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在北京16个区中,昌平区是唯一一个涉及“三个文化带”的区,同时拥有明十三陵、居庸关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大运河——白浮泉、银山塔林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任务较重。日前,昌平区率先成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既考虑了北京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脉络,也充分考虑到昌平区的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成立了6个专项工作组: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长城文化带建设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组、历史文化地标建设组、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组。近日,本刊走访了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绍坚。
建设昌平历史文化地标
再现历史文化印记
刘绍坚部长谈起昌平的文化历史渊源,如数家珍,在他生动、务实又充满激情的介绍中笔者感受到了他对昌平历史文化的深切热爱与骄傲。他说:“昌平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考证,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在这里。历史上,昌平因地势而成为军事上的重镇——西部是太行山脉,北部是燕山山脉,中间形成一个夹口,而居庸关就是守住夹口的关口。它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一个交锋点。到了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于1406年修建故宫,1409年修建长陵。昌平的文化根源——皇陵文化,就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发展到近现代,南口铁路的建设、南口机车厂的建立等,形成了工业文化。北京第一个工人党支部就在这里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昌平西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昌宛、昌延、昌平、昌顺联合县等民主革命政权。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的时候,我国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与了其中的修建工程,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将水库修建完成。蔡奇书记在北京市领导小组会上把首都文化优势概括为四个方面: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这些方面昌平都有丰富的内容。”
北京市提出,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建设,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对此,刘绍坚说:“尽管昌平区的任务很重,但是我们很有信心,我们有良好的基础。2012年,昌平区委、区政府启动历史文脉梳理工程,历时5年,将昌平的历史沿革、文化遗址、自然地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去年年底已收官,共编辑出版了20册‘北京昌平历史文化丛书。”
劉部长说:“在文化保护与传承建设方面,昌平人走得很快。2016年,侯君舒书记在昌平区五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就提出:要在历史文脉梳理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历史文化地标工程的建设工作。历史文化地标工程所做的就是将那些已经消失或者快要消失的文化印记、文化符号重新展现出来,延续下去。有些文化印记、文化符号是可以在现有文物的基础上进行修缮的,比如十三陵、居庸关、巩华城。用巩华城来举例,巩华城的很多历史文物还都保留着,我们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将巩华城的南、北两个瓮城修缮完成,东、西两个瓮城目前不具备修缮条件,等条件成熟后再进行修缮。而另一些文化印记、符号已经完全消失,比如永安城。昌平城以前叫作永安城,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有些印记还在,比如鼓楼。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在此拍摄的。到了1971年的时候,鼓楼因周边频繁发生交通事故被拆掉了。对这些已经消失的文化印记怎么处理呢?巩华城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些文化符号可以留存下来。我们修建了永安公园,也在考虑是否重修鼓楼。我们计划做一些浮雕墙将这些历史风貌记录下来,展示给人们,让人们认识到历史上的永安城与昌平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将历史文化通过细节传递下去,展现出来。”
明十三陵
长陵与故宫紫禁城同步规划营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十三陵,从20世纪80年代就是5A级景区,一直对国内外游客开放,景区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刘绍坚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决定迁都北京时,同步规划营建故宫紫禁城与长陵。长陵始建于1409年,后期发展共建成十三个皇陵,即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建筑布局、结构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与北京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理念高度统一。
“明代时期,十三陵的北部依托着天寿山的天然屏障,南面往东西两侧走,大致有7公里的陵墙。我们计划建设十三陵大景区,将十三陵重新封闭起来,重新修建陵墙,这样,十三陵的陵墓就有全部开放的可能。我们将恢复从石牌坊到长陵的总神路的原本样貌,提高整个景区的层次,重现十三陵的整体风貌。
“当年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过承诺:要把这里面的十几个村搬出来。但是这些年一直没有执行下去。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搬迁量非常大,没有地方安置,成本很高。现在,我们在十三陵大景区的外围规划了一个十三陵门户区的范围,大约10平方公里,大致位置在八达岭高速的边上,紧邻地铁西山口站。
“对于这个门户区,我们有几个考虑。第一,按照明代87平方公里陵区的规模,对十三陵景区实行封闭管理,陵区周边以及神道附近有碍文物保护、观瞻的现代建筑、村民院落进行集中整治拆迁,恢复明十三陵的传统风貌环境。在十三陵保护范围之外规划建设10.5平方公里的十三陵门户区,建设大明文化体验区和故宫文创园等项目,动态呈现明文化的丰厚底蕴,集中展示明文化精粹,与十三陵景区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第二,建设文创园区。修建一个高规格的博物馆,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明代文化产品的衍生品的开发。第三,解决迁出居民的安置工作。第四,建设国家大马戏院。endprint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是一个大景区的建设概念,它与门户区的建设是一体的,是互相联动的。”刘部长说。
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源头在昌平
在《昌平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清单》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设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大运河的源头即为白浮泉。
白浮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区化庄村东龙山东麓,又名龙泉。刘绍坚介绍说:“早期大运河的漕运到通州就结束了,漕运实际上进不了京城。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城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白浮堰建成。”郭守敬运用早年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的理念,也就是今天的海拔高度理论,经过实地测量,得出了白浮泉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的结论。他把泉水引向西山,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避开河谷低地,再向东南注入瓮山泊。瓮山泊又名七里泊,清代向东南开拓,改名为昆明湖,用它作为河水涨落的调节水库。沿渠修筑堤堰——白浮堰。《天府广记》载:“郭守敬所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河渠沿大都北部的山脚画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再向东南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并以此为停泊港。积水潭东侧开河引水,向东南流,再经金代的闸河故道向东至通州。“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此为北京水利史上的惊世杰作。从此,北京有了供水的命脉。
“从那时候起,大运河京城段才有了真正稳定的水源,漕运才真正开始进入北京城。所以说白浮泉才是大运河的源头,是引水的源头,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年这条河叫作白浮瓮山河,郭守敬修了很多清水口,现在已经没有印记了。清水口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立交桥。在发洪水的时候疏散、疏通水道。”刘绍坚说,“我们计划按照‘一泉三庙一楼、两山两水两村的建设构想,对遗址公园进行规划。”
“一泉三庙一楼”指的是燕平(燕平即昌平)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景观、都龙王庙、龙泉禅寺、白衣庵和古戏楼,“两山两水两村”指的是龙山和凤山、东沙河(现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和白浮瓮山河(现京密引水渠)景观、化庄村和白浮村。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再现“龙泉漱玉”景观,实现都龙王庙的保护、龙泉禅寺的修缮、白衣庵的重建和古戏楼的恢复。
据刘绍坚部长介绍,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在建成后将会对市民免费开放,让市民可以更多地了解大运河的文化。“白浮泉、龙山这些地方,整体现状保护得很好,这也要感谢‘一商多年来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有这么多年保护的基础,又有规划设计往前推,还有各方面的支持,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除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外,昌平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建设还包括打造白浮瓮山河(京密引水渠)文化景观带,依托大运河源头、白浮瓮山河的水文化历史资源,建设水文化博物馆等。刘部长向笔者介绍:“白浮瓮山河文化景观带将会非常漂亮——中间是水道,水道两边是步行道和骑行道,再往两边是30米宽的绿化带。整个水道景观带将形成一个绿色走廊。在32公里的水道景观带上,我们将尽可能挖掘一些历史文化的符号,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大家。这条景观带的建立,不仅仅有利于保护整个水系,也有助于对文物进行保护。目前推行得非常顺利,各方都很配合,预计明年年初将进入实施阶段。”
除此以外,昌平区深入挖掘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绍坚说:“传承保护利用,不仅仅表现在对文物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更要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大运河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之上,还有很多文化的元素涵盖其中。传承保护应该在建设修复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挖掘,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多地挖掘出来、展现出来。”
长城文化带
“天下第一雄关”名副其实
居庸关位于北京城西北70公里处,是长城的三大名关之一。居庸关有南北两口,南名南口,北称八达岭,中间是一条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迭翠”被喻为“燕京八景”之一。
刘绍坚说:“对居庸关的保护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居庸关及居庸关云台的文化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云台的雕刻显示了多民族文化的特征,雕像则活灵活现。长城文化在昌平区不仅仅是居庸关这一座关口,而是有纵深的。它是一整套的防御体系——由南口城、白羊城、长峪城,加上居庸关组成的防御体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南口的抗战利用了它的地理地势及长城的防御体系,才能打得如此顽强。长峪城也是一个明代的古城。当年这里是一个军营,有一个村,村落里居住的是明代戍边军人的家属,这里还有庙宇。它的海拔在1400米,目前,我们已经将它打造为特色村落,是与长城文化相关的景区,这里空气非常好,景色迷人。我们加大周边服务设施改善力度,目的是讓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健康慢生活。
“目前的居庸关长城文化挖掘得还不够。居庸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它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战役?有哪些将领在此做过什么?对中华民族到底有什么贡献?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挖掘的。目前,我们对于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重点工作是保护,而在保护的同时,进行文化挖掘,将历史的文化印记呈现给大家。”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红色文化与寺庙文化比较突出
西山文化在昌平很有特色。其一是红色文化非常显著。这里有中共昌宛昌延县委县政府旧址、西峰山烈士陵园、南口抗战遗址公园,有南口保温瓶厂、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詹天佑办公旧址等老工业遗址,这些印记是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是寺庙比较集中。位于南口镇花塔村的和平寺,相传由唐代名将尉迟恭监建,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敕赐和平寺”得名。和平寺建在燕山山脉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之下,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依山而建,景色秀丽。寺庙为祈求和平而建,很多著名的将领都曾到这里来许下世界和平的愿望。在西山附近,还有沟崖景区,自古以来,一直有“北武当山”的说法,曾是北方佛、道两教圣地。对它的保护与开发,也是对寺庙文化的保护、开发及利用。endprint
另一个特色是关沟文化景观。关沟是过去出关很重要的通道,是古代太行八陉之一。关沟72景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出现得很多,小说里对此描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比如弹琴峡。刘绍坚部长说:“关沟其实就在现在的八达岭高速的位置。因为修了高速,所以一般人们就直接开车过去了。这些文化景观是我们应该挖掘出来的。我们打算将关沟72景昌平段景观重新打造出来。建成一条只能步行、騎行的道路。另外,直达八达岭长城的北京轨道交通S2号线因为列车穿过花海的梦幻场景,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因为之前一直没有修观景台,导致很多游客翻越栏杆,走到铁道上来,甚至将列车逼停过很多次,非常危险。如今,观景台已经建成,今后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保障了自身的安全。关沟因为高速开通的原因,基本已经没人走了。这里的村民很多都是扶贫的对象。关沟72景昌平段文化景观建成以后,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感受文化底蕴,感受美,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享受慢生活;另一方面这条路建起来以后,沿线村庄的百姓也可以通过旅游带来致富,产业脱贫。”
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组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文化委、区旅游委共同牵头,主要负责继续梳理昌平历史文脉,挖掘昌平在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负责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负责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加快新城东区文创大数据产业园、十三陵门户区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国家大马戏院的建设步伐,提高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昌平区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上也将有很多举措。包括建设区文化艺术中心、回龙观综合文化中心、未来科学城文化中心、天通苑文化中心等,2018年年底前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统筹利用、腾退空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支持面向群众开办的博物馆、图书馆、小剧场、体育场等,着力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加大历史文脉梳理成果宣传普及力度,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增强城乡居民对昌平文化的认知、认同。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扩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有效参与,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大对原创艺术作品的支持力度,力争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讲好昌平故事的精品力作。
在文化产业上,昌平区将在新城打造一个大的文创产业园。刘绍坚说:“未来文创产业和高科技的结合,将会推动整个昌平的文化发展。三五年之内,昌平的文化将有很大的变化。未来的昌平人一定会以居住在昌平而感到骄傲。”
(编辑·宋冰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