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下,国际贸易往来和中外文化交流逐渐增多,这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需要达到较高的标准。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多模态 大学英语 口语课堂 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学时间有限,且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的讲解占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口语表达的机会,课堂气氛沉闷,许多学生认为口语课可有可无,经常缺席。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方面来分析造成当下大学口语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中国学生的口语练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习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语言知识仅仅是陈述性知识,只有通过在具体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获得某种意识,这些知识才能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纯粹的知识讲解对获得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基本起不到关键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口语课堂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语言输入主要依靠教师话语这个单一模态。教师一味地“满堂灌”,真正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远不能满足学生大量输出的需求。尽管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大部分教师在上口语课时仍然依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里,许多教师青睐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来看,教师在模态的运用上比较单一,并没有起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造成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并未根据多媒体的特点采用更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学生在口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低
“根据班杜拉的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坚持多久。”目前,中国大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普遍不自信,在课堂上羞于开口,不肯主动发言,更不愿意與外国人交流。越不敢开口越不会说,越不会说就越是不敢开口,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学生自我效能感低,对口语学习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多模态视野下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多模态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需求
较之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口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对话练习,即按照既定的英语对话脚本进行口语练习。这种练习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学习大量的口语交流内容,其缺点是过于单调,且口语发音不标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不好。从学生实际英语交际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不够自如。多模态口语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同时提高听力和发音,从而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多模态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听力练习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英语对话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反复听对话材料,可以记住对话内容和单词发音,一举两得。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见多识广,然后依次模仿。在学生单词发音较弱且口语较差的初期,运用听力练习的方式来开展口语教学非常有益。第二,通过跟读音频来提高学生英语发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跟读,教师发现学生跟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指出,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调节音频播放的速度,加速播放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慢速播放可以让学生矫正自己的发音,两种速度交替进行,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音频来进行口语教学,并且将这种提升英语口语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以便于其可以进行练习。第三,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来学习说地道的英语。英语原声电影中的口语表达最为地道,看电影学英语是提升口语能力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师要在互联网上收集整合这些与教学口语相关的影视资料,然后进行适当的剪辑,最终投入到口语课堂教学中,丰富口语教学方式。在口语练习中,要重视学生用英语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二)多模态话语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对话,聆听教师讲解英语口语练习的技巧。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向学生灌输口语练习技巧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口语教学内容,学生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识记。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生本教育,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多模态话语可以调节口语课堂气氛,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提高口语课堂教学效果。
多模态话语运用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以增强理解。英美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非常丰富,通过这些动作来辅助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系统地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任何语言表达都是完整的句子。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口语表达中,很多时候可以使用短语或者单词。这样的英语表达更加简单方便,也更有效率。对于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说,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口语表达,能够缓解其学习压力,吸引其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身变成口语练习的主体,不断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图片语言来辅助理解、增强记忆。在《一分钟英语》这个节目中,在一分钟之内介绍一个美国俚语的使用方法,主持人运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对俚语的含义和产生缘由进行介绍,与此同时,主持人的屏幕后面有各种图片配合其讲解。观看者则眼睛看到图表,耳朵听其讲解,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最终加深了口语表达内容的记忆,大幅度提升了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巧妙使用音乐来提高学生口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空中英语杂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用音乐来唱出所学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是利用音乐将英语学习变得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不同,英语要用腹腔发音,口型变化也非常大,这就像唱歌一样,要气运丹田,还要有旋律的起伏。所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音乐,让学生融入口语练习,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提升其口语发音水平。第四,教师自身的英语表达语料要丰富、发音要标准。口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发音和说出地道的英语。教师的发音准确有助于学生模仿,教师对话语料丰富,可以避免学生说出刻板的英语。例如,How are you?其对应的回答有很多种,“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是最为经典的回答。“I am OK.”是当下用得较多的回答。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当下英美人的英语表达习惯,也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经典对话。这样学生就可以灵活使用英语进行对话,进一步熟悉英语母语国家人的当下口语对话内容,从而避免外国人的回答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而不知所云。需要注意的是,在多模态话语应用于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分寸,学生口语练习是第一位的,多模态的话语表达是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主导好课堂,用多模态的话语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三)多模态教学场景以增强口语情境教学效果
传统的英语口语练习是按照既定的人物对话来进行表演,学生对这些口语表达内容记忆深刻,并且也会反应出口语交际中话语的对应关系。但是学生对这些口语表达的应用场景不是很熟悉,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际口语表达中出现语言不地道,或者没有根据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语句等问题。多模态教学场景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感受这些口语表达,从而让学生记住口语语料的同时,也记住这些语料的使用环境,最终让学生的口语交流地道而得体。
在多模态教学场景设计过程中,首先,用话剧或者音乐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肢体语言要配合剧本,这就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口语教学内容的理解,了解这些口语使用的场合。第二,用歌唱的方式来进行口语教学。大多数英语歌曲中都有故事,每一句歌词都道出了歌曲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所以,让学生学习某些英语歌曲,就可以在愉快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英语词句的使用方法。学生还可以在模仿歌曲的过程中,矫正自己的英语发音。可见,通过歌曲模仿来体会口语对话内容的应用场景非常好,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场景的理解,又可以优化学生的英语发音。第三,用看电影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情景。电影中的生活情景非常多,带着故事情节来看电影,能够更好地理解口语教学内容的使用场合,从而让口语交际中的语言表达更加得体。第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预设的情景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口语表达的场合,提升学生对口语应用场所的关注,最终有利于学生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第五,教师自身要融入情境当中,带动学生感受口语使用氛围。教师还要灵活改变对话中的用法,比如同义句转换,以此来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在设计场景时,要力求简洁,创造性地化繁为简。
三、结语
多模态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各种学习需求的学生都可以享受课堂口语教学的乐趣。多模态话语应用于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口语课堂的語言表达因素,从而让口语练习变得充满乐趣,最终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口语学习中,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上设计多模态教学场景,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不同的语言表达,从而让英语口语表达得体。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保留既定口语教学方式中的有效方法,同时丰富口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用心设计口语表达情境,最终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英语口语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淑芳,张林冬.基于需求分析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法律英语ESP教学中的应用[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
[2] 梁萍,何云峰,郭晓丽.网络多媒体空间的多模态外语教学及效能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7) .
[3] 罗雪林.多模态视角下本科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
(作者简介:张爱容,女,硕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