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魅力无穷

2017-11-07 20:37李辉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范增樊哙张良

李辉

【中考佳作】

出 错

2013年广东广州市一考生

第一幕

[营帐内,项羽、范增二人正在碰头。有人来报。]

来人:刘邦占领关中,正欲称王。

项羽:(大怒)明天就派军队攻打他!

范增:刘邦本为贪婪之徒。现入关之后,却不抢财物,不掠妇女,其志向已明。我派人观测天象,乃龙虎状、五彩色,是天子的云气啊。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项羽:如何除之?

范增:大王之势力远超刘邦,可强攻,杀之于乱军中。亦可设宴款待,令人杀之。

项羽:亚父主办,即日准备。

[范增出军帐,准备去了。]

第二幕

[一大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见项羽。]

刘邦:(恭敬地)我和将军一起攻打秦国,将军作战于黄河以北,而我苦战于黄河以南。我自己没想到能够先攻入咸阳,能够在这里见到您。现在有人挑拨离间,让我们之间产生了误会。

项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知道呢?

刘邦:我进入关中,马上登记官吏、户口,封闭了国库,就是等待将军前来接收。我敬仰将军光明磊落的为人,对您是忠心耿耿,绝无反叛之心。

项羽:(兴奋)既然话都挑明了,那我们就来把酒言欢吧!

第三幕

[项羽、项伯面向东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坐。范增眼色频使,又举玉佩示意。项王毫无反应。范增出,项庄进。]

项庄:大王和沛公饮酒,少歌舞助兴,有失雅趣,我斗胆恳请舞剑助兴。

项羽:军中无乐,剑舞代之,妙极!

[项庄舞剑,項伯赶紧起身拔剑亦舞,并总用身子挡住刘邦,项庄左折右旋终无机会。]

第四幕

[张良进,樊哙手持盾牌进,瞪眼怒视。]

项羽:此为何人?

张良:乃沛公的贴身卫士樊哙。

项羽:好,坐下一同喝酒。

[樊哙接受项王的酒肉。]

樊哙:沛公率队攻入咸阳,以等待大王,把守函谷关,以防意外事变。如今大王反听谗言,欲杀有功之臣,实在不该啊!

项羽:喝酒,吃肉。

[过了好一会儿,刘邦要去方便,叫上樊哙而出。一会儿,张良进。]

张良:大王,沛公已醉,不能亲自告辞,特命我将这对白玉璧敬献大王,玉杯一对献给大将军。

项羽:沛公在哪里?

张良: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独自而去,已回军中。

范增:(将玉杯扔在地上)唉!大王心太软,这次出错了!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第五幕

[四面楚歌起,乌江边,项王、虞姬、乌骓马。]

项王:(边歌边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歌舞应和,后拔剑自刎)虞姬去也,请大王突围,重整旗鼓。

[乌江亭长划船而来。]

乌江亭长:大王上船,择日东山再起。

项羽: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

[拔剑自刎。]

乌江亭长:(长跪叹息)大王,你又出错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错再错,永无机会!

【技法指津】

课本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通过编撰剧本来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从而再现其主旨的作文,在近年中考作文中层出不穷。戏剧主要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以对话描写为主,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或思想倾向。写好考场戏剧,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集中地把人物和事件聚合在一起。无论是独幕剧还是多幕剧,都要尽可能把文中出现的人物、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集中地在剧本中表现出来,尽可能在一幕或多幕剧中把矛盾冲突展示出来,以此来突出作文中心。

人物的语言要富有个性。剧本多以对话描写为主,人物的语言将映射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要力争在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之内,把人物或善良、或凶恶、或稳重等性格表现出来,要求人物的语言要高度的个性化,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力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时做到朗朗上口、清亮入耳。这样,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对人物性格能有所把握。

舞台提示要恰到好处。在剧本中不可忽视的是舞台提示,考生在创作戏剧时,要尽可能全面考虑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舞台提示的语言要力求精练。

【深度点评】

这篇中考作文,考生巧妙地运用戏剧的形式完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在体裁上有所限定,但一般限定为“除诗歌外”,没有关于戏剧的限定。如果对戏剧的特点把握不够准确,很难在考场上完成一篇戏剧的创作。

这篇作文的优点如下。

1.构思独特,体裁新颖。这是一个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的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考生能巧妙地借助五幕戏剧,有效地将“帐中密谋”“鸿门设宴”“项庄舞剑”“沛公逃离”“乌江自刎”聚合在一起,在不足千字的作文中完美呈现,令人叫绝。考生谙熟历史,对历史上的“鸿门宴”有深刻的认识,对刘邦、项羽、范增、张良、樊哙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巧妙改编,成就美文。

2.情境再现,细节突出。整篇作文以戏剧的形式,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性和逻辑性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帐中密谋”交代简洁,这一场只有项羽和范增两个人物出现,针对项羽的发怒,范增做了细致分析:刘邦为人正直,志向远大,有天子之志,必除之;刘邦的势力远不如项羽,可用多种方法除去。而“设宴款待”为后文设伏。“鸿门设宴”一节出现三个人物:刘邦、项羽、项庄。两个历史上都可以称王的人在鸿门相见。刘邦表现得非常谦卑,言语间充满恭敬之色,刘邦的“忠心耿耿,绝无反叛之心”自然征服了孤傲的项羽,二人约定把酒言欢。“项庄舞剑”一幕属于略写,只有项庄和项羽的一次对话,项庄提出舞剑助兴,项羽欣然应允。这一幕中的舞台提示部分比人物对话更显重要。舞台提示部分属于细节描写:范增用使眼色、举玉佩等多种方法引起项羽的注意,可项羽毫无反应,这实在是项羽“出错”之所在。第四幕“沛公逃离”是作文重点,但沛公并未在这一幕出场,而是借樊哙之口交代。在这一幕中,张良、樊哙相继出场。张良起到了介绍樊哙、交代刘邦离去原因的作用,范增的话则为后文设下伏笔。第一次点出“出错”——错在放走刘邦。第五幕“乌江自刎”写得非常悲壮,考生设计了两个主要人物:项羽和虞姬。乌江亭长虽非主要人物,但其“长跪叹息”这一细节,再次表明“出错”的主题。

3.寓理于事,含蓄隽永。考生借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而展开戏剧情节,但情节之中并未直接道明“出错”之事理,而是在五幕戏剧中,层层深入,层层递进,把读者带入历史情境之中,让读者依稀看到历史上的项羽和刘邦的不同之处:二人除在出身、理想等方面不同外,在对待谋士的态度上也截然不同。刘邦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鸿门宴”上,刘邦正是听信了张良、樊哙的计策,才得以保全。作为一个最高领导人或最高统治者,有了善听谏言这个品质,就是具有了最好的品质。而项羽与刘邦相反,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羽,要他斩杀刘邦,不留隐患,但项羽根本不听,从而错失击败对手的良机。在第四幕结束之时,考生利用戏剧人物范增之语含蓄引出“出错”的主题——大王心太软,这次出错了!错在放走刘邦;在第五幕结束之时,考生利用乌江亭长之语又一次含蓄引出“出错”的主题——大王,你又出错了!错在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两次借非主要人物之口说出但又不直接点明主题——人不怕犯错,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如此委婉含蓄,意在留给读者思考,可谓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从这篇中考作文的成功来看,我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戏剧知识,那些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大、人物形象多的素材完全可以通过戏剧的形式来表现,这也正是中考作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增樊哙张良
张良书法作品选登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张良拾鞋
猛人樊哙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张良拾鞋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