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亚莉
【摘 要】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育中,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得到发展,也能在幼儿的心理、行为、人格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下文对改善学前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指出改善学前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善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72-01
学前阶段是幼儿人生经历中的重要阶段,美术教育的良好实施能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下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学前美术教育的改善途径与方法。
一、优化学前美术教学方式,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
学前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当遵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实施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幼儿天生就比较喜欢美术,教师在实施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幼儿释放其对美的敏感度以及思维能力,尽可能地去关注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以及挖掘幼儿潜在的艺术潜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一定美术技能。其实,美术教育应当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幼儿美术兴趣与能力为教育前提,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幼儿发现、感受以及创造美才是美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幼儿能在这样的美术教育感染与熏陶下才能形成有魅力的人格,同时也能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实施与游戏结合起来的美术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最喜欢的小动物模仿游戏,模仿“小狗汪汪叫、小猫喵喵叫、小羊咩咩叫”,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或者的叫聲,再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小动物的模样,然后彼此分享绘画出来的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语言描述,还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优化了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视家庭美术教育作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居住的场所,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色彩、形态以及结构的美,因此家庭教育是幼儿园学前美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学前美术教育与幼儿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更能帮助幼儿感知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渗透在家庭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由此家庭美术教育也有着长期性的特点。早期家庭美术教育熏陶和启蒙对幼儿的未来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需求以及自身美术能力都是存在差别的,家长都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能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喜好实施针对性的美术教育。
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的亲子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美的基本要素。在亲子活动中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进行石膏像的涂色活动,幼儿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形象,根据自己喜好进行涂色。或者是准备一些动画人物的涂色游戏,像现在的幼儿都比较喜欢的《小猪佩奇》《超级飞侠》《朵拉大冒险》等动画,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这样的动画人物卡片进行涂色。通过有趣的亲子活动,幼儿更加懂得欣赏美的事物,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三、丰富学前美术教学资源,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需要进行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当幼儿的动手操作与幼儿自身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发现,美术教育不能单纯地将培养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作为目的,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幼儿的创造体验,给幼儿提供更多创造的机会,发挥其创造潜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丰富幼儿的视野,给幼儿提供更多美术绘画资源,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在具体动手操作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继而产生更多创造的灵感。当然在创作活动中,可以教授一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幼儿多参加一些自然方式的创作活动,结合美术教育的特点实现有效教学,避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
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情感与个性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绘画与创作,使得幼儿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获得创造的成就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无论是语言上还是物质上的,都会给幼儿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幼儿创作欲望,继而提高幼儿创造能力。通过丰富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给幼儿的创作提供更对可能性,拓宽幼儿的视野,这样幼儿在不断的美术创作中提高自身创造能力。
四、总结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学前美术教育的改善途径与方法,文笔可能有些浅薄,笔者仍会坚持对改善学前美术教育的改善途径分析中,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南楠.探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的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104.
[2]常文化.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J].美与时代(下),2012,0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