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08 03:55:46周爱民王贵真何沉沉
现代计算机 2017年27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驱动设置

周爱民,王贵真,何沉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412012)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爱民,王贵真,何沉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412012)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现很多问题,如学生操作时间少,学过的内容记不住,缺乏有效过程评价,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导致教师教学进度难以把握等等,种种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亟需改革。用实例阐述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统计和分析教学效果,研究显示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公共课,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出现很多问题:一是教师课堂讲解时间过长,学生操作熟练时间少,学过的内容记不住;二是学生基础差异大[1]进度和重点难点难以把握;三是缺乏有效的过程评价,学生学习缺乏反馈从而失去激情;四是课后师生交流缺乏,有疑无处问。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新兴的微视频教学法有机的结合,应用到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16级助产专业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助产1班级有50人,助产2班有52人,两个班级全部都为女生,高考录取分数为同一个录取线,无明显差异(P>0.05)。抽签决定助产2班为研究组,采用该教学法教学,助产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1.2 方法实施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涉及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共七个步骤,如图1所示。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任务的设置和微视频的制作是该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环节,应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特定的知识点来设计任务,站在学生角度制作视频。本文以“Word文档格式设置”这个内容为例介绍。根据教学计划,该内容计划两个学时。

图1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环节示意图

课前:第一步:课程内容任务化。根据教学计划“Word文档格式设置”主要介绍三个主要内容:一是Word的基本编辑技术,包括文字的选定、复制、移动、查找与替换等;二是字体格式设置,包括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等的设置以及下划线、着重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等;三是段落的设置,包括段落的对齐、边界、间距以及项目符号变化的设置等。根据这三个主要内容,我们设置了五个任务:①将“我的作文。docx”文件中“张大妈”全部替换成红色的“李大妈”;②如何设置字体、字符间距、宽度、水平位置?③如何给文本、段落、页面添加边框、底纹?④如何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行间距、段前段后?如何设置段落项目符合和编号?⑤按照“房地产调研报告”设置要求文件和排版后效果图排版,第五个任务是学生作业,共分三个部分共16个问题。

第二步:微视频制作和上传网路平台。采用屏幕录像专家录制五个任务的操作视频,每个视频时长为3分钟左右,如果任务量大,操作时间确实比较长的,就拆分成数个视频录制。视频录制完了以后上传到超星泛雅平台,同时上传的还有ppt课件和学生操作的各种素材(见图2)。

第三步:学生预习。学生通过电脑登录超星泛雅平台进入课程学习,也可以用手机下载超星学习通,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移动学习。

课中:第四步:教师讲解重点、难点。为了确保知识系统化,老师利用上课时间,先给学生介绍一下Word的窗口、一些特殊符号和复杂公式的输入,然后主要介绍一下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①字符间距和水平位置的设置;②文本、段落、页面边框的区别;③段间距和项目符号、编号的设置,大概花20分钟的时间。

第五步:课堂操作练习,师生互动答疑。学生打开“房地产调研报告。docx”文件按照设置要求做题。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都嵌入到设置要求中。学生操作练习时,可以跟邻桌讨论、可以看视频、也可以举手求助教师。最后,教师汇总大家共性的问题,再在课堂上讲解。

第六步:学生上传作业。学生完成作业以后通过超星泛雅平台的作业提交功能提交作业。教师在设置操作任务的时要保证任务量适中,防止大部分学生速度快剩余时间过多,也不能任务过多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

课后:第七步:教师网上答疑和学情分析,学生网上复习温故。学生可以在网上再一次观看视频,复习温故,有疑问可以给教师留言。教师则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大家的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判断,并对今后教学作出调整改进。

图2 “Word文档格式设置”上传的素材

2 评价方法

2.1 考试成绩

两组学生都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简称国一考试)和期末考试,国一考试采用的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期末考试采用的是新思路等考通考试系统,两次考试都是随机抽题,严格监考,百分制记分,电脑评卷,学生未出现舞弊现象,成绩能公正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学生评价

课程快要结束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解记忆情况、学习效率等方面,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回收102份,回收有效率100%。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学生两次考试成绩比较[2]

两组学生参加两次考试成绩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见表1),通过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通过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

3.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3]

两组比较,研究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6个方面的提高较对照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

4 讨论

4.1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学生只是模仿式的填鸭式学习,学习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自然下降。而微视频时间大多控制在3分钟左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时间段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学完一个知识点,学生没有压力,大部分学生也能在这个时间段掌握知识点的内容。如果他们看一遍没学会,可以反复观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在网上向同学或教师求助,总能找到满意的答复。每学会一个知识点,学生就会有种收获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激发他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我们研究发现,学习兴趣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01。学生一旦有兴趣,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基础和自我管控能力都比较差,该教学方法是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任务点要求学生去看,课后要求将作业通过平台上交,学生课前看视频自学和课后作业情况都将作为平时成绩被系统记录下来。表2中相应项P<0.001。说明通过这种不断用任务驱动而又及时有相应考核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3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4]

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课中老师只要讲解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碰到问题,不但可以向教师和同学求助,更主要的是可以看看微视频这个“小老师”是怎么操作的,人人都有“小老师”,学生操作的速度也会大大提升。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多安排些实例让学生练习,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练习时间不够的问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加深记忆都有明显提升,表2中这三项的P<0.001。

4.4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对教师要求更高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对教师要求更高。课前要花大量时间找到相应素材、精心做好任务和案例设计,课中要做好归纳总结和答疑,课后还要在网上跟学生互动,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点传授者,学生答疑解惑的帮助者,更是学生向更深知识学习探究的促成者[5],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设计能力、过硬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4.5 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要具体、要细化、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任务设计要紧靠教学大纲,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要把问题任务化,任务精细化,要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任务当中,保证教学内容全覆盖,没有知识点的遗漏,特别是重点难点一定要嵌入到任务中。

(2)视频录制速度要适中,过程要详细。录制视频的时候,操作速度和语速都要尽量放缓,否则学生跟不上,容易带来烦躁和厌学情绪。录制过程要详细,在机房观看的时候不便播放声音,要让学生不听声音也能基本看懂视频,有个别地方可以输入文字给学生做注解,尽量能让学生做到“傻瓜式”学习。

(3)课余要及时跟学生做好互动。学生课前网上观看视频预习,课后网上复习和提交作业,如果有问题学生可在网上留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师生之间建立好网上良好互动,既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又能增强教学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1]李茂林.微课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现代计算机,2015.5:25-27.

[1]邓雪冰.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当代医药论丛,2017.6:143-144.

[2]田莉.视频案例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97-599.

[3]赵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98-99.

[4]邓三鸿,许鑫,王吴,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120-124.

[5]岳维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外科护理学考核改革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6(4):108-109.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Micro-Video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OU Ai-min,WANG Gui-zhen,HE Chen-chen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uzhou 412012)

Computer Basi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ppeared many problems,such as opera⁃tion time,less students learned to remember,the content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process evaluation,learning motivation is dif⁃ficult to mobilize;The students'basic difference causes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ogress to be difficult to grasp,etc.,for vari⁃ous reasons,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and the reform is badly needed.This article with examples based on task driven micro video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steps and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effect,the study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1007-1423(2017)27-0012-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7.27.003

任务驱动;微视频;计算机基础教学

湖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20161106)

周爱民(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和计算机教学

王贵真(1988-),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

何沉沉(1983-),男,湖南株洲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教学资源建设

2017-07-18

2017-09-16

Task Driven;Micro Video;Computer Basic Teaching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驱动设置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5:46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