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丹华
多站式考核,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R.M.Harden提出的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利用这个框架,每一个医疗考试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所需,将教学大纲或者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为考核对象模拟出特定的临床情景来测试其临床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及反应能力,通过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很有效地评估考核对象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达到考核目的。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操作技能是护理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将多站式考核方法应用到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中,不仅能直接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还能帮助其未来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人员角色。
一、当前《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现状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足以见得护理工作在临床医疗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护理工作实践操作方法均来源于《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所要求的操作技能。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将这门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版《护理学基础》教材为例,课时安排中理论教学为76学时,而实践操作为84学时,当中包含有四十七项实训操作,足以见得本门课程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大部分《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方法都是以“课堂基础理论教学—课堂护理操作示范教学—实训室操作练习—操作方法考核”这种模式进行,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技能的要求大多依赖于学生的自主练习。经过长期反复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学生大部分只是简单重复每一项操作过程的步骤和方法,以致操作技能考核时,学生反应都是单调机械,缺乏真实性和灵活性的。
因此,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技能考试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站式考核方法的应用
多站式考核是近年来医护学界备受推崇的,能客观、实用、全面反映被考核者综合能力的考核方法。为使多站式考核更具成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利用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变被动为主动,在每一项护理操作技能中,利用临床案例引导学生用所学医学学科专业知识积极思考、讨论案例内容,主动提出应当提供的护理内容,从而导入我们所要求的相应的护理操作方法。
在完成操作示范教学后,指导学生围绕不同情境案例完成同一项护理操作的练习,以锻炼其灵活变通的能力。在操作技能考核环节,我们改变以往单一操作的考核,而是分时段性进行综合考核,在考查学生掌握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时段考核过程中,将多个操作内容联合起来设计临床案例。
例如,针对病人出入院护理章节涉及的几项护理操作技能要求,我们设计了三个站点的特定情景及模拟病人,站点一考查学生接待模拟病人的初步处理,包括了服务态度、测量生命体征操作、建立病历资料和填写相关表格;站点二考查学生运送病人的相关操作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可独立进行或寻求助手;站点三考查学生出院护理相关要求。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每一站点又设立不同的模拟病人,展现不一样的临床需求,以此达到考核要求。
为了获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在多站式考核的要求下,学生更为主动地整合专业知识,同时在日常护理操作技能练习中,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同一操作方法在不同场景、不同案例中的运用,由此带来更具成效的操作技能教学。
三、多站式考核方法的应用体会
通过多站式考核,我们可直观评估学生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化的护理操作项目科学地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思路,案例现场病人的需求直接展示了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度和准确度,整个考核过程均要求学生以一名真正的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进行护理操作。
多站式考核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考核方法,除了考核学生的操作技术,还要求其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来处理真实存在的临床护理问题,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变通。在达到硬性考核要求的同时,也逐渐让学生体会到自身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以便尽早适应角色的转换。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将先进、有效的教学和考核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以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临床护理工作者。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