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鑫,唐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失访原因分析
王嘉鑫,唐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目的 分析云南省曲靖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中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失访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2013—2016年度采用现场、电话随访等的方式,采用开放式提问以明确失访原因。结果 随访共与139例失访居民取得联系,结果发现:缺乏对脑卒中认识的49例,自我感觉良好的24例,认为没必要进行随访的20例,居民年龄大、行动不便的18例,离筛查点医院较远的16例,外出打工的8例,筛查点信息采集不完整无法联系2例,已发生卒中正在住院治疗的1例,死亡1例。结论 通过分析明确失访原因,提高居民进行定期随访的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一系列干预对策有效降低失访率,实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实效。
脑卒中;高危人群;失访;对策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重的特征[1]。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有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有130万,每12 s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21 s就有人死于脑卒中[2-3],且70%的生存者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给国家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4-5]。研究证据表明80%以上的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实现早期干预的[6]。该院是卫计委脑防办“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曲靖地区唯一承担此任务的基地医院,连续4年对曲靖地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筛查工作,2013—2016年度连续4年共对21 444名居民进行了筛查建档并提供规律随访,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情况的自我管理水平。而在实践中,发现在随访过程中有部分高危人群并不能很好地依从医护的指导。该研究旨在针对未能按时进行随访的居民进行现场、电话随访,探索居民失访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对策以有效地降低失访人群的人数,从而使脑卒中高危人群得到及时有效的随访。
选取对2013—2016年度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出的1 142例高危人群中失访的154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男性74例,女性80例。
由筛查人员对失访的居民进行现场、电话随访。随访采用开放式提问:“您好,您未按时进行随访的原因是什么。”以明确居民失访的原因。同时,询问居民近期血压、体重、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根据标准判断控制有无达标。若未达标,约定居民1个月内到基地医院卒中门诊或筛查点进行随访;若达标,约定居民下次检查时间到基地医院卒中门诊或筛查点进行随访。通过随访记录所述失访原因,待随访结束后进行整理和统计。
通过随访,共与139例(139/154)脑卒中高危患者取得了联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见表1。
表1 139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失访原因
危害性认识的意识,该研究发现,缺乏对脑卒中危害性认识的意识主要表现在:①居民尚未认识到卒中门诊的存在,认为到医院较为麻烦;②居民认识到卒中门诊的存在,但不了解其作用;③居民不知道脑卒中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卒中门诊的重要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卒中门诊在该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被广大居民普遍认识,同时,医院及相关医护人员也未向社会和患者详细地介绍卒中门诊,包括卒中门诊的主要职能、服务项目等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政府应积极鼓励卒中门诊的设立,并在媒体上给予宣传;另一方面,医院应加强对卒中门诊的宣传力度,从而加深人们对卒中门诊的认知,知晓其重要性。最后,在以后的筛查及随访工作者,筛查人员及医护人员应在建立档案时即时对居民说明至卒中门诊的目的,对卒中人员的好处及随访的周期。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卒中门诊的工作模式,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脂、糖尿病等情况,从而使患者亲身感受到接受随访的益处。比如,可以在卒中门诊建立个案管理的工作模式[7],对重点患者(如随访意识、依从性较好但血压、血糖、血脂不稳定)增加短期复诊率,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连续监控。完善的卒中门诊工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控制,还能增加患者对卒中门诊的信任,扩大其在患者中的影响。
主要包括:年龄大、行动不方便,离医院较远。一部分高危人员年龄大、行动不便,尤其是乡镇的老年人,子女都外出务工,交通更为不变,使他们无法按时到医院进行复诊,而老年人又是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群体。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采取电话随访或是由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直接到居民家中现场随访给予干预建议,若发现情况不稳定者,及时与其家属联系,请家属陪同到医院就诊。对于距离医院较远的居民,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建议其到就近的卫生院进行随访等。
脑卒中相关知识也是失访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①居民仅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很多高危人群认为本身没有什么症状就无需进行随访。②认为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已经稳定,没必要进行随访。③乡镇居民的知识水平偏低,对于健康宣教资料认知不全。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帮助居民正确认识脑卒中的危害性,对于乡镇居民在认知方面有困难的制作一些影音资料进行集中播放,宣教员再进行讲解,这样既有助于控制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能降低脑卒中高危人员的失访率。
综上所述,造成脑卒中高危人群出现失访的原因有多种,依据这些原因,综合分析并制订出相应对策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失访人群的人数,从而使脑卒中高危人群得到及时有效的随访,确实实现降低卒中风险。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1年)[S].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年)[S].
[3]王陇德,王金环,彭斌,等.中国卒中防治报告(2015)[R].
[4]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预防技术规范[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9):44-50.
[5]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6]国家卫生计生委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卒中流行报告2015[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7]臧宏,张达明.将优质医疗资源引向基层的实践与体会[J].卫生经济研究,2014(1):38-40.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of Causes of Loss to Follow-up of Stroke High-risk Group in Qujing in Yunnan Province
WANG Jia-xin,TANG Min
Health Management Center,Quj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Qujing,Yunnan Province,655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loss to follow-up of stroke high-risk group in Quj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rom 2013 to 2016.Methods The causes of loss to follow-up were cleared by the field follow-up,telephone follow-up and open-ended questions.Results 139 cases of residents lost to follow-up were contact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9 cases lacked the awareness of stroke,24 cases felt good about themselves,20 cases thought it unnecessary to be followed up,18 cases were with old age and had difficulty in getting around,16 cases were far from the screening hospital,8 cases went out for work,and 2 cases failed to be contacted due to incomplete screening information,1 case was treated in hospital due to stroke and 1 case died.Conclusion The loss to follow-up causes are cleared by analysis,we shoul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regular follow-up of residents,adopt the targeted measures and a series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loss rate and realizing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ork of stroke high-risk group.
Stroke;High-risk group;Loss to follow-up;Strategy
R74.3
A
1672-5654(2017)09(c)-001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7.019
王嘉鑫(1984-),女,云南曲靖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