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棋成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它对于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读题能力、语文知识的积累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对当前小学语文中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解决措施,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改进措施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方式,这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来说尤为如此,小学生都处在需要积极理解接受外界知识的时期,急需通过阅读来增加知识,打下语文基础。对于阅读来说,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阅读的过程中加快对于知识的吸收。但根据我们对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的调节结果,我们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如目标不明确、规范化教学、教学方式单一且枯燥等使得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大大下降,因而阅读效果也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需要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让学生能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式教学荼毒已久,在长篇大论中枯燥地进行学习,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也难以通过教学来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而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使得国家实行了新课改,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而语文阅读教师新课改要求下进行变动的教学。但就实际状况来看,新课改的改革并没有深入到小学语文阅读中太多,主要表现即为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国家规定的新课改来说其要求过于空泛,没有实际指向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来说也难以确定阅读的目标,这样不带目标地进行阅读,其效果要大打折扣。
2.规范化教学
我们这里的规范化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并没有受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求的影响,仍旧是教师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对阅读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因为阅读学习本来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展,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理解和结果,但在教师的干预下,所有学生阅读都变成了定向的,难以挣脱教师的影响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阅读“乌鸦喝水”,本来学生们可以产生许多想法诸如乌鸦为什么不去寻找小河、有没有更高效的喝水方法、乌鸦这样做真能喝到水吗之类,但在教师的干预下,学生只能够得出标准的答案:乌鸦很聪明、勤奋、值得我们学习之类。这样违背了阅读的初衷。
3.教学模式单一
这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主导,围绕课本我讲你听,课堂枯燥无味,很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即便现在有了许多辅助教学的设备如多媒体,但许多教师更多是用其来对课本进行阐释,起不到应该起的效果。
二、改进措施
1.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
要想让阅读对学生产生应有的影响,首先要让学生愿意阅读并积极探索,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我们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对美的词句进行赏析、产生美的感受等,但这一切都要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上,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吸收知识的阶段,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理解认知基础上给学生安排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其次要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多选取一些趣味性的材料,辅以多媒体的视频或图片,效果更好。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探索新教学模式
教师要遵循新课改规定,走下讲台进行教学,改变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机会来培养其相关能力。教师在学生阅读中起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选择书目并释疑,并不需要亲口告诉学生文章的中心思想,让他们自由发挥,实现个性化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增加了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教师也有更多机会来了解学生所想,从而合理安排阅读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如分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探讨,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3.拓展阅读途径
虽然课堂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主阵地,但对于阅读来说光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课堂也要进行别的知识的讲授,不能光进行阅读,因此拓展阅读途径就成为当务之急。学生课外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但小学生自制力差、喜爱玩耍,因此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监督其阅读,而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教师也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在他们理解范围之内的书或文章,逐步增加阅读深度和阅读量,如由一些简单的文章逐步发展到经典甚至名著。
三、结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小学生的阅读质量,我们必须对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影响阅读的因素,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相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晓寰.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9):272.
[2]李金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