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11-07 13:25李玮娜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李玮娜

【摘 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化学知识及现象等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而过去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当前教师要采取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本文分析了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教师在化学实验中将化学概念性的知识渗透到其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可以灵活使用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前,教师需要将化学实验变得趣味化,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及水平的提升。

1趣味化學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学生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到化学学科,这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基础阶段,初中化学教材中都属于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阶段就为学生的日后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实际化学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在接触化学时也会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和心理,教师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就会逐渐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这就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满足新课标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和提升,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观察以及思考,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出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习,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且在引导学生观察以及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他们的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2趣味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不足

2.1教师思维观念落后

当前还有一些化学教师的观念比较保守,不愿意对现有的课堂结构进行改变。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有很多教师就不愿意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这样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将下降,甚至消失。

2.2教师趣味实验的经验不足

趣味实验和传统实验不一样,其主要是结合教材实验以及教师的创意以及设计,对传统实验进行改善,然而很多教师一直都是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在创新实验上缺乏经验。

2.3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此教师即使准备了趣味实验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也无法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师生间缺乏互动,趣味实验只有坚持开展才能起效。

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3.1完善化学实验体系增加趣味性

化学实验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往教师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不愿意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也一直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常都是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当前,要在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就需要对实验的设施进行完善,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实验中。在有了基础保障后,教师需要增加实验的有趣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效果中的“新奇性”,进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比如,白糖中加入浓硫酸,就会让白糖迅速的膨胀起来,颜色也会变黑,这一实验现象就是学生平时没有见过的,学生会想要知道原因,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讲解浓硫酸是有吸水性的,在接触到白糖后吸取水留下碳就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好奇心,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3.2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有效应用趣味实验,提高趣味实验的比例。趣味性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在实验过程或者是结果中体现的新奇性,另一面是在相同的实验目的下,可以使用多样化的实验方式去实现实验目的。教师就可以在第二种类型实验中设计出多样的实验形式,比如在实验“制取氧气”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每个小组都使用不同的方式制取氧气,分别是氯酸钾、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之后让学生对这三种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反应条件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探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和理解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重点,设计相应的实验情境,通过趣味实验特点进行教学。再比如,在“燃烧和灭火”有关知识点教学中,在生活中燃烧现象很常见,然而学生对其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纸张燃烧、燃气等燃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根镁条,学生认为金属是不能燃烧的,而教师在氧气下点燃镁条后,学生就会被其燃烧产生的强光所吸引,也会再次认识燃烧的定义。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授燃烧的定义和三要素。可燃物在存在助燃物环境下达到燃烧所需的能量,产生剧烈的发光、放热的现象叫做燃烧。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水中物质会燃烧吗,进而让学生对燃烧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钠在水中的燃烧”,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先在煤油中去除金属钠,之后将其表面的煤油擦干净且切成小块,将它们放到水中,在实验中钠是浮在水面上的,熔成银白色小球,且快速的四处游动,还发出“嘶嘶”的响声。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真正认识到燃烧,教师简单介绍金属形式给学生,让教学中化学内容实现了连通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3.3课后拓展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拓展教学活动。在趣味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设计实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自己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器材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进行培养[2]。化学实验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让教学的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在应用趣味实验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科学的调整课堂教学时间段,进而提供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物质的构成”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实验。如,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蔗糖进行探究,分析其的构成元素有哪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蔗糖长时间受热的情况下就会变成褐色,这时里面有碳元素吗?还存在其他元素吗?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蔗糖有受热分解的特点,也可以燃烧,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学生可以开展趣味实验,点燃蔗糖,把干燥的玻璃片以及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到火焰上观察,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密闭加热实验,观察实验对象。这种课后拓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以及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趣味实验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及掌握学习到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用,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玉莲.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学教育.2013(4)

[2]汪文翔,孙颖.“趣味化学实验与生活化学”校本选修课的开发实践与反思[J].北学教育.2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几个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及相关探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