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首纯净的诗

2017-11-07 19:30王沥沥
艺术评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杨丽萍思考生命

王沥沥

摘要:生命的冬季需要去坦然接受,死亡是最后一个爱人,学会与死亡相恋,向死而生,杨丽萍用舞剧《孔雀之冬》表达了一个舞者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与叩问。

关键词:《孔雀之冬》 杨丽萍 生命 思考

中图分类号:J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122-02

2017年,舞蹈家杨丽萍与她的舞蹈团带来了新作——舞剧《孔雀之冬》,日前正在全国巡演,一票难求。笔者有幸目睹了广州站的演出,全场座无虚席,作为中国舞蹈界神一样的存在,杨丽萍有着绝对的号召力,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说是万众期待。

五年前,笔者看过她的舞剧《孔雀》,作品通过孔雀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比喻人生的历程,美丑、悲喜皆在其中,令人回味与思索,但仍然是一种来自世俗的体验与感悟。而这一次的《孔雀之冬》,当最后一个动作落下的时刻,则是一种超然、超脱的体验,灵魂亦有一种升华的感觉。与《孔雀》相比,《孔雀之冬》是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是一首冷静而优美的哲理诗。

这是一部充满深刻意蕴的作品,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孔雀代表着这世间美丽善良的生灵;乌鸦代表着丑陋粗鄙的魂灵;山神代表着物质世界最稳固而长久的存在;小彩旗在舞台一侧不停的旋转代表着时间的永恒与静静流逝。

时间周而复始,永不停歇,随着小彩旗的旋转,舞剧拉开了序幕——那是一个漫长而冷峻的冬季,雪一直下个不停,把大地深深地掩埋,大自然静静地接受着这一切,栖息于此的生命也慢慢归于沉静,直至走向死亡。或许还有一些个像乌鸦一样的调皮生灵不知死活、傻乎乎地在天地间窜动,然而最终等待它的依然是消逝。

善良和美好的生命会走向死亡,丑陋和滑稽的生命也同样会走向死亡,舞剧中的孔雀代表前者,乌鸦代表后者。从生命的角度来说没有区别,万物皆是神的造化,都要听从神的安排,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它的寒冬,直至飘零飞散。然而,美好的生灵终究是令人眷恋的,就如同那些动人的孔雀。严冬中,它们冻得瑟瑟发抖,环抱在一起相互慰藉,当太阳的光辉掠过大地的时刻,温暖的阳光照耀了下来,它们仿佛又要活了,那支最美的孔雀迎着阳光舞动起来。然而,那场无尽的冬雪最终还是掩埋了这些美丽的生命。在行将远逝的那一刻,爱是最难以割舍的,雄孔雀看着同伴们被大雪无情吞噬,却无力挽回,它想竭尽全力留住自己的爱人,然而它的至爱还是抛下它走了。山神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言不语,对于亿万年屹立在这天地间的山脉而言,这样的生命故事看得多了,这些生灵太渺小,太脆弱,根本经不起大自然的考验。那支乌鸦看着孔雀冻死,却还在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并没有丝毫的同情,然而最后,在山崩地裂中,它被拖向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之门。但不管是孔雀的离去还是乌鸦的离去,在山神眼中,这些不过是年年都要发生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无力改变,唯一能做的是平静地接受。在这生生死死中,时间仍在继续流逝,不喜不悲,没有表情,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一切的生命展示都依赖于时间的流转,它是这世间最伟大的能量。

尘归尘,土归土,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个爱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学会与死亡相恋,接受死亡的召唤。在褪去物质的躯壳之后,剩下的是一个纯净的灵性世界。时空与时间静谧了,万物归零,灵界的神光落了下来,干净而纯粹。孔雀的魂灵将在这里走向新的境界,在异常安静的气氛中,杨丽萍饰演的孔雀之灵缓步走向从对面向她走来的神界之灵,在舞台的中间,它们触碰到了一起,瞬间,钢琴奏响的空灵之乐响起,代表着灵魂的复活与重生,这个相遇的处理非常唯美,又充满着圣洁和神秘的气氛,让人心灵震颤。

在灵界,生命的灵性内核在这里收藏、蛰伏,那支雄孔雀的魂灵来到了这里,它的内在生机勃勃、蠢蠢欲动,一股激烈的电流充斥全身,它在等待下一次的萌动与绚丽爆发。那些灵觉饱满的魂灵则最终将走向涅槃,在熊熊的烈火中,灵魂被淬炼,最终回归纯灵,不净不垢、不生不灭、不悲不喜、自在无为,抵达永恒的彼岸!时间亦在这里戛然而止。

舞剧中对于东方哲学与宗教认知的引入把作品推向了一种很高级的精神境界。在笔者看来,《孔雀之冬》是一首献给死亡的绝美诗歌,凝练而深邃,是对生命的巡礼与终极思考。年近六旬的杨丽萍已不再是当年《雀之灵》当中那个单纯的孔雀女神,岁月的流逝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最终把生命引向死亡,即便是这样一位美丽一生的舞者,也是如此。

许多人恐惧死亡,然而死亡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终极,死亡没有对错,也没有善恶,它只是一种理性而纯净的存在。生命有绚烂的展示就有沉静的蛰伏,从另一个角度看,死亡是在为新的生命展示蓄积能量,它既是生命的终点,也是生命的起点。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杨丽萍用这部《孔雀之冬》呈现了她对生命的终极叩问。既然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冬季,那么我们得学会接受冬季,甚至与你的冬季相恋,寻找灵魂深处的自我,向死而生,把死亡变成一首纯净的诗歌,笔者想这是杨丽萍最想通过这部作品去传达的生命理念。

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同时也是哲学家,他们必须对生命有自己的解读与思考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一辈子用舞蹈与观众交流的杨丽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肢体语言,那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云南民族沃土的舞蹈语汇,但又有杨丽萍个性化的解读与处理,她的舞蹈自然流畅、优美动人,同时又充满最纯真朴素的生命感悟与表达。杨丽萍总是在用舞蹈描绘大自然的生灵与事物——一棵树、一朵花、一轮明月、一支小鸟、美丽的孔雀、顽皮的乌鸦、巍峨雄伟的大山、吹拂的风、潺潺的流水……在她的眼中,大自然有自己的语言,有来自神界的灵气,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就可以和天地宇宙对话。

杨丽萍也在舞蹈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哲学体系——尊重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坦然接受生命的枯萎与流逝,寻求灵魂的解脱,在舞蹈艺术中完成生命的凤凰涅槃!从最早的《雀之灵》讴歌生命的至美与灵动,到《云南印象》中对泥土、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绚丽展示,又到《孔雀》中对生命历程的回顾与思索,再到这部《孔雀之冬》中对生命的超然追求,我们可以看到杨丽萍的思想曲线,看到她从未停歇的哲学思考与对生命之美的追寻与渴求。杨丽萍不仅完成了一个舞者的使命,也完成了从舞者到一个伟大的思想者的升华。

《孔雀之冬》无疑是一部美好而感人的作品。孔子曾经说过,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尽善尽美”,所谓尽美,指的是拥有美好的表达形式,给人以美好的观赏体验;所谓尽善,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指的是作品必须有思想高度与境界。孔子曾评价说,乐舞《大武》尽美却未尽善,因为《大武》虽然华丽,但充满杀伐之气,而乐舞《箫韶》才是尽善尽美之作,不仅悦耳悦目,而且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祥和之境,欣赏完让人心灵归于美好和平静。①那么,《孔雀之冬》正是一部尽善尽美之作,在美丽的舞蹈语汇、舞美设计与音乐中,给观众带来的是视听的盛宴,美轮美奂,前半场不停飞洒的“雪花”给每一个观众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视觉印象,此为“尽美”。而在此基础上,蕴含于其中的哲学与宗教思考则赋予了作品博大深厚的思想价值,死亡、生命的衰败与离去、涅槃与重生、永恒的彼岸,这些深邃的内涵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直扣观众的灵魂,让呼吸都变得充满神觉,整场落幕只觉得苍然深刻,被深深地撼动,这就是孔子说的“尽善”,它让人们的心灵升华了、让灵魂顿悟了。

面对已经到来的人生冬季,杨丽萍选择用这部《孔雀之冬》表达了对于跨入暮年的生命思考。当生命不再绚烂,当时间把生命一步步带向死亡,我们该如何安处?又将怎样走向生命的彼岸?生命的真正终点在哪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看完这部舞剧,你会看到杨丽萍的诉说与解读。

年近六旬的杨丽萍,至今仍然能够在舞台上挑战年龄的极限,与观众交流,可谓是抵达了一个舞者的艺术生命高度与极限,不得不说这是舞蹈艺术的奇迹,在全世界都是特例。她的舞蹈也早已超越国界,是世界舞蹈艺术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可以非常骄傲地说,全世界只有一个杨丽萍!杨丽萍无疑是一个美丽的舞蹈魂灵,无论是她的外形,还是她的舞蹈语言,都是那么的美轮美奂,无法代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难以再目睹她的表演了。但不管未來她还能不能继续活跃在舞台,她都已经做到了在艺术中获得永生,成为了时间所带不走的至美永恒!

注释:

①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八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9页.

猜你喜欢
杨丽萍思考生命
61岁的杨丽萍仍有少女般的背影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杨丽萍的“苦”与“不苦”
生日礼物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