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通海
摘 要:本文基于课例教研活动进行研究,分别从单元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课题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主题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现场介入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等四个方面进行闡述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内涵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常态;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9-0045-03
在教学新常态背景下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关注点。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以同课异构为平台的教研活动,承载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发展的使命。因此,在新常态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笔者结合浙江省开展的系列化的“同课异构”体育教研活动,探讨“同课异构”体育教研活动如何向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
一、同课异构内涵
“同课异构”是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形式,得到教研员和一线老师的支持和肯定。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同课异构”成为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浙江省依托新课程标准理念,根据省体育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同课异构”进行了全方面、多维度的实践探索,在新常态下,赋予“同课异构”更多的内涵。浙江省体育教研活动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操作依据,以同课异构为研究平台,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不断探索“同课异构”新内涵,进一步挖掘“同课异构”的价值。
二、同课异构实践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同课异构”的精髓,即“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构”是核心,是灵魂。在浙江省“体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始终坚持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程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等。在实践中,将“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进行延伸拓展,深入挖掘同课异构的新价值。
1.单元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
这是指以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材内容,不同教师根据不同课次要求各自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整个单元教学展示的同课异构研讨方式。例如:小学四年级篮球运球单元教学,第一课时设计简单的篮球运球游戏,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第二课时设计多种姿势运球游戏和多种形式运球方式;第三课时设计行进间运球,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控球能力;第四课时设计多种运球组合(运球+抛接球、运球+投准等)游戏练习,提高学生运球的实践运用能力。
流程:先确定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团队备课个性加工——说课——课堂教学——上课老师课后再说课——专家点评、交流、反思——修改完善教学设计。这种形式适合片区、学校、区域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实效:采用单元式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最有效的价值就是让所有参加研讨活动的老师,体会到对某个内容单元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梳理。让教师去思考,研究同一个教材内容,不同的课次应该如何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价值: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解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同课异构”活动追求的核心价值。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探讨适合的教学策略,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是处理教材和教学呈现方式的前提,不一样的设计思路,就有不一样的教学呈现方式,这就是同课异构活动带来的研究价值。
2.课题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
这是指以课题研究为指导思想,从课题中选定某个或系列问题为主题,采用的教学内容只是问题研究的载体,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来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与最佳途径。课题式的同课异构,所选定的问题难度、内容复杂程度与课题相关,需要通过多轮反复研讨活动,才有可能取得突破,这种活动带有课题研究的性质,简称为课题式的同课异构。例如,浙江省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下构建单元教学内容的课题研究(表1),通过2009-2014年浙江省体育“疑难问题解决”系列专题进行“同课异构”研训活动,碰撞出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突破课题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瓶颈问题。
流程:根据课题的总体要求确定每一次的“疑难问题”——负责确定几个不同的市、区团队承担研讨活动——每个市、区团队先进行研讨——不同市、区团队进行集中展示研讨——专家点评、交流、反思——各个团队总结、反思——初步形成课题思路。这种形式适合省级层面、市级层面进行课题研究所展开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实效:通过省市区域的研讨碰撞出的教学理念去引领各个市区的体育课堂教学发展,实现区域教学的共同发展,实现区域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区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学实践,在同课异构教学实践中验证课题研究的方向。
价值:有利于挖掘教材内容价值,提升处理教材能力。把握教材的价值和功能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教材价值与功能的不同理解,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和练习环节。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对统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因此,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理清不同水平阶段的教材内容体系,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俯视教材、处理教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3.主题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
这是指来源于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主题,通过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思考和研究,最终形成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教研氛围。此模式教研,可以是同一个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同课异构,可以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教材内容,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研究(如滚翻教材在中小学的衔接教学),可以是某个相同的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等形式。
通过表2分析可以看出,浙江各地的体育教研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和同一个单元,不同课时的教研形式,依据新课程標准的理念为主题,不断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对课程标准理念的实践操作落地。如,第三届活动进一步深化研究“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第四届活动第一次提出“能力为先、技术在后”的教学理念;第五届活动提出了基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等等。这些教学理念直接嫁接于一线实践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此教研活动适合区域教研、区域与区域联合教研等开展主题式的同课异构活动。
流程:以区域教研为例。确定一个主题——确定2~3个学校承担上课任务——团队集体备课(磨课)——现场同课异构研讨——确定2~3个学校负责观摩、评课任务(团队中每一个教师有具体的分工和任务)——专家点评(或教研员)——各个团队反思、交流——初步形成主题教学理念。
实效:此教研活动以参与、互动、实践、有效、务实为指导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落脚点,从教研主题、教研形式、教研流程方面深入开展研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此教研活动最大的价值是基于某个主题理念,通过几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见效快、效果好,直接符合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和操作性。如,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主题,解决田径教材内容教学趣味性教学、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组合练习的设计与创新等等。
价值:有利于激活区域教研活动活力,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教研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课异构活动具有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使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受到一线教师的喜爱。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活动,提升教学效益;通过片区教研活动,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吸取各地区的有益经验,取长补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如,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加强区域之间教研互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团队集体观摩全过程,通过捆绑式的点评交流活动,不断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4.现场介入式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
这是指不同的教师来上同一个教材内容,后一位教师是在前一位教师上课基础上,经过现场点评、交流、反思之后,当场修改教学设计,现场再一次进行同课再构教学展示。以三年级篮球运球第一课时为例。
此教研活动适合区域、学校中的新教师与骨干教师、名师与骨干教师等同课异构活动。
流程:根据研讨教研主题确定一个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评议反思——修正教学设计——同课再构——再次点评反思——总结。
实效:此教研活动最大的关注点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如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的亮点在同课再构环境中,让所有参与的教师找出1~3个亮点、3个以上缺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的形式提升教学有效性,挖掘教师教学潜力。
价值: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承载着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孵化器的功能。同课异构通过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反思研究等,激活教学设计的思考力,提高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研究,“同课异构”活动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了研究的平台。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同课异构的活动,让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得到体验和感悟,甚至可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从而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总而言之,“同课异构”以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为载体,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式课堂观察和课后集体研讨、反思研讨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浙江省近几年的教研活动证明,教师参与程度与“同课异构”的效果呈正相关,浙江省不同区域参与同课异构的程度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8-10.
[2]陈飞,李广.“同课异构”的范式建构与实践探索[J].教学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