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绘本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思考

2017-11-07 09:30董菊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绘本教学想象力

【摘 要】绘本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类书籍,以其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幼儿阅读之旅拉开了帷幕。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开发性思维、美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深度挖掘绘本价值的基础上,在绘本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力已成为思考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教育经验,就幼儿绘本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绘本教学;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相对于知识而言,想象力更为重要,它以其无限性概括了世界的所有,是推动知识进化、世界进步的重要源动力。而幼儿的想象力无疑是丰富多姿的。实现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与强化,对幼儿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心智思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绘本教学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追求幼儿全面发展下的教育改革下借助绘本教育,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想象力至关重要。

一、绘本教育前——利用绘本带动幼儿学习热情

深度挖掘绘本价值,进行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是幼儿教师在绘本教育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在绘本阅读教育前,可充分挖据绘本封面与扉页中蕴含的机遇,进行幼儿阅读兴趣与想象力的激发。

(一)绘本封面“猜一猜”

在绘本阅读中,最先映入幼儿眼中并给予幼儿一定阅读感知体验的就是绘本封面了[1]。而通常情况下绘本封面中蕴含了一定的绘本故事线索,或是主要人物、或是特定场景。因此,在進行绘本教学前,教师可利用绘本封面,让幼儿根据封面内容进行故事猜测,从而提升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美国,佩特·哈群斯创作)教学中,其封面上体现的是:在一片丰收的景象里一只母鸡正在悠闲的散步,而在母鸡的后面有一只狡猾的狐狸正紧紧的盯着它。

教师提问:封面中都有那些事物?

学生答:“有漂亮的母鸡!”、“有一只狐狸!还有小红花!”、“有结满红苹果的树”……

幼儿将绘本中存在的事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文字等)进行了一一讲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幼儿事物发现能力。

教师问:大家根据图片内容猜一猜这本书将的应该是什么故事?

幼儿基于上述观察,通过联想与想象纷纷阐述了自己的猜测:“狐狸一定想要吃了母鸡,它在想这只母鸡一定很美味!”、“母鸡肯定还没有发现狐狸跟踪它。”、“我想最后一定是母鸡很聪明的战胜了狐狸,没有让狐狸吃掉它”……有的小朋友还认为“母鸡和狐狸最后成为了好朋友”。总而言之,幼儿的现象是丰富的、多彩多姿的,他们根据自身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对《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封面展开了现象,其想象的内容甚至远远超过了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绘本扉页“想一想”

相对于绘本封面而言,绘本扉页也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样以《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教学为例,教师讲绘本扉页进行提炼,包括故事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地点与时间等,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微课件,并进行图片信息展示,让幼儿进行故事人物、情节与结局的猜测,从而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偶尔图书阅读兴趣。

二、绘本教育中——利用绘本开创想象空间

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空间,实践证明,好的绘本是开拓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现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过遮盖图片或文字激发幼儿想象力

利用绘本“图文结合”的特点,通过对绘本部分故事情节中“图片”或“文字”或“图片的某一部分”进行遮挡,让幼儿联系上下文以及依据自身缘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可有效达到绘本教学的目的[2]。

例如,在绘本《亲爱的小鱼》教学中,当讲授到第四时,教师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幼儿进行现象“小鱼总会长大,小小的鱼缸将无法容纳它的身体。小猫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并把“小猫的想法”遮盖起来,请幼儿联系前面小猫对小鱼的感情进行猜测与判断。在此过程中,幼儿根据前面的信息以及文字描述,并将自身带入到角色中,联系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相处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认为“小猫会将小鱼放归大海,让小鱼快乐成长。”、有的孩子认为“小猫可以买大点的鱼缸么?不然剩下小猫一个人在岛上多孤岛啊。”……这样的方法促进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参与性,并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绘本教学不在限制于绘本内容,实现了绘本教学活动的有效拓展。

(二)利用绘本留白激发幼儿想象力

在许多幼儿绘本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故事留白,合理利用这种“留白”对激发幼儿想象力,加深幼儿绘本理解能力、幼儿故事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绘本《鸭子农夫》阅读中,当幼儿阅读到“动物们一起商量帮助受欺负的鸭子”这一故事情节时,教师针对绘本中“‘哞哞!牛说;‘咩咩!羊说;‘咕咕!鸡说;就这么说定了!”这段对话让幼儿通过联想与想象,对“哞哞”、“咩咩”、“咕咕”进行补白。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并补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

三、绘本教育后:利用绘本资源拓展

绘本续写、绘本仿写、绘本游戏改编等是绘本教学中开拓幼儿思维,提升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绘本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3]。对此,教师在幼儿阅读完绘本后,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创设拓展性的游戏活动,用以促进幼儿对绘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幼儿全面化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完《鸭子骑车》绘本故事后,提出问题“勇敢的鸭子接下来又会做哪些事情来挑战自我呢?”,让幼儿对此进行续写。而从《鸭子开发机》、《鸭子开轮船》等续写故事中,可充分感知到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绘本是幼儿读书生涯中最重要的阅读读物。绘本教育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感知事物的重要途径。在绘本教学中合理利用绘本资源,挖掘绘本价值,激发幼儿想象力,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梅.素质教育下如何培养幼儿绘本课堂教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赤子(上中旬),2015,16:285.

[2]管筱芬.徜徉绘本读出新意——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7:51.

[3]唐玮.“阅”绘本之乐,“品”故事之蕴——谈绘本阅读促进幼儿行为品质的养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236.

作者简介:

董菊英(1970.4~),女,云南保山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身心健康。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绘本教学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