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泉 邓士兵 陈松文 喻荣辉 姜伟峰 易绪英 杨沙宁 杨学新 金立军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1 上海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
3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周忠泉 邓士兵 陈松文1喻荣辉2姜伟峰3易绪英 杨沙宁 杨学新 金立军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研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与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经药物治疗失败或效果不理想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和RFCA组各40例。比较两组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冷冻最低温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静脉PVI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CBA组各支静脉手术时间及消融世间均短于RFCA组,冷冻所需的最低温度低于RFCA组(均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结论CBA与RFCA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PVI效果并无太大差异,但CBA的优势在于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消融时间,因此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恢复,有较高的安全性。虽然CBA临床操作难度与RFCA较低,但临床上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医院条件等选择采用CBA还是RFCA。
冷冻球囊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安全性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的常见表现之一,心室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1〕。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但仅凭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而且有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易致残、致死等〔2〕。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已应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治疗效果各临床试验报道不一。而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也逐渐受到国内医生关注并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RFC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高、疗效确切,但其治疗过程复杂,术中患者疼痛感明显。相较而言,CBA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因此成为阵发性房颤的新治疗方法;但它对肺静脉解剖结构要求较高,术中辐射暴露较多及出现膈神经麻痹等〔3〕。国内外已有诸多CBA和RFCA治疗房颤的临床对照试验,但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确切的认可且缺少系统性评价。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CBA与RFCA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上海市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收治的80例经药物治疗失败或效果不理想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纳入标准: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达不到预期;②无心房扑动及其他心律失常病史;③入院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胸部透视检查无明显异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研究者。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60~72〔平均(64.6±9.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RFCA组,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CBA组采用CBA进行治疗,冷冻球囊导管系统的主要治疗原理是系统中的冷冻球囊利用液态N2O气化吸热,使球囊内部温度降低,而低温粘连可以使组织与球囊牢固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细胞外基质及内皮细胞得以完整保留,防止了血管内血栓的形成,达到肺静脉隔离(PVI)的目的〔4〕。手术过程中为了使患者镇静和止痛应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并严密监测血压、血氧等指标,消融效果不佳的患者应立即采用冷冻导管进行线性消融。
RFCA组采用RFCA进行治疗,为了使肺静脉与左心房完全电隔离,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RFCA使用的是逐点消融的方式。通过交流电加热与肺静脉组织相连的消融导管头端,产生的热量将会在短时间迅速传导至周围几毫米范围,利用周围组织温度的升高产生点状透壁损伤,以此形成一个环状损伤带而达到PVI的目的〔5〕。但该项技术操作难度较大,消融时间长。手术过程中采用冷盐水进行导管灌注,术中和术后给予抗凝药物,一般术中采用肝素抗凝,术后则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抗凝药物,为了预防食管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 w。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PVI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冷冻最低温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膈神经麻痹、心包积液、左心房食管瘘、脑血管意外、肺静脉狭窄等。术后随访6个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t、χ2检验。
2.1两组静脉消融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PVI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CBA组各支静脉手术时间及消融世间均短于RFCA组,冷冻所需最低温度低于RFCA组(均P<0.05)。见表2。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CBA组与RFCA组术后均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发生率(7.5% vs 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274)。其中膈神经麻痹1 vs 2例、心包积液0 vs 1例,左心房食管瘘1 vs 1例,肺静脉狭窄1 vs 1例。
表2 两组静脉消融相关指标比较
RFCA和CBA在国内外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6〕。虽然RFCA可以作为心房颤动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因其操作难度高、手术人员培训时间较长,所以临床广泛应用受限。CBA不但操作技术难度较低,还可减少由于射频能源所致的并发症发生。虽然CBA可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发现CBA存在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7〕,而且国内关于CBA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CBA与RFCA治疗心房颤动在临床上哪种治疗方式更加优秀还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结果提示CBA与RFCA的治疗效果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CBA的优势在于使手术时间及消融时间相对缩短。因此也更提高了心房颤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BA均匀彻底的消融病变组织,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对医生的操作难度要求较低。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脑血管意外,表明CBA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患者预后,能很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较好,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CBA的安全性,其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但更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是消融技术的完善、导管的改良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应明确,为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8〕。
1别立展,赵丹丹,黄春恺,等.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3):2562-8.
2毕亚艳,吴 磊,朴晶燕,等.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无症状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3):200-3.
3臧希文,齐向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38):98-100.
4侯军龙,魏亚静.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111-4.
5潘 欣,王 承,张佑俊,等.支架术治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严重肺静脉狭窄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0):827-30.
6Brown JD,Shewale AR,Talbert JC,etal.Adherence to rivaroxaban,dabigatran,and apixaba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incident,treatment-naïv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J〕.J Manag Care Spec Pharm,2016;22(11):1319-29.
7董 静,汤建民,刘鹏,等.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3):241-5.
8苏 晞,张劲林.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及临床评价〔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4):232-5.
杨沙宁(1972-),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研究。
周忠泉(1974-),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冠心病相关研究。
R54
A
1005-9202(2017)20-504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0.040
〔2017-01-22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