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创新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了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当前,在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于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实践机会来锻炼和展现自己的操作技能。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幼教专业语文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幼教专业;语文课堂;运用
一、引言
从古至今,进行的许多教育改革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改进方法,抛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幼教语文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新教学思想。在孩子小时候进行的教育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重要影响,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学习成绩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从小教会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孩子今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参与式教学在实践运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顺应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交流,学会独立思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正确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孩子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此外,通过参与式教学使学生和老师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一个亲切的朋友可以去倾诉,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一个专业的人士来解答。所以老师在参与教学中充当的是朋友和老师的身份,使学生不再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那样唯恐躲还来不及的状况。让学生不害怕老师,老师就要拿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与学生亲切交谈,同时,为了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老师也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吸引同学,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打动同学。
三、幼儿教学的内容
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群体的特殊性,所以对幼儿老师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教学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首先,语言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幼儿开始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对此也非常重视,并且对幼儿教师的相关老师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幼儿教师在考取幼儿教师的时候,需要经过初试、复试等层层选拔,采取择优录取、淘汰机制进行筛选。
其次,老师在具有教幼儿文化素质等相关硬性指标要求外,幼儿老师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其所教授的对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具有很好的与小孩交流的能力。对于幼儿老师来說,需要有耐心、细心、热心、体贴等优秀的品质[1]。
当然,对于幼儿老师来说,还需要比较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艺术。对幼儿老师来说,不仅需要能歌善舞,还需要能说会道,能在课堂上抓住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通过老师的表演,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和知识。
四、参与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1.给学生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败,所以老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喜爱程度。在设计活动主题时,一般都是孩子比较感感兴趣,能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达到话越说越多,越说越好玩的效果。比如,幼儿一般喜欢做实验,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设计一个简单吸水实验,然后让他们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发现了什么。此外,老师还可以布置其他活动主题,也可以是让他们做一个游戏,或者让他们阅读一个材料,让他们提前了解活动的内容,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为孩子设置新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眼睛观察,最后发现背后的蕴含的东西。在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当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特别感兴趣的时候,老师可以加深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当讨论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2.调动学生参与度积极性
任何一个课堂作业的设计,都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继续进行下去。所以,对老师来说,这个关乎活动的成败。所以,老师在做活动之前,要注意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些孩子不高兴,要主动和孩子交流,询问不高兴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孩子可能是今天不想来上学,结果被妈妈硬拉着来上学了,所以不高兴,所以,老师一定要细心观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再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活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2]。
3.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开展活动中之前,老师可以用自己的演讲和表演为孩子营造一个或欢快、或严肃的课堂气氛。这样孩子们不会因为突然的开始而不适,也不会因为在想其他事情而闷闷不乐。老师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们对一些问题感到不解时,老师要鼓励孩子们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并让和同学一起参与互动,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老师还应该激发同学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让同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或者让同学们自己去搜集材料,并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语度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归纳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4.设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模式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审查以及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对学生的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3]。
考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口头的表扬和鼓励,另一种是通过设置物质奖项,给予鼓励。不管哪一种奖励,在颁发的过程中,尽量使每一个人都有,同时,在颁发的过程中,声音要柔和,语言要亲切,尽量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心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促成有效竞争,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需要老师言传身教,更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运用,才能教会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明俊.参与式教学法在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5(18):53-53.
[2]王悦.参与式教学法在幼教语言领域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232.
[3]杨兴良.浅谈学生参与式教学法在幼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关爱明天,2016(3).
[4]林岚,施春阳.参与式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亚太教育,2015(15):116-116.
作者简介:
苏静(1971.02.1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大学专科学历,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职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闾乡南王庄幼儿园,任职以来曾多次获得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政府嘉奖、优质课评选活动优秀奖、学科优胜奖等奖励,发表的教学论文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研究方向:幼教语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