,如此一来,学生们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信息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4.馆员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
对于为学生们提供教学的图书馆馆员,要做好他们知识的储备工作。一方面,馆员自己应当通过学习和认知,改变原有的学科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在一些专业性的技能和计算机的技能上也应适当地提高;另一方面,就校方而言,应当对这些馆员进行培训工作,提升一级传播信息等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校方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采纳那些既有图书馆技能又在一些专业领域具备足够的素养的信息人才。这样一来,便更有利于同学们在信息素养上的学习与提高。
5.积极行动,完善评价体系
要想开展好信息素养教育的工作,就不得不制定出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这不仅仅是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基础,更有利于对教育过程以及绩效进行考核。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标准体系的制定上已经相对完善了,这也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目前,我国也有一些研究者对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做了一定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省内图书馆也应在借鉴国外良好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省内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广东省的评价体系。就其内容要注意的点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要注重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且能在实际的作用中显以成效;第二:内容要全面,且能涵盖到多个层次,将信息素养之下的几个方面都包括进去;第三: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开放性,前者是指建立的评价体系要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得到验证,后者是指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纳入新的内容并将主题深化。
四、结语
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馆内信息资源和课程的配置做出优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对传统的课程做出质的调整,做好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将信息教育的成效发挥到极致。同时这也更有利于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且通过这种人才的培养,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侯秀安.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94-97.
[2]缪向辉.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定量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调查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7):90-93.
[3]彭芸.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63-64.
[4]陈彩红,潘速圆,廖汝盈.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情报探索,2013 (12) : 34-37.
[5]李曙光,李艳杰.高校高专院校信息素養教育调查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高校高专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8):124-126.
[6]赖群. 非正式学习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15):29-30.
[7]候春雨.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2):38-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