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2017-11-07 23:36闫婧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融资

闫婧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如今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传统融资模式并不能有效化解此类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商贸流通企业解决融资困境提供了有益思路。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化解商贸流通业融资困境上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不仅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转型的一个可行方向。

关键词:商贸流通 融资 京东金融

传统融资模式下,商贸流通企业并不能有效化解融资困境,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渠道获得企业经营发展所需资金。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快速崛起,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发展的格局下,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渠道变得更加宽广,逐步降低对传统金融的依赖程度,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金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商贸流通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来拓宽融资渠道属于创新之举,对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有重要作用。有鉴于此,需要对其作更加具体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我国企业融资现状出发,重点探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对商贸流通企业化解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京东金融为典型案例,寻找积极有效的方式破解商贸流通企业融资困境。

传统融资是我国企业融资的核心模式

企业融资需求是永恒的,虽然市场上提供融资的渠道较多,但仍旧难以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与我国的金融制度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无关联。就融资需求度而言,不同企業的资金周转率不同,对融资期限的选择则会不同,相应的融资成本也会不同。就融资渠道而言,其选择取决于融资成本、效率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通常以银行、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为重要渠道。从融资方式上看,通常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各不相同,且传统融资方式下的资金往往流向经营资质良好的企业,对广大中小微企业而言,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此外,即便是传统融资渠道为众多优质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但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也令众多企业面临重重困境,高额的融资成本加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上述金融抑制现象是我国各类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已经严重抑制了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精神。因此,学术界、实务界纷纷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希冀寻找有效的化解途径,但都收效甚微。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各有不同,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未曾得到解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构成了一国的融资结构(涂美珍、程建伟,2002),而在我国,传统的融资渠道以银行、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为融资来源,同时兼具股市、债市融资,间接融资占据一定的比例,中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就我国金融市场而言,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我国金融在市场定位上已经脱离了初衷,并未完全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因此,即使是能够承受较高资金成本的企业也需要着力解决融资问题。

传统的融资规模占据融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尤其是银行信贷规模占比较大,间接融资模式明显,从表2的统计即可看出。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为主导,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资本市场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对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众多中小微企业而言,其融资规模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化解商贸流通业融资困境,必须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创新融资模式是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加强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商贸流通业融资现状剖析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各类金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致力于化解此类难题,但都是收效甚微。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在当前信用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产业结构失衡,宏观经济面临重大变革,经济走向不明朗,企业生存发展较为艰难。就我国商贸流通业而言,包括专门从事商品(服务)的批发、零售、物流、餐饮行业以及工农业领域自行开展的购销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这类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微企业,所面临融资难题同样较大,因此寻求融资渠道创新则成了化解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

从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投向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规模占比稳定,维持在30%左右。2010-2014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制造业的比例为46.9%,而投向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仅占6%,如果按照这一比例估算,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贷款余额平均维持在3.78万亿左右,这一额度难以满足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需求。

为此,众多学者积极研究商贸流通业破解融资困境的可行之路,李爱香、谢全胜(2013)提出了三种融资模式: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的融资模式、与客户链协同创新的融资模式、与行业主管及融资租赁等中介机构协同创新的融资模式。同样,陈德余(2015)也提出了三种融资模式:商贸流通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模式、商贸流通业与客户合作创新模式、商贸流通业与融资金融中介合作创新模式。传统融资模式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商贸流通业的融资困境,传统融资模式最集中的特点是融资主体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这种模式适合经营实力较强、经营良好的优质企业。

因此,商贸流通业的融资模式的创新需要从新的角度展开研究,摆脱传统融资渠道的束缚。游弋于传统金融体系中创新面临较多阻碍,需要从新的路径进行开拓,以避开日趋固化的融资体系。

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创新途径探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近年来成效卓著,行业产值逐年增加,即便是处于“新常态”背景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整体发展层次上的欠缺,仍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提升和优化。流通业目前仍然处于向现代流通业转变的阶段,产业层次整体偏低(任保平、王辛欣,2011),传统的融资模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以京东金融为案例,深入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融资模式创新问题。endprint

(一)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对其研究颇多,主要原因就在于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产模式,实质上是资金和风险的二次转移。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以担保债务凭证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曾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我国也因此一度中断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通过结构化安排将低流动性的非标准化资产转变为高流动性的标准化资产(邹晓梅、张明、高蓓,2014),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证券化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融资方式。

国内电商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较为成熟,以阿里巴巴集团的小额贷款证券化和京东白条证券化为典型代表,并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几乎凡是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均可证券化。以京东为例,2015年,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的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成立。该项计划有效解决了众多企业的融资难题,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信息如表4所示。

资产证券化对融资方而言,一方面是实现了资产的出表,对财务结构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资产证券化对扩展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具有一定的功能。京东金融在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走在前列,且创新业务较多。2016年,京东金融集团宣布推出“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商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资产云工厂的资本中介业务和夹层基金投资业务,进一步拓宽了京东的业务范围。

资产证券化对商贸流通业而言,一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获得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另一方面对丰富国内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资产证券化对促进国内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深圳发展银行提出的“1+N”模式,随后在国内的多数商业银行中广泛展开,成为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模式。供应链金融兴起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寻求成本最小化(胡跃飞、黄少卿,2009),供应链金融依赖于系统的上下游业务关系,实现资金的内部循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并提高周转效率。2012年京东商城与中国银行合作,双方向京东的合作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2013年京东商城设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部门,专注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其第一款金融产品“京宝贝”于2013年底正式上线,本质上是一款保理融资产品,随后又提出了应收账款融資、订单池融资、单笔融资等融资模式,大大丰富了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融资模式的内涵。

如图1所示,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以四类融资模式为主,其中京宝贝是基于订单、应收账款等提供的融资方式;京小贷则是根据历史交易数据提供的信用贷款,这点对京东商城而言具有数据上的优势;动产融资是以在售商品质押提供融资;对公理财则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理财方式。四种融资方式可以满足企业不同期限、不同场景的投融资需求,形成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略有不同,它将单一的商贸流通企业置于供应链系统中,以交易事实为信用基础,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而资产证券化则并不一定需要基于供应链的背景,优质的项目便能够纳入基础资产池。当然,如果基于供应链系统的资产证券化融资,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三)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融资的启示

资产证券化和供应链金融为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提供了可行途径,但这两类业务的开展依托于企业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资产证券化成本相对较高,融资规模无法覆盖其成本支出,因此业务需求并不存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通常只针对系统内部的企业,单凭上下游的贸易关系融资本质上并非属于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问题与传统融资并无不同。但是,随着国内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融资平台逐渐出现,定位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平台有效化解了上述问题,真正体现普惠金融的本质。当融资难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会自动产生为期化解困境的方法,金融科技便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传统金融所无法覆盖的群体,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得到应有的“照顾”,使得分散化特征突出的商贸流通企业拥有了新的融资渠道。

结论

商贸流通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该类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传统融资模式并不能有效化解此类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商贸流通企业解决融资困境提供了有益思路。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化解商贸流通业融资困境上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不仅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转型的一个可行方向。商贸流通企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积极融合新技术和新金融,促进自身发展。京东金融的发展轨迹表明,基于市场的主动求变能够有效化解企业融资困境,京东金融作为新常态下的金融业务生态,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金融科技业务内容。以京东金融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断从市场变化中寻找突破口,在拓宽企业自身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我国既有的融资环境,对我国金融改革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涂美珍,程建伟.融资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2,16(6)

2.李斌,孙月静.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

4.李爱香,谢全胜.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1)

5.陈德余.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2015(8)

6.任保,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11(2)

7.邹晓梅,张明,高蓓.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J].金融评论,2014(4)

8.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融资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