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中
古诗词鉴赏思维建模论之知识建模
黄伟中
何为模型?赖斯和杜尔(Lesh&Doerr,2003)认为:模型是由元素、关系、操作以及控制其相互作用的规则组成的概念系统。美国学者D·H·乔纳森在他的著作《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Modeing with technology:mindtools for conceptual change》)一书中提出:思维建模通过思维建模工具帮助学习者具化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促使学习者在建模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与修改自我的概念模型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知呈现,帮助学习者丰富和拓展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的意义。他认为:建立模型的过程,“能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学习者建构现象的自我呈现”。对学习者来说,支持有意义学习最有力的策略之一是对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模型的建构,而“学生建立模型的结果是学生拥有了知识”,而且当学习者使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来建构思维模型时,“可以超越自己的思维局限”,可以有效地显化与协调自我的思维过程。
借鉴这一建模理论,所谓古诗词鉴赏思维建模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建模工具将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形成可视化知识结构体系的有意图的、动态的建构性思维过程,侧重为知识、问题、方法、思维建模。建模的目的是要学生“形成和修正对概念的理解”,在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过程中,用直观、易记、易理解、易掌握的形象思维导图,达到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和深层理解的目的,并能外化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战中,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
我们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先自主选择不同形式的建模思维工具(概念图、结构图、系统图、可视化图、表格等)建构知识网络,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建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探究中不断完善模型,并逐步形成、提高运用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能力,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有效教学。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我们根据诗词鉴赏的考点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老师先选择一两个点做建模示例,然后要求学生从便于记忆出发,抓住主干,理顺思路,利用系统、概念图、表格等建模工具,把这些考点的知识体系囊括在一个可视化的形象的思维导图中。
我们以表达技巧这个鉴赏难点为切入口,给学生做了一个知识建模示例,并进行了解说。建模示例一(见下页表)。
示例一主要用概念图为表达技巧知识建模,以表达方式中的抒情、描写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为主,梳理比较重要的概念,并概述其主要作用。在例证处留出空白,要求学生在弄清、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寻找例证,加深理解。
在思想内容上,我们以咏史怀古诗、送别诗为例,也给出了建模示例。
示例二:咏史怀古诗
示例三:送别诗
示例二,我们用发散的思维,把咏史怀古诗重要的地、景、情、事(人)这些关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动态思维过程。示例三则用系统思维建模,下分子系统,依次扩展,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知识网状。
在我们讲解了给出的示例并简单地介绍了建模工具后,要求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建模工具,自主或合作把诗词鉴赏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些考点的知识结构模型分别建构起来,可一个点一个点建构,也可以囊括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建模,“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表征”,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强化自己的内在认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建模要求很感兴趣,都能认真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建构,有些还完成得不错。当学生完成知识建模后,老师收上学生的导图,再一一详细批注,指出优劣,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完善导图,力求做到这个思维导图概念完整而有体系,有主干也有枝干,既有知识阐述也有熟例佐证,形象直观又便于记忆。
完善后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把图烙在心中,先做到“胸有成图”;接着加强古诗词专题训练的强度,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使用模型,学会“按图索骥”“顺图摸瓜”,能快速、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解决知识点的问题。
我们借鉴建模理论让学生尝试为知识建模,是想让学生能使用建模工具学会筛选、重组、建构信息,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可以借鉴、可以操作、有意义的、形象直观的思维模型,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示例一:
[作者通联:广东惠东县白花镇惠东荣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