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

2017-11-08 08:51杨粒彬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杨粒彬

摘 要:“农家书屋”是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当前“农家书屋”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出发,探索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合作共建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家书屋 公共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7 ) 09-00-01

“農家书屋”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和看书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在行政村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南宁市自2007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十年来已建成“农家书屋”1438个,实现了全市17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足的面貌,但管理与运行效果却是不尽人意,不能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带动作用。

一、当前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1.选点不当。书屋是村民学习知识、拓宽眼界的重要场所,方便村民应该是书屋选址的指导标准。经调查,有的农家书屋建在村委办公楼或者村小学里,距离自然村屯较远,并不方便村民看书,不利于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

2.管理不当。农家书屋虽都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但是对规范服务内容、读者权利、管理员的职责、图书捐赠管理、图书和设备安全等还没有统一的规定。目前大部分书屋管理员主要由以下几类人负责:一是村委会负责文教工作的人员兼任,二是退休的村干部担任,三是村民中推选一个较有文化的人在工闲时负责,均非专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教育,开放时间得不到保障,业务开展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到位。

3.经费保障不足,文献更新慢。2014年起中央财政资金每年给予每个农家书屋1600元的出版物购置经费,自治区每年给每个农家书屋配套400元经费,共计2000元。购书经费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统筹使用,按照3年一轮,每年对全区三分之一的农家书屋统一进行补充更新,图书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了书屋的“造血”功能。图书统一公开招标采购并配送到当年补充更新村点,不能兼顾到每个乡村的发展特色,脱离村民的实际需要,图书资源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另外,书屋管理人员的劳务补偿费长期空缺,书屋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4.自动化应用程度低。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手段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文化服务的每个领域。农家书屋在建设初期配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甚至还存在将书屋的电脑挪做他用的现象,大部分书屋仍主要以手工登记为主,很少能实施电子借阅、回溯建库。

5.服务模式单一,文化阵地价值功能发挥不足。农家书屋作为村级文化学习和交流的主要阵地,不仅应成为村民学习的教室,还应成为村民开展文艺娱乐、文化休闲的会所。但从十年来的建设效果看,90%以上的农家书屋仅能提供简单的图书借阅开放,极少开展主题电影、文娱竞赛、文艺表演、知识讲座等活动,书屋的文化阵地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

针对“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后续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紧靠新闻出版系统和地方的能力是难以解决的。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读者管理、阅读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合作,共同把农家书屋真正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基地。

1.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解决农家书屋书的造血问题。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因地制宜,采取送书下乡和流动图书等形式,把馆藏图书送到乡镇图书流通站、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让农民免费借阅,并不定期进行图书流动更换,使图书资源流动起来,既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在农家书屋间的流通使用,让有限的图书资源给更多的农民带来实惠,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化需求。

2.利用图书馆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水平,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图书馆参考本馆规章制度制定农家书屋的管理条例,完善书屋的制度建设;图书馆结合业务工作需要,为农家书屋实施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业务培训、业务指导,提升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目前,我市大多数“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制度上墙,对图书的接收、上架、建档、借阅登记等也日益规范,有效防止了图书的流失,并出台滞纳金规定,有效保障村民公平享受阅读的权利。

3.利用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活动经验,挖掘和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功能。利用农家书屋阵地,联合开展知识讲座、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读者活动,充实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近年来,南宁市图书馆根据农民需要,把“绿城讲坛”公益讲座带到农家书屋,为村民举办农业技术知识讲座,并结合“三下乡”下村开展谜语、抛套圈、知识问答等活动,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了村民的阅读兴趣。

4.利用图书馆项目建设,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和书屋的可持续协调发展。2011年2月,由南宁市图书馆牵头实施的“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是一个面向社会、惠及市民、开展公益性服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将农家书屋作为“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基层网点纳入图书馆发展规划中,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文献信息服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将公共图书资源配置到广大农村,推动城乡文化资源建设布局合理和优势互补。

5.利用“共享工程”文化资源平台,充实农家书屋资源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已有的文献资源、设备设施,充实农家书屋的电子文献资源,解决纸质图书的供需矛盾。目前,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沙平村农家书屋与兴宁区共享工程基层中心联网,不仅能浏览到共享工程网站丰富的电子资源,还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掌握致富信息。

6.利用图书馆信息优势,提升农家书屋的科技服务水平。图书馆应立足农村群众需求,利用本馆科技文献资源优势,邀请有关专家对农民群众需要的有关本地农业种养的资料进行筛选、编印二三次文献,发放到农家书屋供村民使用,从而帮助村民节约图书信息选择的时间,提升文献资源利用率,提升农家书屋的科技信息服务水平。

7.利用图书馆宣传服务阵地,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鼓励社会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支持和帮助农家书屋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对基层文化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俞仲英.衢州“农家书屋”使用与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

[2]杨华芳.龙小玲.张爱萍.县级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