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琪, 黄晓英, 孙晓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新生儿早期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锦琪, 黄晓英, 孙晓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儿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新生儿; 维生素D缺乏; 血清25-羟维生素D
佝偻病是最早发生于幼儿时期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以骨骼不正常发育为特征的疾病[1]。维生素D不仅可调节钙磷代谢,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还与许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相关[2-4]。血清中维生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25-羟维生素D [25(OH) D], 是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5]。本研究对206例新生儿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查,根据相应的营养状况指导补充维生素D,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6例新生儿。对所有新生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排除所有受访母亲妊娠期受肝肾功能药物影响,并且无骨代谢、甲状腺和肝肾疾病。根据胎龄分为小龄组97例(26~30周)和大龄组109例(33~40周)。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入院后第2天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血清采集,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 室温下静置30 min, 4 000 r/min离心10 min, -70 ℃冰箱冻存。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静脉血中血清25(OH)D进行检测,所用的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购于英国IDS公司,酶标仪为美国MDS产的SpectraMax型酶标仪。对血液钙、磷的检测采用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数据均为3次测试的平均值。
1.3 诊断标准[6]
新生儿血清25(OH)D浓度<37.5 nmol/mL为严重缺乏维生素D; 37.5~< 50 nmol/mL为维生素D缺乏; 50~< 75 nmol/mL为相对缺乏; >75 nmol/mL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对选取的受试对象均给予常规的住院处理,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实验组采用常规婴幼儿奶粉加上400 IU 维生素D的喂养。1周后采集血样进行检测。
2组新生儿在住院后身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未发生感染、呼吸不畅、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排除了呕吐、腹泻、便秘等异常维生素D排泄情况。受试的早产儿中,小龄组的血清25(OH)D含量为 (25.34±6.79) nmol/mL, 显著低于大龄组的(28.34±7.21) nmol/mL(P<0.01), 其中<37.5 nmol/mL的新生儿早产儿132例, 37.5~< 50 nmol/mL 74例,表明所有新生儿早产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见表1。给予维生素D喂养的实验组, 1周后其血清25(OH)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且血清钙、磷的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小龄组的血清25(OH)D含量从(25.34±6.79) nmol/mL提高到(29.54±5.42) nmol/mL; 大龄组血清25(OH)D含量从(28.34±7.21) nmol/mL提高到(32.82±6.24) nmol/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新生儿维生素D 缺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问题[7]。新生儿获取维生素D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胎盘,但是由于胎盘的屏障,新生儿只能达到母亲维生素D含量的50%~70%[8-10], 因此新生儿维生素缺乏成为普遍现象。另外由于妊娠母亲不注意户外运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从而导致胎儿出现维生素D 不足[11-12]。由于维生素D营养不足会导致严重的骨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糖尿病等严重后果[13-17], 给予新生儿早产儿必要的维生素D营养补充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100%的新生儿早产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现象。给予新生儿早产儿维生素D喂养,能显著提高体内血清25(OH)D含量及钙、磷水平。
表1 早产儿血清Ca、P、25(OH)D水平比较
与大龄组比较, *P<0.05。
表2 早产儿维生素D干预对血清Ca、P、25(OH)D水平的影响
与实验组比较, *P<0.05; 与大龄组比较, #P<0.05。
美国最新的研究[16]结果建议,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几天后给予维生素D 400 IU/d的喂养,以保证新生儿有足量的维生素D的供应。日本最新的研究[17]也表明,在日本超过90%的新生早产儿存在多种营养不足,建议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的摄入,且只有维生素D的日摄入量达到400 IU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欧洲的专家研究[18]表明,摄入800~1 000 IU的维生素D能保证婴幼儿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而无维生素D中毒的担忧,并建议新生儿早期的血清25(OH)D含量应维持在 50 nmol/mL以上的水平。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 502-509.
[2] 全美盈, 王丹华. 早产儿维生素D需求[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0, 25( 4): 255-256.
[3] 周建烈, 陈炜俊, 吴光驰. 维生素D补充的研究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9): 714-715.
[4] 王晨, 高劲松, 禹松林, 等. 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01): 20-23.
[5] 陈俊国, 张旭, 吴鸣. 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2): 1976-1978.
[6] 王晨, 禹松林, 王丹华, 等. 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 30(04): 241-245.
[7] Bikle D. Nonclassic actions of vitamin D[J]. J ClinEndocri-nol Metab, 2009, 94 (1): 26-34.
[8] Agarwal R, Virmani D, Jaipal M L, et al. Vitamin d status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Delhi: a comparative study [J]. Am J Perinatol, 2012, 29(8): 573-578.
[9] 张丽萍, 孙玉敏, 宋红艳, 等. 新生儿早期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05): 765-767.
[10] 章晓英, 李宇宁, 安彩霞, 等. 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3, 28(06): 384-387.
[11] 杨玲蓉, 李桦, 杨涛义, 等. 维生素D缺乏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09): 791-795.
[12] 李婧, 秦锐. 脐血维生素D水平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03): 216-218.
[13] 赵启晖, 王静, 杨凡, 等. 广元地区新生儿与孕母钙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2009, 5(03): 253-255.
[14] 尉全平, 黄蕊, 张亚男, 等. 不同季节112例母婴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02): 169-172.
[15] 蔡丽碧. 改良型上肢约束具应用于ICU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09): 110-112, 116.
[16] 邱爱萍, 李敏, 温彩琼, 等. 防护安全手套在重症昏迷烦躁病人上肢约束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医学, 2013, 37(09): 852-853.
[17] 王丹华. 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国际早产儿喂养共识解读[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07): 664-669
[18] 林铿, 黄慧慧. 新生儿血清总维生素D和钙水平与疾病之间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16): 2131-2132.
R 722
A
1672-2353(2017)19-199-02
10.7619/jcmp.201719072
2017-05-1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303)
孙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