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

2017-11-07 13:29:35张汉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茯苓

张汉明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桐柏 4747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

张汉明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桐柏 4747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50%、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较好。

广泛性焦虑症;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特征为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以及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常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1]。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焦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广泛性焦虑症尤为常见[2]。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以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与此次研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58岁,平均(36.33±3.46)岁;病程6~45个月,平均(18.33±11.27)个月。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57岁,平均(36.89±3.41)岁;病程7~43个月,平均(19.67±11.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日1次,每次20mg。

观察组加用中医治疗。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心烦易怒,两肋胀痛,不思饮食,舌淡红色苔薄白)药用淮小麦40g,珍珠母30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酸枣仁20g,黄芩12g,柴胡12g,炙大黄10g,生甘草10g,姜半夏10g,桂枝10g,大枣5枚。痰热上扰型(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痰多呕恶,失眠,多梦,苔黄腻,脉滑)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10g,竹茹10g,橘红10g,茯苓10g,枳实9g,半夏9g ,甘草6g,生姜3片。心胆气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心烦,多思善疑,容易疲倦且失眠、健忘,舌苔薄白)用平补镇心丹加减;药用远志15g,酸枣仁15g,龙齿15g,五味子15g,麦冬10g,天冬10g,党参10g,熟地黄10g,茯苓10g,甘草3g。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两组均治疗6周。

3 疗效标准[3]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计算两组焦虑评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大。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P对照组 40 7.73±3.58 5.59±2.55 3.079 0.003观察组 40 7.74±3.51 4.21±1.97 5.547 0.000 t 0.013 2.709 0.712 4.967 P 0.990 0.008 0.399 0.026

5 讨 论

焦虑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属中医“情志病”、“心病”范畴,与“郁症”、“惊悸”、“不寐”等病症有关[4]。治疗当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以及平补心肾等,并结合具体病情,采用不同方药,疗效更好且治愈率高[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更好。此外,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可显著改善焦虑症状。究其原因,辨证治疗是根据不同的症型给予不同的方药,从整体上调节神经递质、受体、神经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滋阴补血、疏肝理气[6]。方中茯苓、酸枣仁、远志、龙骨等安神作用明显,黄芩、麦冬、天冬等养阴补血,半夏、远志、茯苓、甘草等祛湿化痰,故效果更好[7]。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更好。

[1]毛丽军,鲁喦,孙伟,等.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3):603-605.

[2]孙文军,曲淼,唐启盛,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4,33(6):403-405.

[3]林跃泉.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7):799-800.

[4]黄海英,胡聪,黄海霞,等.中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研究近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1):969-970.

[5]耿东,郭蓉娟.广泛性焦虑症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临床调研[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6):421-425.

[6]李鸿娜.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8):896-898.

[7]李贤炜,谭子虎.中医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81-82.

R749.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7)09-1066-02

2017-05-19

猜你喜欢
广泛性焦虑症茯苓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7:36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9:30
健脾安神话茯苓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8:04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17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早期疗效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