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

2017-11-08 08:49张居永
党史文苑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习近平

张居永

[摘要]从理论上阐明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困难群众利益保障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也可以为当下和未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清晰的实践指向。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业已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具有人民中心立场、以实现百年目标为内生动力、强化理论指引、注重顶层设计、突出精准导向等典型特征。

[关键词]习近平 困难群众 利益保障 贫困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极具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情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从“知青插队”到“主政一方”,再到“担纲中央”,习近平始终关注困难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矢志不渝推动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形成了系统的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困难群众利益保障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也可以为当下和未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清晰的实践指向。

一、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发展脉络

凭借早年在陕西梁家河村插队时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深切体会,在主政地方期间,习近平就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牛鼻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弱鸟如何先飞”[1]p1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并围绕如何引导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这一主题,提出了“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提升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基本功”“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1]p216,16,159“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2]p7等一系列应对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深切关怀,始终把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战略思考与决策部署,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新思想新战略。

2012年12月,刚担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首次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就提出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以及“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3]等重要思想。2013年,在参加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在甘肃定西和临夏及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地看望困难群众、考察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强调党和政府要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2014年,在考察调研内蒙古、福建,在首个国家“扶贫日”批示中,进一步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保障困难群众利益的重要思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陕西、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工作,在延安、贵阳两次召开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座谈会,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就“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以及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进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山西考察调研,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及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又提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等重要思想,并首次将“精准脱贫”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二、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科學内涵与主要特征

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历经40多年发展,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鲜活实践的精心凝练,业已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具有人民中心立场、以实现百年目标为内生动力、强化理论指引、注重顶层设计、突出精准导向等典型特征。

1.以人民为中心: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坚定立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4]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在许多不同场合指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主力,是推进国家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主要动力;在开展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工作时应该切实考虑困难群众的各方面利益和实际困难,做好雪中送炭的事情,以饱满的热情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时刻关心困难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应该在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访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到困难群众需要之地解忧,到困难群众烦恼之地调整,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落实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身处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解决困难群众关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在为困难群众办好事的过程中发挥自我自主意识与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无不体现出他的以人民为中心,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坚定立场。

2.实现百年目标: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内生动力。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郑重表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并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作为“我们的责任”揽在了肩上。在新年前夕发表的历次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态“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6];“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7]。他强调“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8]。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9]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生成逻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内生动力。endprint

3.强化理论指引:困难群众利益保障话语体系的全方位构建。实现“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7]的庄重承诺,需要强化以实践为导向的理论指引,在全党全社会全方位构建一个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话语体系。自党的十八大至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9次深入河北阜平、甘肃定西和临夏、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内蒙古兴安盟、陕西延安、贵州遵义、云南昭通、河北张北、山西赵家洼村等贫困地区考察调研,而每次考察调研,走进贫困村、访问贫困户、关心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必选项”。在贫困地区考察现场即兴发言,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协调会,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团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发表新年贺词,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批示等各种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就困难群众利益保障阐明意义、做出部署、提出要求,提出了对困难群众要做到“三个格外”;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等等一系列关系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新思想、新战略,通过理论阐述和话语体系全方位构建,为全党聚力、全社会参与解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话语氛围。

4.注重顶层设计: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战略谋划。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好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保障好困难群众各方面利益,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执政难题。而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全部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面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顶层战略谋划,以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标志,从战略层面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大基本方略,确立了“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等几项基本原则,同时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思路和对策举措进行了精细化阐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困难群众利益,制定了顶层设计特征明显、实践操作性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行动纲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新思想新战略,再一次从战略谋划层面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制定了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保障困难群众利益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从国家战略层面保障好困难群众利益,做好顶层设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指导下,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我国还将每年10月17日确立为全国“扶贫日”,以全国性纪念日的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利益。

5.突出精准导向: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靶向治疗。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2020年这个确定的时间节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困难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重在谋划,贵在落实,成于精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考察调研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实现了扶贫开发与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指导思想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战略转向。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貧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并以“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为理论逻辑,系统阐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靶向治疗原则。2017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了“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成本,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9]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举措,继续突出了困难群众利益保障的精准导向。

三、结论

如何通过扎实的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利益,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这是我国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以及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以其深刻的人民情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成了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理论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开发工作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2-31.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7-01-01.

[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六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6-01-01.

[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5-01-01.

[9]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

责任编辑/马永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精准扶贫
标题党
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