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蕊
摘 要:《雾都孤儿》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伦敦,小说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小说中的人物都极具代表性,尤其是南希,更是被当今学者认为是小说中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和教育意义的人物。本文主要对《雾都孤儿》中的南希形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雾都孤儿》对于当时的伦敦社会进行了真实的还原,读通过小说中就能够了解当时繁华都市生活的背后,而狄更斯在小说中充分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讽刺和揭露当时社会的同时还表现出了自身的崇高道德意图和希望社会改革的理想追求。虽然小说中的社会环境非常残酷,但是善良的美德却得以保留下来并取得了胜利,奥利弗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却并没有成为小偷,甚至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而小说中的南希更是整部作品极为突出的角色,她和小偷、盗匪们生活了数十年,但是却没有失去善良的美德,为了能够帮助奥利弗恢复身份,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一、南希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心地善良
南希虽然身处盗贼团伙中数十年,但是内心的善良却并没有失去,而奥利弗的出现就是唤醒她良知的重要开关。南希的出身非常不幸,但是却怀着自己的不幸不要发生,并且不要再别人身上发生的信念,即使是一名弱女子,但是个性却非常的刚强,为了正义和爱情,甚至能够跟邪恶作斗争。当奥利弗备受盗贼团伙的折磨时,她甚至能够勇敢地夺下赛克斯受众的棍子,并宣言谁要是再欺负奥利弗就和谁拼命,并且非常后悔帮助自己的团伙将奥利弗带回来。看见奥利弗和自己有着同样的遭遇,她不仅恨团伙里的人,甚至恨自己扒手的身份,但是却因为力量过于弱小而无法抗争,善良的南希承受着想要摆脱而又无能为力的矛盾痛苦。
(二)机智勇敢
为了使奥利弗摆脱折磨,南希最终决定将他救出去,这时的南希将自己的聪明机智完全地展现了出来。当遇见强大的对手时,蛮干是绝对步行的,因此只能够智取,于是南希在费金和赛克斯密谋怎样对付奥利弗时,南希假装喝醉了在一旁偷听他们的秘密,并且寻找机会将消息传递出去,其机智和胆识甚至连老奸巨猾的费金都不是对手,南希甚至将赛克斯灌醉,然后将秘密告诉了罗斯小姐,并依靠她的力量将奥利弗解救了出来。南希为了能够在盗贼团伙中生存下去,在面对周围各式各样的人时就必须学会随机应变,为了能够不彻底地跟他们同流合污,南希就必须学会圆滑地生活,学会和恶势力周旋,正是从小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使得南希具备了机智勇敢的特征。
(三)敢爱敢恨
小说中的南希将爱情看得无比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名将未来、名誉和生命都屈居其后的爱情狂。即使她的情人赛克斯并不把她当回事,对她的态度非常残暴,然而南希却依旧爱他,即使是面对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甚至使生命,只要能够回到赛克斯的身边就无所畏惧。即使是后来为了能够救奥利弗她选择背叛,但是内心却依旧对于赛克斯抱有一丝侥幸,然而赛克斯却将那么深爱着的她无情地杀害了,明明可以逃生,但是却选择了被深爱的人杀死,这种行为很傻,却也让人非常心痛。南希的爱非常卑微,即使生前犯过错和罪,但是她的孤独无助和最后的牺牲,都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是她的付出最终使得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
二、南希悲剧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南希这一人物其实并不是狄更斯虚构出来的,而是当时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狄更斯地一种批判。狄更斯童年时期被父亲送去当童工,因为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压迫,对于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人性的泯灭非常厌恶,因此便通过南希这一形象表达了出来。南希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小说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南希的身世,但是有一段中却提及了她对于过去的回忆,她曾对费金说她孩子的时候就在替他偷东西了,从事这种行当已有十二年,并且非常地痛恨这种生活,然而为了生活却又被迫过着这种耻辱的生活,这也是造成南希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从上述的形象分析可以看出,南希对于爱情的追求,使得她并没有离开赛克斯独自生活的勇气,尤其是在面对露丝的时候,更是心生自卑和悲观,甚至认为贫民窟才是自己的归宿。另一方面,南希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然而当时大多数人内心被金钱腐蚀,爱情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更加看重背后的利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矛盾。当时的社会并不接纳和包容南希的真诚和善良,也是造成南希最终悲剧的重要因素。
三、结论
南希虽然不是小说中的主角,但是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在塑造这一人物的时候就给她的形象设置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读者不仅感动于南希的善良,还透过南希看见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少女,因为认为自身的罪恶无法消除,不能够清白地生活于社会中,最终只能够屈服于命运,死于盗贼之手,小说的结局虽然是圆满的,但是南希的悲剧却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周妍.基于叙事角度谈狄更斯的《雾都孤儿》[J].短篇小说,2015(5):45-46.
[2]孟姗姗.浅议《雾都孤儿》的“都市哥特式”[J].短篇小说,2015(11):57-58.
[3]尹轶群.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小说的现实性与童话性[J].作家,2015(2):182-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