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瑞狄斯与《现代爱情》

2017-11-08 14:31陈长进郝涂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解构立场爱情

陈长进+郝涂根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维多利亚中后期文学与民族道德的重构研究”(AHSKY2014D110)。

摘 要:《现代爱情》是英国作家乔治·梅瑞狄斯的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心理意象。

关键词:现代爱情;心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现代爱情》是英国作家乔治·梅瑞狄斯的经典作品,写作特色也与他的其他作品不同。这部作品的叙事者经历坎坷,但又似乎没有吸取什么教训。叙事者的自利主义从未受到惩罚,故作感伤的姿态也没有直接导致悲剧。梅瑞狄斯在自然诗中提出的进化乐观主义认为,自然是纯粹无动于衷的事物,他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没有道德的故事。《现代爱情》的叙事者是零碎的宇宙中的一个零碎的人。叙事者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质疑他对上帝的信仰,自然的仁慈,宇宙的有序性,自我的稳定性和真实性,以及语言传达真理的能力。他通过简单地采取各种道德和哲学的立场来对付他周围的混乱,其中包括对上帝的信仰、对恶魔的拥护、对身体快乐的追求,以及对无意义的生活的蔑视。这些立场没有一个能满足他很长一段时间,叙事者在一个章节使用一个立场,然后在下一个章节反对这个立场。叙事者还从文学中挑选了不同的角色:有时他的话或者行为像是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雪莱、拜伦作品中的英雄,哥德作品中的恶棍或失乐园中的撒旦。这些人物也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有意义的结构,他暂时接受了,不久以后又放弃了。叙事者精神的分散性,再加上明显缺乏的道德,导致一些批评家将其视为真理不可追寻的证明。他们认为叙事者的本体论危机如同梅瑞狄斯关于人类状况的说法。梅瑞狄斯使用叙事者的各种角色,强调自我是一个文化创造的实体,而所有哲学或道德观点必然是局部的。象征也不具备前后一致性,因为读者能很快发现像蛇和星星这样的形象只与叙事者在特定的章节中的心态有关,而不指向更大的意义框架。

《现代爱情》的心理现实不再是不自然的,不是来源于已存在的文学作品,而是来源于对人性的准确描述。《现代爱情》也是对关于爱情,时间,语言和自我的传统信仰的自我解构。叙事者对他的记忆的真实性以及用语言真实地传达真理的能力缺乏信心,无法对他的经历进行连贯叙述。因此,他的自我感变得分散。梅瑞狄斯证明了人类心灵的连续不断变化的性质,描绘了一个危机状态下的内心冲突的人,一个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的和具有前瞻性的人物形象。梅瑞狄斯还使用《现代爱情》来描述自己婚姻的失败,并且开始发展丰富的心理写作技巧。《现代爱情》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个序列有两个叙事者----分别使用看似客观的第三人称,以及主观的第一人称。有时候,两个叙事者都会在同一章中发声。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叙事者和丈夫是同一个人,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他的经历。具有更加解构性的评论家认为,在使用两个叙述者时,梅瑞狄斯正在提示关注该主题的不稳定性。批评家认为《现代爱情》是小说和抒情诗的融合,将两个叙述者视为梅瑞狄斯用于在这些写作流派之间进行转换的工具,他通过故意暴露激烈的抒情情绪和平白的叙事之间的界限来解构维多利亚时代的抒情诗和传记真实性的概念,同时追求一种小说或戏剧性独白式的心理探寻。

两位叙事者允许梅瑞狄斯创造出一种使用自传体材料的虚构手段,使虚构的自传体叙事者与他的自传体材料之间产生紧张关系,这种张力平行和加强了诗的中央戏剧运动。叙事者因妻子死亡而感到内疚,重新审视他的婚姻,以确定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自责。叙事者采用各种立场和态度,回忆起婚姻中的关键时刻,利用一系列不同的方法来开脱自己,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是混合性的”。在他的一些成熟小说中,梅瑞狄斯将自己描述为本质上的连续性或季节性。他的人物经历了他们生命的几个阶段或者几个季节,在某些情况下,这两个阶段相差甚远,几乎构成了两个分开的自我。在《十字路口的黛安娜》中,女主角從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运动充满心理变化,可以被认为是精神死亡或重生。梅瑞狄斯也没有将自我写成目的。他们进入他们生活的一个阶段时可能以比上一阶段拥有更多的智慧和自知之明,但是梅瑞狄斯很少将他们置于一个明确的获取智慧或自知之明的道路上。相反,他创造了一个明显的错觉:他的人物在进行从他们生命的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的有机运动。他们经常克服他们的妄想、自负、偏见、感伤和精神无知,被一整套幻想和性格缺陷所困扰,这些与他们新的生活阶段有关。他们从经验中学习,经常在一部小说结束时被称为“更好的人”,而不是一开始就会被称为“更好的人”,但是他们从不觉得一切已终结,当一本书结束时,读者会觉得他们将继续生活,欺骗别人、察觉别人的欺骗并遇到新的障碍。

参考文献:

[1]Beerbohm,Max .The History of the Novel in England[M]. Boston: Houghton Milffin, 1932.

[2]常耀信. 英国文学通史( 第二卷)[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瞿世镜译. 论小说与小说家[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构立场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还原
解构“剧本杀”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