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我国学制教育中设置美术课尤其重要,学生的创造力正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但由于教师传统教育思想的阻碍,导致美术教育不能发挥其良性价值。如何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仅是美术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更是素质教育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造力 培养策略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现状
(一)国内外的中学教育中创造力培养模式的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其脑部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可以有非常大胆的想法;虽然成果的比例不符合现实要求,但是却表现出统筹协调的视觉感受;一些美术技巧运用得不太科学,但是却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在一些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约束性,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大胆想法。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好奇心和想象力,如果及时得到维护和训练,一定会有很好的教育成果。反之,初中阶段散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无法实现这个年龄阶段的飞跃发展。
从数轴上,[1]可以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和外国孩子在4-10岁这个年龄阶段具有相同创造力。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和外国孩子的创造力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能够看出来创造力下降的程度,外国孩子的创造力仍处在很高的位置上。虽然中国和外国孩子在10-1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创造力都在上升,但是很清晰地看出外国孩子的创造力仍然比中国孩子的创造力高。
要想改变我国孩子创造力低的状况,不仅需要我国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期许从中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需要借鉴外国有关发展孩子创造性的教育经验。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现状
目前中学阶段的美术作业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临摹、学生自由创作、在教师指导下创作三种。
在笔者所在的实习单位(天水市某中学)的实习调查中发现,在受访的学生中有超过85%的学生青睐于自由发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创作,只有少数学生钟爱于临摹的绘画方式。从对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创造力能够得到不受约束的发展。
目前,在多数学校中,一周只有一节的美术课依旧被视为副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调查反馈中,超过60%的学生更希望每周多上美术课,至少是2节。另外文化课、自习课已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但这与学生所希望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更希望学校将其调整为最受欢迎的体、音、美第二课堂。
调查中发现,72.3%的学生每天光花费在做家庭作业上的时间就超过了90分钟,花费60-90分钟的占据23.1%,仅有4.6%的学生勉强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课下时间硬是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哪里还有什么时间来好好发展创造力呢?
二、分析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丧失的原因
我国也曾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口号,但成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是家庭、學校、教师和社会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家庭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创造力发展方面存在阻碍,因为家长喜欢言听计从的孩子。虽然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是懂礼仪守规矩的孩子,但是孩子本身具有的创造力也被抹杀掉。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
学校教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束缚,我国学制中的基础教育课程一直重视语、数、外这样的“大三门”,而对美术、音乐、体育这样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学科却不够重视,甚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美术学科会成为其他主要学科的牺牲品。
教师因素:在学习教育中,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给学生所留的作用只是局限于临摹,并没有发挥美术教育应承担的任务,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很多美术教师在嘴上一直说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解释美和欣赏美,但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已经被逐渐约束,其能力在慢慢丧失。
教育观念:由于受教育观念的影响,旧的美术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画得“像”就是画得“好”,当学生做出的作品被社会大众认为是“不像”时,社会大众就认为学生没有画好,最终找不到学生身上的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打击,创造力的天赋被慢慢地消磨殆尽。
三、中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否把握住美术教育的准确定位,这是现代中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课程的核心命题。所以学习并借鉴一些诸如发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经典的教学方法外,在实习过程中,笔者总结并用到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相关情境。上课起初,笔者会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描述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先将学生带入一定情境之中,这样的做能够高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
2.拓展异象思维。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只要是与众不同的,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成果都是优秀的。因此,笔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设计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
3.更新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元性,其核心就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在美术课堂上也是使用传统的一元评价模式。这种传统的评价会被社会大众和我国的学制所抛弃,但现阶段这种传统的模式仍然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学。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考试,而是应该去掉没有实际意义的考试。
4.制造空白地带。所谓“空白地带”就是在课前把要教授的美术知识的一部分有意不教授给学生,但是需要把另外一部分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做是为了启发学生对没有教授的知识给予补充。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很快地训练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章创生.与美国老师零距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74-78.
[2] 尹少淳.当代美术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6-137.
[3]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03-332.
[4] 葛菜云.创造力开发与培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6-67.
[5] 常锐伦,李朴珉.中学美术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4-16.
(作者简介:俞杰,女,研究生,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